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0篇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取单层培养72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50、100、200、500、1000 pg/ml的羊体外合成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和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NPY 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PY显著促进了肝细胞PC mRNA表达,增强了PC活性。  相似文献   
32.
茶树阶段性返白现象的研究——RuBP羧化酶与蛋白酶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安吉白茶(Camellia sinensis)是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温敏突变体。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了返白和复绿过程中各阶段叶片可溶性蛋白组分,尤其是RuBP羧化酶大、小亚基的变化,并利用同位素法测定了此过程中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内源基质法测定了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变化与蛋白质源库代谢、叶绿素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安吉白茶在返白与复绿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的主要变化是RuBP羧化酶大、小亚基含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与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是相一致的。同时返白阶段蛋白酶活性较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是造成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积累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3.
玉米ppc基因过表达对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ppc基因导入水稻以期增加产量是国内外的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关于ppc基因过表达能否提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将玉米ppc基因导入水稻中花8号,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植株。经PCR筛选、PEPC活性测定、Southern和Western杂交分析,表明玉米ppc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水稻基因组中,并得到了正确和高效的表达。测定了温室内种植的T1代6个PEPC活性不同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只有活性最高的株系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7.3%。在旱作栽培条件下测定了T3代33个转基因株系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光强下,绝大多数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增加,最大提高了68.8%。比较6个转基因株系的T1和T3代看到,逆境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水稻中导入ppc基因可以提高其光合速率,特别是逆境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34.
对不同施氮条件下甜菜RuBP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RuBP羧化酶活性都是苗期最低,随生育进程逐渐升高,到糖分积累期又呈羧化酶活性高峰出现时间不同,N180处理在块根增长期,其它处理均在叶丛形成期;苗期施氮量与RuBP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各处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根据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其家族成员的1个全长cDNA,命名为HbPPC1,长度3 025 bp,包含5′-UTR 34 bp,3′-UTR 93 bp,开放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预测HbPPC1分子量为110.34 ku,理论等电点为6.09。HbPPC1具有C3型PEPC的结构特征,其N端第9~17位残基是可逆磷酸化的不变序列-X-X-SIDAQLR,C端倒数第4位残基为谷氨酰胺(Q),第774位残基为丙氨酸(A)。HbPPC1与5条大戟科植物的PEPC序列(其中木薯2条、蓖麻2条、麻风树1条)的同源性达到9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PPC1与这5条序列聚在同一个进化支中。HbPPC1包含2个酶活性位点和7种类型的Motifs,二级结构以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HbPPC1在橡胶树胶乳、叶片、树皮和花中均表达,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胶乳HbPPC1的表达受乙烯利刺激影响,在乙烯利刺激4~72 h后胶乳HbPPC1表达明显下调,表明HbPPC1在胶乳pH值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HbPPC1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RCA)对桑树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以桑树幼叶为材料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第1链为模板,根据RCA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兼并引物,经PCR扩增获得RCA的基因功能区中间片段。对得到的桑树RCA的cDNA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BLAST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其它植物来源的RCA有较高同源性。将RCA的部分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经IPTG诱导,RCA的部分编码区在BL21菌株成功表达。将得到的RCA基因片段反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RCA基因反义表达载体pBI121-RCA,以利于进一步阐明RCA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以及用基因工程手段深入探讨桑树光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7.
取单层培养72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0、100、200、400 ng/L的牛重组抵抗素(resistin),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继续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并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牛重组Resistin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C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resistin显著下调了肝细胞PCmRNA表达,且降低了PC酶活性.  相似文献   
38.
李蔚  张娜  李仁  赵冰  郭仰东 《草地学报》2012,20(4):747-752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转入,为多年生黑麦草的抗逆转基因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种子充分灭菌后在附加6.0 mg·L-1 2,4-D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1.33%。愈伤组织在2,4-D浓度减半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长势良好,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1.0 mg·L-16-BA,分化率最高达到61.33%,在1/2 MS+0.5 mg·L-1 NAA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100%。以该再生体系为基础,将获得的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经筛选培养后得到再生植株,通过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验证表明PEPC基因已成功转入,转化率为8.67%。试验结果将为多年生黑麦草抗性品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农家致富》2010,(12):29-29
千金子是一种世界性农田恶性杂草,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野老牌稻笑10%氰氟草酯乳油是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中惟一对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也是目前市场上对水稻安全性最高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相似文献   
40.
采用真空渗入离心法,通过特定的装置并在不同的离心力和时间条件下分离小麦叶片胞间隙液,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以胞内高含量的蛋白-Rubisco大亚基为胞内物污染的指示,利用高效价的兔抗Rubisco抗体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心力为3 000g,离心时间为10,15和20 min所提的胞间隙液量最大,且均检测到Rubisco的污染。结合胞间隙液的产率确定小麦叶片胞间隙液提取最佳的离心条件应为离心力1 000~2 500 g,时间15~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