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EMDI-UF混合胶刨花板制造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人造板研究所在降低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量的研究成果,利用可乳化异氰酸酯(EMDI)与脲醛树脂(UF)混合胶制造刨花板,使产品达到E1级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胶的施胶量为7%,采用6%的UF和1%的EMDI是比较适合的比例。将它们混合到一起,不加酸性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喷洒到刨花上,比较适宜的板坯含水率不应超过14%,在175℃下热压4.5min,所粘结的刨花板各项性能都符合GB4897—92—等品和E1级板标准的要求。与UF胶刨花板相比,混合胶刨花板的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甲醛释放量可降低到7.88mg/100g板。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utilising wood biomass from fruit tree branches and evergreen hardwood shrubs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production of particleboards when mixed with Greek fir wood particles. The ma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oards made therefrom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made of typical industrial wood (IW) particles. The highest modulus of rupture and elasticity (30.0 N/mm2 and 4330 N/mm2, respectively) in bending and screw withdrawal (SW) resistance (127.8 N/mm) were reported for boards made of Greek fir and were downgraded when the fruit tree branches or evergreen hardwood shrub particles also participated. The participation of fruit tree branch particles in proportions higher than 50% improved the internal bond (IB) of fir produced boards, while the highest IB strength (0.95 N/mm2) was reported for boards made of fruit tree branches. Particleboards made of evergreen hardwood shrubs showed inf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ose made of IW particles. The latter also showed superior bending strength but inferior SW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boards made of fruit tree branches. Hygroscopic and other properties are under determination and will b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  相似文献   
13.
将薰衣草精油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薰衣草香精微囊,采用微囊化施香工艺制备香型刨花板。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测薰衣草香精微胶囊保留情况,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香型刨花板释放香味的主要成分,计算其逸香率。结果表明:香型刨花板中薰衣草香精微胶囊部分保留较好,能释放香味气体,主要成份为芳樟醇、D-柠檬稀、二氢月桂烯醇等;优选香精微胶囊量,施香量以4.5%为宜;香型刨花板具有缓慢释放香味特性,放置60 d后板材释放香味的半衰期为104 d。  相似文献   
14.
肖生灵 《森林工程》1999,15(4):9-11,19
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全树削片的情况。论述了全树木片的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我国开展全树削片的前景。指出,我国在30多年木片生产的基础上,可开展全树削片试验,进而建造全树削片生产基地,利用扶育伐、低产林改造等林木或营造速生纤维林进行全树削片。它将成为林业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振兴森林工业,使森工企业走出低谷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PFresinsaregeneralIyrecognizedtobemuchdurablcthanUFresins,thcreisnotaclcardifferencebetwCcnparticlebordsbondedwiththesetwoadriesives.Infact,anumberofresearchcrshavefoundUFresinbondedparticleboardsandPFresinbondedparticleboardstodisplaythesimilarsh…  相似文献   
16.
陆文达 《林业研究》1997,8(2):120-122
lntroductionItisconsidercdthatwoodasarcsourcctvillbcplaccdhighin2lstcenmpandasl1ortageoft`-oodt`illoccuriftheconditionoftheforestsoftl1cttorldisnotimproved.Tomakethcconscrvationofglobalen`.ironl11entandgndlivingofhumanbcings'tcndingofforcstandwiscuseOfwoo…  相似文献   
17.
对竹刨花与废旧热塑性塑料共混热压工艺进行了研究,压制成一种竹塑刨花板材。分析物料配比、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偶联剂等工艺因素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竹塑配比对板子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竹刨花含量的增加,抗弯强度有下降的趋势,竹刨花含量达到30%~40%时,其性能下降的趋势变缓,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竹刨花与废旧塑料复合压制竹塑刨花板在工艺上是可行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均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棉杆的贮存和棉皮的使用是影响棉杆碎料板发展的两个大问题。本文通过实验认为:棉杆刨花中长而卷的棉皮纤维会影响板的性能,棉杆适当地露天存放有利于板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声发射技术在刨花板力学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刨花板三点弯曲试验中运用声发射(AE)技术对其力学性能作了检测,采用AE参数和载荷-位移曲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刨花板在受力变形损伤过程中的AE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E技术可作为检测刨花板力学性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脲醛树脂(UF)/聚合异氰酸酯(PDMI)组合胶黏剂,以不同的组合配比在较低热压温度(160℃)条件下用高含水率(9.0%)杂木刨花制备刨花板,检测其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以及2h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结果表明:聚合异氰酸酯(PDMI)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将刨花终含水率提高至9.0%可节约刨花干燥能耗达13.0%以上;与脲醛树脂胶黏剂(UF)相比,使用PDMI/UF配比为1∶9的(10.0wt%PDMI)组合胶黏剂可以提高刨花板静曲强度80%,提高内结合强度150%;在不添加防水剂的条件下,可以将板材的2h吸水厚度膨胀率由31.0%提高至21.0%。该研究可为刨花板节能环保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