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棕榈植物的广泛种植,其病害的防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其进行病害调查的过程中,用切片来大致地断定病害的病原菌,通过症状比对与切片观察等方法,共鉴定了拟盘多毛孢病菌引起的4种病害,分别为刺葵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病害、华棕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病害、大王棕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病害、海枣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42.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 m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口侵入,有2个侵染高峰期分别是5月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凋萎病菌分生孢子周年均可捕捉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底至10月中旬为两个分生孢子捕捉高峰期。凋萎病周年都有新病枝出现,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至11月初,在果园内海拔低、流水冲刷严重的位置先发病。周年内发病杨梅树内拟盘多毛孢的分离菌株数及DNA拷贝数都是健康树的2~6倍。凋萎病菌可以周年寄生在杨梅的整个树体内,没有明显的菌量高峰期,嫩枝位置菌量最大。  相似文献   
43.
棕榈科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起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加拿利海枣(P.canariensis)、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和棍棒椰子(H.verschaffeltii)叶斑病的病原真菌拟盘多毛胞(Pestalotiopsis palmarum)开展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子座的形成;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扑海因、腈菌唑等对该菌的菌丝体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尤其以50%扑海因悬浮剂对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值为0.5625 mg/mL。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1株分离自桃树枝的内生真菌N1进行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探讨其深层发酵液的抗乳腺癌活性,为该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对野生菌株N1进行分类鉴定;基于ITS1-5.8S-ITS2序列的变异程度对菌株N1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MTT法检测菌株发酵液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甲醇提取物的抗乳腺癌活性;观察乙酸乙酯提取物不同作用时间下乳腺癌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LC-MS/MS对乙酸乙酯活性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特征,将该野生菌株N1鉴定为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其ITS1-5.8S-ITS2序列总变异率为10.3%,表明韦司梅拟盘多毛孢在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N1深层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作用24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1.39μg/mL,作用48h时,细胞呈现凋亡状态。LC-MS/MS数据表征了其中的13个化学成分,确定了6种物质,对其他未能鉴定的7个物质的分子式进行了初步表征。【结论】获得了韦司梅拟盘多毛孢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信息,其深层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是发挥抗乳腺癌细胞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5.
闽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楠是我国特有珍稀优良用材乡土树种,市场前景广阔。叶斑病是闽楠推广种植过程中新出现的叶部病害,可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闽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等研究,有助于明确病原分类地位和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防治。通过形态学特征观测和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闽楠叶斑病病原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闽楠小孢拟盘多毛孢ZZ-03菌株以Czapek或PDA+PBL培养基(pH 6.0)28℃黑暗恒温培养有利于菌丝生长;以PDA培养基(pH 8.0)28℃黑暗恒温培养有利于菌株产孢;以pH 8.0、28℃、全黑暗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以葡萄糖为C源、牛肉浸膏为N源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葡萄糖为C源、蛋白胨为N源有利于产孢;分生孢子萌发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柑桔黄斑落叶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柑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位于我国南疆的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种植柑桔最适宜区或适宜区,柑桔也是广西一大优势水果产业,是广西出口东盟的主要农产品。柑桔黄斑落叶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秋梢和春梢叶片,形成不规则黄斑,严重的可造成整个叶片脱  相似文献   
47.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90%百菌清混合剂(按1∶1混合)1 200倍液,通过清园、预防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并辅以合理营林措施,能有效防治该病原菌的危害并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48.
红海榄赤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来自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赤斑病同一病斑上获得的2个菌株PⅠ-1和PⅡ-3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Ⅱ-3菌株的致病力比PⅠ-1的稍强;2个菌株均具有一定的寄主专化性。经形态特征观察与rDNA-ITS序列分析,2个菌株均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光照对2个菌株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大,生长温度均为10~32℃(最适25℃),pH值为3.0~10.9(最适4.0);孢子萌发温度均为10~35℃(最适25~28℃),pH值为2.5~8.0(最适3.0);黑暗条件有利于2个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但2个菌株的产孢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PⅠ-1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而PⅡ-3为20℃;PⅠ-1产孢的最适pH值为5.1而PⅡ-3为9.0;PⅠ-1产孢对光照不敏感,而PⅡ-3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产孢。另外,在相似条件下,PⅠ-1产孢量比PⅡ-3大,而PⅡ-3菌丝生长速度比PⅠ-1快,孢子萌发率也比PⅠ-1高。由此可见,2个菌株PⅠ-1和PⅡ-3虽属于同一个种,但某些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9.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的新组合种(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按近代 Steyaert(1 95 3年 )和 Sutton(1 980年 )有关拟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opsis)的分类体系和有关鉴定性状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拟盘多毛孢属 8个不同的新组合种。这 8个新组合种是 :(1 )寄生在石榴叶部的石榴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punicae(Husei) Y.X.Chen et Z.W.Wang comb.nov.;(2 )寄生在草莓叶部的阿寇东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 jeolikotonis(S.K.Bose) Y.X.Chen et G.Wei comb.nov.;(3 )寄生在山楂叶片、幼苗、枝条与主干等部位的山楂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 crataegine(Ell. &EV.Bull)Y.X.Chen et Z.W.Wang comb.nov.;(4 )寄生在木菠萝叶部和果实等部位的木菠萝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artocarpi(Nag Raj&Kendric) Y.X.Chen et G.Weicomb.nov.;(5 )寄生在酸藤果叶部的酸藤果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 embeliae (M.S.Patil &Theite) Y.X.Chen et G.Weicomb.nov.;(6)寄生在海葡萄叶部的海葡萄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coccolobae(Ell.et EV.Bull) Y.X.Chen et G.Wei comb.nov.;(7)寄生在华榛叶部的华榛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coryli(Roster) Y.X.Chen et G.Weicomb.nov.;(8)寄生在荔枝叶部的荔枝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litchii (Sawada) Y.X.Chen et G.Wei comb.nov.  相似文献   
50.
首次对越橘圆斑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经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 序列分析,确定Pp.jlnd09 菌株为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培养基为PDA,较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适宜温度范围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