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林业   365篇
农学   524篇
基础科学   65篇
  195篇
综合类   3040篇
农作物   75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420篇
园艺   445篇
植物保护   19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邯棉103是以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邯333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虫、吐絮肥大和衣分高等特点,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82.
以冀油4号为母本、791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邢花3号,具有优质、高产、中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邢花3号适宜在北方花生产区春播或麦垄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我国油菜主导品种的品质发展现状和品种改良趋势,以“油菜品种改良”“油菜育种”“油菜产业发展”为关键词检索了PubMed、SpringerLink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得1987—2023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70篇,并结合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油菜主导品种数据,综合分析我国油菜主导品种及产业现状、存在的风险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油菜品种数量大幅增长,多样性更趋丰富;2)油菜主导品种含油率提升明显,且单产不断取得突破;3)当前我国油菜品种存在一些风险,如特专型品种含油率和产量较低、油菜品种同质化严重、抗病性不强、生育期短且抗逆性强的品种不足等。综上,我国油菜产业在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关注品种品质和抗病性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强油菜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的研发,推进油菜株型、抗性和光合效能的改造以实现产油率等一系列性状的再突破,满足多元化需求,探索密植增产技术,提升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4.
为明确吉林省2003—2022年育成的大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选取2003—2022年育成的299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大豆基因组的SN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 240个SNP标记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出A/A、A/G、A/T等16种基因型,分子标记多态信息量(PIC)范围为0.009 9~0.556 1,平均值0.318 4;使用Powermarker vision 3.25软件,得到样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 3、平均PIC为0.318 5。2)参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44.86%~95.46%,平均为63.40%;其中,遗传相似系数在60%~70%的材料最多,样本数为170份,占参试材料的56.86%。3)根据遗传距离将参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Ⅰ、Ⅱ、Ⅲ、Ⅳ类群分别含有8、3、115、173份品种(系);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一般划分到同一类群。4)进一步利用STRUCTURE进行遗传结构预测,结果显示K=4,表明参试的299份品种(系)可被划分成4组独立的遗传结构类群;第1、2、3、4遗传结构类群分别含有24、18、105、152份品种(系),第1遗传结构类群含祖先遗传物质最多,第2、3、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逐渐增多,第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为46.80%。综上,参试大豆品种群体总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但随着外引遗传物质的引入,第4遗传结构类群(152份)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85.
从种子推广人员、育种工作者、农户等多种人员需求的角度,对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信息进行了分析,将大豆品种信息归纳为品种来源、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审定情况等内容,按照软件工程学和数据库原理,建立了大豆品种数据库模型,绘制了实体关系图。依据此图可以在Microsoft SQL或其他数据库软件下建立物理的数据库,建立良好的查询,为农业生产等应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6.
嫩丰1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育成,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日数120 d,需活动积温为2 500℃,脂肪含量22.05%,2003年被列入省良种化工程项目.具有高油、耐瘠,丰产性优良等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87.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74,自引:34,他引:40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明吉林省第一时期(1958—1979年)、第二时期(1980—1999年)和第三时期(2000年以后)培育的水稻品种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其农艺性状和叶片光合能力的变化,以不同时期育成的2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在抽穗后测定并分析其农艺性状、叶片特性和光合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第二时期育成品种的产量、有效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收获指数较第一时期显著增加,而株高显著降低。第三时期育成品种的单株生物量、剑叶光合能力和单株光合能力比第一期和第二时期显著增加。吉林省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第二时期较第一时期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农艺性状和叶片特征的遗传改良提高经济系数来实现的;而第三时期与第二时期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叶片特征变化不大,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叶片和植株光合能力,增加生物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9.
施钾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黄淮麦区当年广泛种植的28个小麦品种在2个供K水平下N、P吸收利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K与低K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N、P吸收利用能力差异都很大,小麦品种间N、P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低K还是高K下,不同小麦品种K积累量、K利用效率与N积累量、N利用效率及P积累量、P利用效率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显示出K高效小麦品种同时也是N高效、P高效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0.
乳汁草是一种新的适于我国南方生长的水土保持草种。在江西红壤丘陵区的引种试验表明 ,乳汁草年产鲜草5 9 6t/hm2 ,干物质粗蛋白含量 13 6%~ 16.2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 2 1 6%~ 2 5 .6%,草质优 ,产量高 ,保持水土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