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18篇
综合类   1222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of Zn content between soil and plant i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zone of Leymus chinensis grassland in Changling County (44°30′–44°45′N; 123°31′–124°10′E), Jilin Province,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Zn content was lower, available Zn content had a moderate level in the soil, and the plants was not lack of Z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content of total Zn and available Zn in soil showed a down-trend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oil profile. Content of total Zn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the organic matter, but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soil pH. Monthly dynamic of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otal Zn showed a “V” type curve in the growing season from May to August, and July was the nadir. The trend of the average content of available Zn was similar to the content of total Zn, but was down after August; Zn content variation in the organs and litter of L. chinensis was great, with the order of root>rhizome >leaf>stem>litter. The ratio of available Zn content in A layer versus B layer was more than 2 times that of the total Z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of A layer had higher enrichment capacity of available Zn. The enrichment of Zn in the root of L. chinensis was 44.17 times as that in the soil. The absorbing intensity of root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ivity of Zn in the soil (r=−0.8800, p<0.01). Biography: ZHOU Xiao-mei (1966–), female,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P.R. China.  相似文献   
72.
河南桧柏采用嫩枝“全光雾”扦插育苗,试验表明:对难生根珍贵树种用此法育苗可大大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应大力推广此种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73.
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和2008连续两年的1月、10月,分别采集云南龙脑香科的东京龙脑香、望天树、狭叶坡垒的种子,将种子在不同光照(20%、40%、60%和80%)和不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20%、40%、60%和80%)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率在光照强度为20%、40%时较高,80%时较低;种子发芽率在土壤含水率60%时较高,80%和20%均较低;在同等条件下,狭叶坡垒种子发芽率最高,最高时可达88%,东京龙脑香种子发芽率最低,最低时仅为9%;在相同条件下,3种云南龙脑香科植物苗木生长最快的为狭叶坡垒,15个月苗龄苗高为86 cm,地径达1.23 cm。  相似文献   
74.
由玉婉  张雨  孙嘉毅  张蔚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4):4895-4911
【目的】从‘月月粉’月季全基因组中鉴定NAC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月月粉’NAC的潜在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筛选可能参与皮刺发育的候选基因。【方法】以拟南芥NAC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利用双向Blast及HMM结构域检索筛选RcNAC;对筛选成员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序列特征、顺式元件和系统进化分析;基于已释放转录组数据,分析RcNAC在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同时通过‘月月粉’不同发育阶段皮刺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与皮刺发育可能相关的RcNAC。【结果】共鉴定得到116个RcNACs,均含有完整典型的NAM保守结构域,其编码蛋白包含69—713个氨基酸,等电点从4.43—9.54,分子质量从7.87—79.99 kD,81个RcNACs被预测定位于细胞核内;115个RcNACs在7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1个RcNAC未明确位置信息;系统进化树分析将AtNACs、OsNACs和RcNACs聚为21类;在不同组织器官中,116个RcNACs表达模式各异,遭受水胁迫和感染灰霉病之后,31个RcNACs表达量发生变化;在衰老的花组织中,6个RcNACs表达量上升;皮刺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53个RcNACs,其中26个RcNACs为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基于已有转录组数据分析,RcNACs协同调控植物组织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结合皮刺转录组数据,部分成员可能参与皮刺细胞增殖、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可作为皮刺发育相关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5.
通过调查测定福建明溪县不同密度观赏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幼树的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其生长及形态学特征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的幼树在冠长、冠幅、地径、枝下高、侧枝数量等树冠特征性状和圆满度、枝叶浓密度等观赏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及叶色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密度对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枝干等器官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降低。林分密度对1级侧枝分枝角、1级侧枝数量、1级侧枝密度及平均长度有着显著影响,且随着林分密度增加而下降,幼树树冠对林分密度有着显著可塑性响应,表现出强烈的可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76.
通过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首次对昌江县海尾镇五联新村新发现的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记录和选优,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7.
中国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中国对虾亲虾在卵巢发育的不同阶段的卵巢、肝胰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来评估中国对虾在性腺成熟过程中对脂质的需要。从中国对虾亲虾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可见,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ω7)、油酸(18:1ω9)、二十碳五烯酸(20:5ω3,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22:6ω3,DHA)占主要比例,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中国对虾亲虾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比例与日本对虾亲虾的主妥脂肪酸组成比例相近似。中国对虾亲虾在不同的卵巢成熟期同一器官中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不同组织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中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从成熟卵巢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高比例的EPA、DHA含量可见,EPA、DHA在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必需性。  相似文献   
78.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74)及未经选育的与17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I)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I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2001年,营口地区对虾育苗期间幼体发生了严重的真菌病害,为了掌握和了解本地区对虾育间苗体真菌感染流行的规律,给今后对虾育苗防治真菌病提供参考,对3家对虾育苗场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菌体分离培养,认为此次感染流行为垂直传播病源来自种虾及其卵块。  相似文献   
80.
维生素B1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国对虾饵料中维生素B1的适宜含量,当100g饵料含6mgVb1时,中国对虾增长率和存活率最高;VB1缺乏或过量,都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存活,VB1在对虾组织中的含量随饵料中VB1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以6mgVB1/100g饵料最高,如过量欺一反而降。VB1可影响对虾肝胰脏α-淀粉酶的活性,当100g饵料含6mgVB1时,这种酶活性最高,对虾生长也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