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170篇
基础科学   397篇
  183篇
综合类   1931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4245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发酵条列的丝状菌等5种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菌群.  相似文献   
22.
现代化蜂群越冬室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1920年以前,北纬30度以北地方,冬季寒冷,加拿大和美国北部蜂群大多实行地下室越冬。1920年以后,由于美国育王和生产笼蜂事业的发展,并且室内的温、湿度调控比较困难,有的养蜂者春季购买笼蜂饲养,冬季将蜂群杀...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根据多箱体养蜂的原理,结合我国一般蜂场既生产蜂蜜又生产蜂王浆的具体特点,设计常年用两个箱体供蜂群生活、育儿和贮存饲料,流蜜期再加箱体专供蜂群贮放蜂蜜。结果表明,用两个育虫箱养蜂,比用一个育虫箱容易培养和保持强群;流蜜期用加贮蜜继箱的方法代替勤取蜜,不仅减少了取蜜次数,而且能提高蜂蜜的浓度和产量,同时蜂王浆生产照常进行,产浆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4.
“百株”作为农药解毒降毒剂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株”作为农药解毒降毒剂使用是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升PH8的溶液中,使用1%浓度的“百株”,处理30min,可使36mg敌百早降解24.7mg,解毒降毒效果约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5.
工厂化猪场是集约化,全封闭生产,常年配种,不间断产仔,肉猪均衡上市,种猪与栏舍循环利用,具有密度大、周转快、转栏频繁等特点,发病率相对较高。工厂化猪场疾病控制不同于传统养猪,由对主要传染病防治而扩展到一切可造成经营利润下降的病害,包括急性、慢性传染病、应激病、营养病等,防治不是单个猪只而是整个群体,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通过采取种源净化,完善环境设备,强化日常管理,营养和免疫等措施切断水平和垂直传播,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措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26.
<正> 降低育肥猪料肉比是集约化养猪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而料肉比的降低关键在于加强管理。湖南省平江县畜禽良种场就是通过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料肉比降到2.95~3.2∶1的,1999年共出栏4000多头肉猪,节约饲养成本10余万元。具体做法是: 1、养好种猪,繁殖优良仔猪 场内原有美系大约克、杜洛克、丹麦长白、湘白等品种瘦肉型种猪267头,基础母猪中30%以上是劣质或老龄(13胎以上)母猪,公猪体质也较差,致使出生的仔猪大小不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随着农村养兔业的迅速发展,一些进行免疫注射的兔群常常暴发兔瘟等传染病,给养兔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影响兔群免疫效果的因素,希望能给广大饲养人员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28.
猪的免疫是养猪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经过免疫注射的猪只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笔长期在基层牧场工作,有时碰上免疫失败问题,苦于理不清头脑,有时茶饭不香,彻夜难眠。在实践工作中常常因各种因素与操作方法的不妥而使免疫失败,爆发传染病,给猪场造成惨重的损失。因素方面包括母源抗体、疫苗质量、疫苗选择不当(疫苗血清型的差异)、猪群中有寄生虫(尤其是弓形体或附红细胞体等血液寄生虫影响)、某些疾病的早期感染、怀孕猪只胎盘带毒(病毒如猪瘟、伪狂犬病和繁殖呼吸综合症等);操作方法方面,如态度粗暴使猪只产生应激、疫苗保管与使用不当、疫苗剂量过大、过小产生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因此仔细分析和了解造成猪只免疫失败的原因,适当运用预防措施是搞好猪只免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将健康牛的具有高效活性微生物群的瘤胃内容物取出,投入病牛瘤胃内,增加微生物群的活性,能恢复病牛的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30.
怀孕后期感染PRRS病毒母猪所产新生仔猪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PRRS病毒BJ-4株感染怀孕后期(约90天)的抗体阴性和阳性母猪,待自然分娩后,观察新生仔猪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接种PRRS病毒BJ-4的母猪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流产死产。新生仔猪浦被子前血清中PRRS病毒核酸TR-PCR检测和ELISA抗体阴性,哺乳后特异性抗体出现,5-6周母源抗体逐渐下降;20日龄猪瘟疫苗免疫后疫苗抗体维持时间短,仔猪在40日龄后进入野毒感染的危险期。RT-nested PCR检测血清中PRRS病毒核酸和易感仔猪病毒特异性抗体监测的结果提示仔猪群内可能存在水平传播。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CD3^ 细胞减少,CD4^ 细胞显著下降,CD8^ ,CD4^ CD8^ 和SLA-DR^ 表达细胞升高。以上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病毒能够长期持续性存在,猪场内新生仔猪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后,通过水平传播受到感染,感染后免疫应答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