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5篇
  84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大白菜(B.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地膜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直播小株、育苗小株、老株那种采种方式,凡使用地膜覆盖的均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30%左右,质量也明显的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良好的地而覆盖材料,在大白菜种子生产中可以取得相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广益扁穗牛鞭草采用塑料袋进行青贮,通过使用不同厚度(0.6 mm、0.8 mm和1.0 mm)的聚乙烯薄膜和 不同的填装方法(压实和抽气),60 d后对青贮料进行品质鉴定,比较不同厚度薄膜和填装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0.6 mm 规格不适于做青贮袋,0.8 mm、1.0 mm规格均适合;就抽气和压实而言,抽气由于工艺相对简单而效果较差,但压实过程 中由于力度难以掌握同样容易使塑料袋破损而导致青贮失败。  相似文献   
3.
膜下滴灌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不同滴灌量对甜瓜品质影响的研究,对于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生产优质甜瓜、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膜下不同滴灌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甜瓜品质表现较好,8601和新密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69%和16.75%,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8.05、12.55mg/kg,小区产量也分别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removal on grain yield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 spring maize (Zea may L.)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5 yr at Changwu Agri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Northwest China.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lastic film mulching during entire growing stages (FM), plastic film removal at the silking stage (RM) resulted in a 6.3% higher average maize yield. Under the RM treatment,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5‐yr cultivation in the 0‐ to 20‐cm layer.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extractable organic C (EOC), KMnO4‐oxidizable C (KMnO4‐C) and C management index (CMI) in the 0‐ to 20‐cm layer, and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 and EOC in the 20‐ to 40‐cm layer were observed in response to plastic film removal after the 1‐yr treatment; the respons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after 5 yr. Under the RM treatment,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microbial biomass C, light fraction organic N, extractable organic N, KMnO4‐C and CMI were also observed after five years in the 20‐ to 40‐cm layer. Moreover, KMnO4‐C and EOC were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labile SOM frac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RM, even after only 1 yr of cultivation.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mulching for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plastic film removal at the maize silking stage is an effective option for increasing yields and enhancing SOM concentration and soil sustainability in the regions with semiarid monsoon climates that have sufficient rainfall during maize reproductive stages.  相似文献   
5.
按水力学原理测得新研制的7种微管件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C)值较同形状的大管件值大。将实测内任1~8mm微管资料计算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点在模迪(L·F·Moody)图中分析:平直铺放微管在Re≤2320时,相关点拟合线在层流线以上;在2320<Re<25000时,即过渡流可归并为光滑紊流计算[1]。绕曲微管水头损失虽然大于平直铺放微管,且可不分流态,进而给出可满足不同设计条件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弧型齿残膜捡拾滚筒捡膜的机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弧型齿残膜清理滚筒捡膜齿的轴向排列、滚筒转速、捡膜齿运动轨迹和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找出弧型捡膜齿满足要求的排列布置、滚筒转速和合理的入土深度,确定了残膜回收机具的运动参数λ范围,为残膜清理滚筒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残膜回收机具运动参数是合理的,在保证膜土分离效果好和较高残膜捡拾率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海市瓜菜大棚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规模、新技术应用、栽培模式、效益等方面阐述了北海市瓜幕大棚设施栽培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扶持、创建品牌、强化培训、加大投入和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等发展对策,旨在促进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烟田苗期的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在现有的烟田苗期残膜回收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出适合云南本地烟草种植模式的烟田苗期残膜回收机。介绍了残膜回收机的主体结构,并完成万向节传动机构的UG建模,对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得到速度传递的关系;设计能使机器在行走过程中实现仿形限深目的的机构以及在完成卷膜作业后能够方便卸膜的卸膜机构。  相似文献   
10.
农膜残留对大豆光生理特征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产量,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农膜碎片化程度高、回收难度大、降解周期长,使得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着作物生长、土壤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尽管农膜残留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种类(可降解或不可降解)及残留累积量对作物光生理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试验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普通聚乙烯(PE)和生物降解(BP)两种农膜(残片大小为0.5~2 cm),研究不同农膜残留累积量(土壤重量的0、0.1%、0.5%、1.0%)下大豆花期及初荚期叶片光合作用光、CO_2响应曲线特征及花期、收获期的植株生物量,探讨塑料类型及残留量对大豆光生理特征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PE残留导致大豆叶片光补偿点在花期降低23.96%,而初荚期升高51.38%,说明PE残留导致大豆叶片弱光利用能力在花期提升,但在初荚期被抑制。在初荚期,BP残留使光补偿点降低54.82%,且光饱合点升高58.12%,从而提高了叶片强光适应能力,增大了叶片光能利用范围。同时, PE和BP添加使暗呼吸速率分别增长30.56%和22.28%,从而导致干物质消耗增加。土壤中PE、BP残留量的增加,最大光合力分别降低36.49%和23.56%,表明大豆叶片CO_2利用能力减弱; CO_2补偿点分别降低67.96%和38.91%,从而提高了叶片低浓度CO_2的利用能力,并降低光呼吸速率,从而减少了干物质的消耗。此外,不同农膜及残留量处理下,仅在花期0.1%与0.5%残留量的BP处理中,地下生物量随农膜残留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其他各处理间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明显变化。光响应及CO_2响应曲线各拟合参数与生物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期PE处理下,地上生物量与光补偿点呈显著负相关,而光呼吸速率、CO_2补偿点、初始羧化效率与生物量(地上+地下)的积累有较强相关性。因此,PE农膜残留量增加提高了大豆花期叶片对于弱光的利用能力而减弱初荚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BP农膜残留量增加则会增强初荚期叶片对弱光的利用,也对大豆叶片适应强光的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