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醇类生物碱系统提取法,从宽苞棘豆中分离出A 、B、C、D四种组分,经薄层层析检测,并与苦马豆素标准品对照,结果表明B、C组分含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A、D组分不含有苦马豆素.将C组分按1 g/kg和2 g/kg分别家兔灌胃,结果家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2.
民勤县天然草地毒草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几年民勤县连年干旱,导致很多可食牧草死亡,同时毒草大量滋生。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民勤县天然草地毒草的基本情况,对当地主要毒草变异黄芪Astragulus variabilis,小花棘豆Oxtropis glabra的地理分布、危害及其防除对策进行报告,对如何综合防治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按10和20g·kg-1·d-1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d采血1次,检测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和田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上升,α-甘露糖苷酶(AMA)活性极显著下降;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总胆固醇(TC)含量均高于对照;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低于对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对和田羊心、肝、肾等器官有一定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4.
冰川棘豆抑菌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冰川棘豆的抑菌化学成分,对冰川棘豆的各种提取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乙醚,氯仿,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冰川棘豆的抑菌化学成分存在于乙醚,氯仿,乙醇提取物中。  相似文献   
45.
46.
冰川棘豆生物碱对小白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冰川棘豆生物碱粗提物,生物碱结晶Ⅱ和生物碱结晶Ⅰ即2,2,6,6-四甲基-4-哌啶酮(TMPD)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急性毒性,症状为活动减少,闭目,不安,震颤,惊厥,呼吸困难和死亡。小鼠口服TMPD的LD50为935.4mg/kg,95%可信限为852.7-1021.4mg/kg,有每日200,300和400mg/kg剂量TMPD灌胃小鼠,30d左右出现目光呆滞,被毛粗乱,卧地,头部上下颤震,蹒珊行走等轻微的疯草中毒症。35d时进行检查发现,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大脑和和小脑空泡变性。此外,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叶下静脉以及肝窦隙扩张淤血,有的肝细胞大或轻度溶解,胞内出现多数红色细小颗粒,胞核大小和染色不一,窦壁细胞轻度肿胀增生;小脑蒲肯野氏细胞不同程度溶解,尼氏小体减少,大脑出血,胞核固缩。  相似文献   
47.
通过瘤胃瘘管给6只本地绵羊每天投服宽苞棘豆(10g/kg),全部试验绵羊在试验第17~18d出现轻度中毒症状,第25~30d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实验第35d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神经细胞广泛的空泡变性、卫星现象及嗜神经元现象,肝、肾、心肌等组织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48.
小花棘豆溶血毒素对兔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证明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溶血毒素对兔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显著影响,即: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力,降低氧化磷酸化效率(ADP/O)、呼吸控制率(RCR),使呼吸激活迟缓,并引起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该毒素还引起线粒体中至少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MW=63000和55000)的裂解,其性质尚待进一步查明。  相似文献   
49.
将1.5kg甘肃棘豆干粉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加入稀硫酸调节pH7.0,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浸膏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匀后用氯仿萃取该浸膏中的小极性杂质。用氨性氯仿萃取,收集氨性氯仿萃取液,挥干后升华得到7.5mg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对照进行TLC检测,其Rf值及斑点颜色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一致;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计算甘肃棘豆苦马豆素的产率为5mg/kg。  相似文献   
50.
通过研究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对和田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影响,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绵羊纤维素降解效率的影响。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组分别按10g/kg和20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d取瘤胃液,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变化,并检测甘油三酯消失率和纤维素降解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数、甘油三酯消失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均极显著下降。试验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和田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和纤维素降解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