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1102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3篇
  191篇
综合类   1772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991.
4个杨树无性系木质部导管结构与栓塞脆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属84K、I-101及其杂交子代02-8-21、02-9-22为研究对象,采用Cochard cavitron离心机法测定木质部栓塞脆弱性(P50),利用染色法、硅胶注射法等测定每个无性系木质部导管的直径、长度、导管壁上纹孔膜面积,探究木质部导管结构与栓塞脆弱性的关系,以期建立杨树无性系的木质部结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4个无性系枝条的栓塞脆弱性为02-8-21>Ⅰ-101> 02-9-22> 84K,子代02-9-22比02-8-21抗栓塞.4个无性系的导管直径为02-8-21 >02-9-22> 84K> Ⅰ-101,导管长度为02-9-22> 02-8-21>Ⅰ-101> 84K,纹孔膜面积为02-8-21>02-9-22>Ⅰ-101> 84K.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杨树无性系枝条导管直径和每个导管上纹孔面积的增大,其栓塞脆弱性也随之增大,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R2 >0.7),导管长度与栓塞脆弱性显示出较弱的相关性(R2 =0.019).导管直径大小对栓塞脆弱性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笔者从试验材料、外植体的灭菌与接种、培养条件,分化与生根培养,小植株的移栽与定植3个方面介绍了三倍体毛白杨的组培快繁技术,指出采用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的方法进行快繁,年增殖次数可达8次,每次增殖倍数为4.4倍,培养出的组培苗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基本达到了工厂化生产的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倍毛白杨组培快繁的成本核算,从成本核算过程中可以看出,人工费用和能源消耗费是制约苗木成本的两大因素,其中,人工费用约占全部支出的40%.  相似文献   
993.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白杨派树种银白杨、银灰杨和欧洲山杨天然居群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山杨、银白杨和银灰杨均有很强的克隆繁殖特性。欧洲山杨、银白杨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均比较高,Simpson指数分别为0.987和0.983。与欧洲山杨相比较,银白杨居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068 9和0.324 9,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05 6和0.211 2。欧洲山杨和银白杨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均较高,变幅分别为0.778 1 0.954 4和0.975 1 0.994 6,反映出其超长距离的基因流特性,超强的基因流阻止了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居群的遗传分化。研究发现,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分别有95%和89.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994.
为给完善核桃芽接繁育技术提供参考,选用山东地方品种‘鸡爪绵’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大方块芽接方法嫁接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和‘元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砧穗组合体愈伤形成和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2个早实核桃品种嫁接愈合过程相似,嫁接后第6天砧穗嫁接体愈合完成。第1天,嫁接口接穗上有愈伤组织细胞产生,同时有少量无机、有机分泌物或晶体;第2天,嫁接口处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细胞,‘香玲’和‘元林’接穗愈伤组织细胞直径分别为17.5~35.0和14.1~33.3μm,‘元林’接穗愈伤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香玲’;第4天,愈伤细胞延伸分化出明显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分裂;第5天,砧穗愈伤组织相互交叉连接;第6天,接穗和砧木间的维管束已重新连接,嫁接愈合完成。  相似文献   
995.
以9个三叶草品种的上胚轴、下胚轴、叶片和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差异较大,下胚轴为较适宜的外植体,其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分化率为97%和10.3%,改良SH+2,4-D8.0mg/L+6-BA0.2mg/L+KT0.2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愈伤分化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996.
以"月月红"(R.chinensis‘Slater’s crimson China’)的嫩叶为外植体,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不同浓度的2,4-D、TDZ、GA3和NAA上,结合不同时间的暗培养,研究"月月红"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2,4-D 5 mg/L暗培养20 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TDZ 1.0 mg/L+GA30.1 mg/L+NAA0.01 mg/L培养基上暗培养12 d,可以获得较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光照培养15 d后可形成肉眼可辨的子叶期体胚及具有不定芽和胚根的结构,20 d后可长成绿色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997.
构建了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Bhlea2)的植物表达载体pYL1,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501的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将Bhlea2基因导入,获得51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有10株阳性植株,阳性率为19.6%,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8.
采用3种寡聚糖(溃疡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激发子A1、B、C3分别诱导处理毛白杨愈伤组织,并在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体内4种病害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白杨愈伤组织经这3种激发子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未经激发子处理而直接接种病菌的愈伤组织),从而证实了这几种激发子能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对杨树溃疡病产生一定抗病性。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俄罗斯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防护林胡杨和俄罗斯杨为试材,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树种叶片的光合特性.[方法]试验设置2种不同灌水量处理(50 m3/(667 m2·次)(处理一)和100 m3/(667 m2·次)(处理二)),对胡杨和俄罗斯杨进行光合特性指标测定.[结果]胡杨和俄罗斯杨的Pn、WUE、Gs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在12:00时胡杨的Pn略微降低,Ci日变化呈近V字型曲线;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胡杨的Pn、WUE、Gs、Tr、Ci均高于俄罗斯杨;比较不同水分处理下Ci - Pn、Ci - WUE、Ci - Gs、Ci - Tr光合曲线可知,胡杨、俄罗斯杨Pn、WUE随Ci的增加而增大,Gs和Tr值随Ci的增加而减小,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水分处理下,处理二两树种的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Tr)高于处理一;处理二两树种的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低于处理一;同一水分处理下胡杨能高效利用水分,同时又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是抗旱能力较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邹莉  孙婷婷  许继飞  于洋  谭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585-15587,15616
[目的]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欧美杨108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欧美杨108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试验获得的优化转化体系如下:农杆菌介导欧美杨108遗传转化的潮霉素最佳叶片分化浓度为2mg/L,生根浓度为1 mg/L。优化筛选的最适转化条件为:预培养48 h,菌液浓度OD600为0.4,侵染15 min,共培养48 h。试验共获得18个抗性愈伤和抗性芽,转化频率为4.3%;经PCR检测初步证明TCS基因已整合至欧美杨108再生植株中。[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高效欧美杨108叶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