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靳程  刘树英  刘洪章 《北方园艺》2011,(14):173-17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接骨木和东北接骨木果实脂肪酸和不皂化物,并用GC-MS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接骨木和东北接骨木果实脂肪酸中分别鉴定出9种化合物,其中5种为共有,即苯酚[2,4-双(1,1-二甲基乙基)]、n-十六烷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不皂化物γ-谷甾醇,但含量有一定差异;二者各有4种是不同的。其中接骨木中有9-十六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Z,Z)-、异丙基亚油酸盐和顺-9-十八醛;东北接骨木中有顺-11-十六烯酸、顺-9,17-十八碳二烯醛、Z-十八酰胺-9-烯和环丙烷十二炔。  相似文献   
62.
采用样方收获法,利用实测数据,研究了湖南桃江血水草的生物量、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血水草生物量为1744.70 kg/hm2,其中以地下根系生物量最高,为1278.63 kg/hm2,占血水草生物量的73.9%,且地下根系部分生物量与地上叶、茎部分生物量比值为2.74。血水草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450.54 g/kg,从高到低排序为叶>茎>根。土壤层有机碳含量为6.63-38.50 g/kg,各层次碳含量分布不均,表层(0-15cm)土壤碳含量较高,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01.19 t/hm2,碳库的分布格局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植被层的碳贮量为0.79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0.78%;在植被层中,地下根系碳贮量为0.57 t/hm2,占植被层总碳贮量的72.2%,是植被层的主要碳库。枯落物层碳贮量较少,为0.22 t/hm2,仅占整个生态系统的0.22%,它是维系植物体地上碳库与土壤碳库形成循环的主要通道。血水草生态系统中的碳贮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土壤中,土壤层碳贮量可观,为100.18 t/hm2,占系统总碳贮量的99.0%,是血水草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碳库。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地区草本植物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鸡骨草害虫和天敌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是鸡骨草害虫生物防治的基础及理论依据。通过定期随机调查表明:鸡骨草生长期,田间节肢动物涉及10目25科36种,主要害虫为稻绿蝽、稻棘缘蝽、斑腿蝗、中华稻蝗、棉蚜;优势天敌是小步甲、丽草蛉、异色瓢虫、天幕毛虫黑卵蜂、绒茧蜂;5至7月上旬是群落的建立阶段,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群落发展阶段,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群落消解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主要害虫的发生高峰期;7月初至8月是优势天敌发生高峰;鸡骨草生长中后期,田间天敌发生稳定,基本能控制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2012年春,杭州植物园的调查人员在余杭中泰乡的铜铃桥周围山上发现了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E.H.Wilson)Stearn]、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on]和灯台莲[Arisaema sikokianum Franch.Sav.var.serratum(Makino)Hand.-Mazz.]。经结果比对,发现它们为杭州的新分布种。  相似文献   
65.
以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3个指标研究了3个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林木直径分布特征,运用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和Distance分布对其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χ2检验法来检验3种概率密度函数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平均胸径结构呈现差异.优势度三级林分中林木平均胸径为35.7 cm,在13.1~86.5 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较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中小径阶林木占多数,林木直径主要分布在22~46 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高达80.10%.优势度二级林分和一级林分平均胸径结构相似,平均胸径依次为22.31、20.63 cm,在7~70 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不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递减状态,小径阶林木占多数,中大径阶林木株数较少,林木直径主要分布在10~22 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高达67.63%.利用3种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并经χ2检验,指数分布函数模拟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直径分布的效果最佳,可用于天然次生林的直径分布和生长预测,为不同优势度等级的胖大海林分的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满足城乡绿化、美化的需要,对枫香进行不同基质扦插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对6种不同基质(栽培基质与生根粉)的扦插对比试验,找出最经济、扦插生活率最高的的快繁技术、[结果]扦插基质为蛭石、ABT2号生根粉300mg/kg中浸30min处理的枫香苗扦插成活率最高。[结论]以蛭石为扦插基质,ABT2号生根粉处理后的扦插苗成活率较高,可为枫香扦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研究不同浓度(0.3、0.7、1.5、2.0、2.5 mg/L)的甲苯对云南黄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处理后,云南黄馨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叶片从先端开始出现坏死斑、坏死部分与存活部分界线明显,表明云南黄馨对甲苯有灵敏的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68.
两种地被植物的耐热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为材料,通过盆栽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高温胁迫,对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在不同程度高温胁迫下的7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来选择耐热性优良的地被植物。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内均增加,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经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过路黄比金叶过路黄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69.
以山红柿(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当年生枝条上休眠芽为外植体材料,通过不同处理间对比研究对山红柿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叶片再生技术体系。初代培养:山红柿休眠芽经10%H2O2和75%乙醇消毒30 s消毒处理,有效解决了外植体褐化等问题。通过3种基本培养基的比较研究,发现(1/2N)MS培养基最适于豆柿组培苗的初代增殖生长培养。继代增殖:采用(1/2N)MS+6-BA1.0 mg/L+IAA 0.1 mg/L+TDZ 0.05 mg/L与(1/2N)MS+ZT 1.0 mg/L+IAA 0.1 mg/L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平均株高可达2.28 cm。生根培养:在添加20 g/L蔗糖,活性炭0.05 g/L+IBA 0.1 mg/L的MS(1/2N)培养基中,前期暗培养3 d,平均根数最高可达2.08,生根率最高可达78.46%。叶片再生:在MS+TDZ 2.5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中,先期暗培养14 d后转移至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30 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平均不定芽数分别达到93.3%,92%和3.74个。成功地建立了山红柿离体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0.
罗明华  罗英  闵佰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36-4137
[目的]测定驯化栽培的虎舌红与野生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方法]以野生的和驯化栽培的虎舌红及矮地茶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驯化栽培的虎舌红与野生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并将它们的岩白菜素的含量与矮地茶作了对比实验。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ODS色谱柱,柱温25℃,波长275 n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结果]岩白菜素质量在0.204~1.224μg范围与峰面积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05%,RSD为0.4%(n=6);在该条件下,虎舌红岩白菜素含量在0.632%以上。[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驯化栽培的虎舌红中岩白菜素的含量与野生品几乎相同,野生虎舌红可以驯化栽培作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