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63篇
  596篇
综合类   1612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不同林龄云南松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分配及其随林龄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为云南松林养分利用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各林龄林地中各设置3个20m×20m的标准样地,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根取样,灌木分叶、枝、根取样,草本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全部取样,同种植物的相同器官取混合样品,所有样品取回后在实验室进行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云南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K和Ca,Mg、P较低。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营养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192.00,930.95和2 357.36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所占比例依次为70.70%,66.84%和98.82%,林下植被层所占比例依次为22.97%,7.53%,0.43%,地表现存凋落物所占比例依次为7.0%,26.98%和0.80%。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均以N积累量最多,P最少。云南松N与P含量比随着林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的总量分别为8.38,8.52和7.68kg,其中对N的利用效率最低,P最高。【结论】不同林龄云南松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均较高,所以从营养元素利用效率来分析,云南松林不会因过度消耗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说明云南松有耐贫瘠、适应性强、适合荒山造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2.
为比较不同溶磷菌剂在田间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菌剂草酸青霉I1(I1)、黑曲霉H1(H1)和巨大芽孢杆菌BM(BM)对土壤营养元素动态变化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菌剂,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在不同磷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提高6.47%-37.13%。在P2O592 kg·hm-2水平下,在玉米生长前期,施用3种菌剂,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Ca、Mg和有效性Fe、Cu、Zn含量以及玉米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增加,而有效Mn的含量降低;总体上,各处理间提高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锌的能力为H1>I1>BM,提高土壤有效铁能力为H1≥BM>I1,提高土壤有效铜能力为BM>H1>I1。不同磷水平下,施用3种菌剂后,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在P2O592 kg·hm-2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菌剂玉米产量比CK增加8.2%-12.1%,总体上,增产效果为I1>H1>BM。  相似文献   
10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variety identification of carambola and pomiculture.[Metho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vessels in stem secondary xylem from three carambola varieties of Malaysia 8,Misi and Malaysia B17 were studied by cell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microphotography.[Result]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vessels in stem secondary xylem from carambola was as follows:the first type had tails in two ends,the second type had tail in one end,and the third type had no tails in two ends.The average length of vessel elements was from 328.88 to 366.09 μm,while its average width was from 44.61 to 52.43 μm.Most of the end wall was simple perforation plates,while the alternate-opposite pitting was the major forms of pitting.[Conclusion] Most characteristics of vessel elements from carambola were evolutionary characters of vesse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phylogeny,but there were more primitive characters,for example,both two ends of vessel had tails or just one end had tail,and end wall was inclined.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vessel from carambola wa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ecological adaptability,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ce of molecular structure of vessel.  相似文献   
104.
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55-11756
介绍了使用JDBC实现自动气象站分中心站的气象要素信息检索,程序运用B/S体系结构,遵循MVC设计思想,采用Model2模式进行开发,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在数据库中创建了存储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内含子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已多次被实验报道,然而对其参与调控的普遍性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本研究利用计算分析方法,对小鼠基因内含子中的CpG岛(CpGisland)、TATA框(TATAbox)、CAAT框(CAATbox)以及GC框(GCbox)等元件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分别有56.01%、57.16%、65.88%和41.86%的第一内含子具有CpG岛、TATA框、CAAT框以及GC框,而它们在其它内含子中的平均出现频率则分别为14.07%、45.24%、49.91%和13.19%。即使考虑到不同位置的内含子,这些元件在第一内含子中的出现频率也显著高于它们在其它任何位置内含子中的出现频率。由于CpG岛、TATA框、CAAT框以及GC框均与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据此推测小鼠第一内含子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为内含子参与转录调控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张祥干 《湖南农机》2011,38(7):201-202
在孔子那里,“事”、“文”、“义”是史学三个必备的组成部分,“事”是史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排比,“文”记载事件的文辞,“义”是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文章从史家素养论和史学三要素这两个方面探讨研究孔子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7.
以驴奶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中K、Ca、Na、Mg、Fe、Zn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期为驴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试验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内的蓄积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鲤鱼饲料中添加硝酸稀土,主要蓄积在心脏和肝胰脏中,蓄积最少的组织器官为脑和肌肉。100,20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试验前30 d,心脏和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30 d,心脏和肝胰脏>鳞>骨骼>肌肉>脑。而剂量较高的300,400 mg/kg组试验前期稀土元素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期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脑>肌肉。  相似文献   
10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青蒿中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HNO3-HClO4体系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5种不同来源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的Mg、Fe、Mn、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青蒿中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大小依次为Mg>Fe>Zn>Mn>Cu,该法加标回收率在98.00%~104.00%,相对标准偏差(n=3)为0.51%~2.86%.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青蒿中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北京黑白花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1987年春、秋两季对北京某牛场的黑白花成年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K、Na、S、Ca、P、Mg、Mn、Mo、Cu、Zn、Fe、I、Se、Co、Cd、Cr、Ni、B、Al、Si、Ti、Ba、Ph、As、Hg)进行了测定,并对春、秋季正形蹄与变形蹄、正形蹄与病变蹄,以及春秋正形蹄、变形蹄之间做了对比,还测定了饲料地的土壤、水和饲料中25种元素的含量,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某牛场成乳牛中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指出春秋两季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春季正形蹄与变形蹄相比各元素差异均不显著;秋季变形蹄含M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含Ca、Al、Cd和Ti量显著低于正形蹄;春季病变蹄含K、Fe、Mn、Cu、Mg、Al、Ti、Se、I、Pb、H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本文首次提出北京黑白花乳牛正形蹄蹄底角质中Ca、P比值,春季是5.822/1,秋季是6.253/1。此牛场乳牛饮水中Hg含量过高是环境污染的结果。本文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北京黑白花乳牛蹄角质与元素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