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297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11篇
  257篇
综合类   700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328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4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杆、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杆、白青扦、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杆、黑青杆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952.
澳洲坚果花芽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澳洲坚果的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结果:花芽分化初期正常,小花分化是从外往内。其生殖器官属于适于异花传粉的雌雄蕊异长型;花芽分化过程中在花托中部、花被、药隔周围等均出现了大量的后含物;花序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脱落的小花;花粉囊结构正常,花粉母细胞为连续性减数分裂;四分体解体后绝大多数单核花粉粒异常,花粉囊内仅约1/9花粉粒正常发育,另有约1/9花粉粒死亡;剩余的7/9花粉粒均为残片,残片周围均环有胼胝质壁。后期花粉囊有大量中空败育的花粉粒,从形态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澳洲坚果结实率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3.
仁用杏ISSR分析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仁用杏丰仁为试材,采用经改良的CTAB法提取实验材料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法,从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最5种因素4水平出发,构建和优化仁用杏ISSR-PCR反应体系,并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正交实验结果,最终建立了仁用杏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1.5 U Taw DNA聚合酶、2.0 mmol/L MgCl_2、0.15 mmol/L dNTPs、0.35μmol/L引物、30~60 ng模板DNA.在优化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出 13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每个引物的最适退火温度.经对最佳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扩增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4.
桉树红叶枯梢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施肥种类、施肥数量、施肥方法对桉树红叶枯梢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数量硼及不同施肥方法对桉树红叶枯梢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50g磷酸二铵+硼15g(A3)+放射沟施(B3)组合最好,平均红叶转绿率达98.2%,平均抽高达到103.4cm。  相似文献   
955.
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松树幼苗猝倒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粉、75%代森锰锌可湿粉、75%代森锌粉、50%氯氧化铜粉、75%四甲基二硫化物和升汞对樟子松和落叶松种子进行处理,就发芽值、总发芽率和成活率来看,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锰锌防治松苗猝倒病的适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956.
拮抗链霉菌H210发酵液抗菌谱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H210发酵液抑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其对烟草野火病菌、烟草角斑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3 mm、42.5 mm和37.4 mm;对瓜果腐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病原真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其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该菌株对紫外线、光照、酸和碱均有较好的稳定性;继代培养5代后抑菌活性基本无变化.遗传特性稳定;发酵液经60℃温度处理3 h,抑菌活性基本未受影响,但经80℃处理时随时间延长抑菌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57.
广西蕉类种质资源概况及其育种创新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创新利用是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条件.对广西野生蕉类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收集情况和香蕉品种的栽培、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蕉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958.
木霉菌菌株Snef85是一株分离于土壤、对根结线虫有较高毒力作用的生防菌,在原液(1×),5×,10×,15×和20×稀释液浓度下,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8.12%,93.21%,59.56%,41.66%,13.85%。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以PDA培养基生长最适;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以丙氨酸为最佳氮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pH为5.0~6.0;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着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9.
香蕉果肉过氧化物酶初步纯化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香蕉POD引起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饱和度70%硫酸铵盐析和DEAE-Toyopearl 650M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果肉POD,测定香蕉酶液中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结果]香蕉提取酶液中POD被纯化了约7.3倍,回收率为33.8%。香蕉果肉POD对愈创木酚的Km值为5.98 mmol/L,其最适pH值为6.5,pH值稳定性为pH 6.0~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盐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能显著地抑制香蕉果肉POD的活性,亚硫酸氢钠、植酸、柠檬酸也能有效地抑制该酶活性;而Cu2+对香蕉果肉POD则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结论]香蕉果肉POD的热稳定性低于香蕉PPO热稳定性,其有效的化学抑制剂与香蕉PPO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0.
塔河中游柽柳灌丛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河中游柽柳(Tamarix spp.)灌丛,选择典型样株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取土样,测定了6种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柽柳灌丛从水平方向取样时,6种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根部〉灌幅下〉灌幅边缘,且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呈明显的相关性。柽柳灌丛从垂直方向取样时,随着土壤层深度的增加,6种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40-60cm深度出现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