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篇
  202篇
综合类   52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 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记录树高、基径、胸径、生长状况等信息,对于基径0.1 cm的幼苗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其数量。采用基径和胸径2个指标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划分为13个龄级,分析该种群的龄级结构;利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计算相邻龄级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_n)和种群结构对随机干扰的敏感性指数(P_(max))等;采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特征;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量化预测。【结果】(1)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呈典型的"金字塔"型,1龄级幼苗储备丰富。(2)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种群林龄结构完整,1龄级阶段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直线型(Deevey-Ⅱ型)B_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4)生存分析表明,随龄级的增大,种群生存率逐渐降低,累积死亡率与生存率为互补关系,死亡密度与危险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危险率曲线波动较大。(5)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增长趋势,与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虽然各种指标均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目前处于稳定增长期,但结合生境及气候条件认为,该种群目前处于以地形、风、雪为主导的一种多元演替顶级的稳定期,今后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不会偏离目前整体状态。考虑该种群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境的保护,防止生境破坏引起种群衰退。  相似文献   
22.
祁连山林区积雪分布规律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排露沟流域为代表研究祁连山林区春天积雪分布规律,表明祁连山林区积雪分布与海拔高度关系极大,海拔越高,积雪越多;在较小尺度上,积雪分布与坡向、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等因子有关,主要受森林植被影响,森林植被形成积雪小环境.  相似文献   
2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坡生态环境保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目前长白山西坡森林生态系统正处于不稳定的演替状态,人为干扰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演替,生态恢复存在着不利的自然因素。生物多样性日趋减少,旅游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提出了长白山西坡的生态环境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24.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隶属205科、792属,计1607种,按其药用功效可分为清热解表、祛风除湿等11类,其中,清热解表类拥有种类最多,占全部药用植物种数的27.69%,药用植物水平分布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具原生性热带植被类型的种类集中分布在东北向坡面,而具次生性植被类型的种类则主要分布于西南向坡面;垂直分布上57.7%的种类集中在700-1700m的海拔高度段,而700m以下的种类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25.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关联度与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复杂景观异质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测度该指数的方法。在ARC/INFO支持下 ,对关帝山森林景观各景观要素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格局的控制因素 ,掌握了研究地区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用于复杂异质景观的格局分析可取得良好效果 ,其生态学意义明确 ,实用性强。通过统一网格样方图层与景观图层叠加进行全景观取样的方法 ,简便、可靠、实用。关帝山森林景观受以居民点为干扰源 ,沿河流、道路延伸和扩展 ,经农田向外围渗透扩散的干扰格局和环境异质分布格局的共同控制。从复杂、破碎、高度异质的总体景观中 ,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掌握了研究地区 1 0个地类之间以及 1 0个森林类型之间空间关系的总体格局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6.
大兴安岭南段山地造林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近40年来营造的针叶树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获得了169个样地林分和立地条件资料,将林木生长指标与立地因子指标结合应用,用统计分析方法,划分出4个造林立地类型组,39个造林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7.
不同经度天山云杉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的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各地点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海拔范围,比较不同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的差异;分析主要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50 m间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点3个海拔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大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经度位置天山云杉林分布的海拔上下限范围不同,但各个位置天山云杉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8.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 m×20 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 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 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 kg·m-2,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变化在8~9之间;在不考虑测点空间位置及取样间距的情况下,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变异系数为0.41和0.56;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受空间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林地微地形能解释枯落物储量空间变异的56%,局部洼地利于更多枯落物堆积;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呔;当以95%的置信区间准确估计华北落叶松林样地的枯落物储量时,最小取样数量为9个1 m×1 m的样方.  相似文献   
29.
祁连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爱华  裴雯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11-13,77
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退化及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治理状况、效益等方面对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指标体系,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述,试图对区域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山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水分状况随土壤结构、土壤层次、空间分布、季节动态等因子发生规律性变化;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径流形成.研究结论对评价土壤水分的径流作用及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