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53篇
  404篇
综合类   1835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366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0年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浮游藻类生物调查,共鉴定出7门72属(种),浮游藻类的密度范围在67.2×104~161.9×104cell·L-1;各典型断面间浮游藻类组成以硅藻和隐藻占优势,藻类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藻类Margalef指数及Shannon-Wienner指数范围分别为3.64~4.03和3.03~3.24,水体水质状况良好。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显示,典型断面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DO和TN是影响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93.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与植物的磷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显著地促进白三叶草植株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提高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的活性。Mnp处理中,白三叶草生物量最大,白三叶草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提高64.48%、61.48%和84.91%。不同菌根处理中,Mck处理显著地提高白三叶草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白三叶草磷吸收总量和茎叶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M)提高107.18%和91.91%,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相对对照(-M)分别提高54.33%和138.43%。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AMF群落中的Acaullospora属孢子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则主要受Paraglomus属孢子数的影响。说明接种AMF群落可显著地影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从而影响白三叶草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开展了不同浸润线高度下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浸润线可改变湿地填料层中的溶解氧分布和水力流态,从而造成了3种类型湿地系统对猪场沼液处理效果的差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M)对猪场沼液中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好于低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L)和高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H);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利用溶解氧梯度在填料层内实现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共存,从而使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在同一系统内完成,提高了系统的脱氮能力;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系统还可适当增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可优化水力流态,从而进一步改善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因此,结合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对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根系生长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系形态和分布对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有重要影响。增加耐密性是现代玉米(Zea may L.)育种的主要方向,而耐密性与根系的关系尚了解不多。本文以70年代主推的2个不耐密型品种(中单2号与丹玉13)和2个当代耐密型现代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将田间试验和室内水培试验相结合,在3个密度水平下,研究了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根系差异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目前推广的耐密型品种的根系要小于不耐密的老品种。不同耐密性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40 cm。随着密度的增加,根显著变小、变细。密度主要降低020 cm土层中的根系生长,对深层根系影响较小。先玉335和中单2的根系长度对密度的反应较弱,郑单958和丹玉13较强。这说明先玉335主要依靠其小根系适应高密度,而郑单958既依靠较小的根系,同时依靠较高的根系反应性适应高密度。  相似文献   
996.
枇杷叶及其药渣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中药枇杷叶及其药渣中的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并建立了HPLC!PAD测定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3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8∶12),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乌索酸线性范围:2.28~15.96μg,线性回归系数0.99999;齐墩果酸线性范围:1.18~8.26μg,线性回归系数0.99997。样品中乌索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3%;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9%(n=5)。结果表明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均高于枇杷叶原料,用HPLC法测定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评价含有乌索酸和齐墩果酸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7.
曾小群  彭正松  杨军  杨俊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41-1442,1457
研究了采自四川各地的不同半夏居群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各半夏居群间的出苗率差异显著,出苗期、出苗整齐度差异极显著,且出苗持续时间也有显著差异.采自德阳中江(PT11)的半夏居群出苗率相对较高,出苗较整齐,出苗期较短.由于中江(PT11)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低,将其用于大田栽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改良;而都江堰(PT18)、资阳(PT7)半夏生物碱含量较高,出苗期较短,出苗较整齐,出苗率较高,采用这2个居群半夏进行栽培,可大大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998.
杨桃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缓冲溶液pH值、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多酚吸附剂等因素对杨桃多酚氧化酶(PPO)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溶液pH值为7.0时,提取的杨桃PPO比活性最大;在提取缓冲溶液中添加吐温(Tween80)和特里顿(Triton X-100)时,提取的杨桃PPO比活性均有所下降,而添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能明显提高杨桃PPO的总活性和比活性,PVPP的适宜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999.
游庆红  尹秀莲  朱旻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49-11550
[目的]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用浓度70%乙醇和水做预试验确定提取溶剂,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在纯化试验中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法和聚酰胺层析法,得出纯化的最佳方案,并对聚酰胺层析的层析条件和不同洗脱剂的洗脱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试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浓度70%的乙醇作提取溶液,加醇量为12倍,提取3次,每次2h。平均提取率为6.62%。乙酸乙酯萃取法纯化后绿原酸纯度为18.4%;吸附有绿原酸的聚酰胺以浓度30%的乙醇洗脱效果较好,得到的绿原酸纯度为33.2%。[结论]采用聚酰胺层析较有机溶剂纯化法操作简便、纯度高、无有机溶剂残留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00.
3种保鲜剂对常温贮藏早酥梨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常温条件下普通果蜡、纳米保鲜果蜡和早酥梨生理活性调节剂对早酥梨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荆对常温贮藏早酥梨起到了很好的保鲜作用,经过纳米保鲜果蜡处理的果实,常温贮藏45d后,果实外观和品质均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