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5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辉  刘威  黄思先 《农学学报》2016,6(10):88-91
为了提升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微博开放平台为基础,搭建微博发布后台,并利用气象部门现行业务的气象信息资源接口,组装数据,建立了气象微博发布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向微博发布后台发送请求,实现各类气象信息的智能微博发布。信息发送前通过对气象信息进行历史极值检验和逻辑审核、关键词审核、完整度审核,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发布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度。系统信息发布迅速,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骨架片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药物释放特性。[方法]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魔芋葡甘聚糖(KGM)-甲硝唑骨架片,以释放度为指标,研究了骨架材料含量、KGM粒度、释放介质pH值、离子强度以及不同转速对KGM-甲硝唑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辅料片在蒸馏水中的溶胀度最大,在pH值为6.8的PBS中次之,在0.1 mol/L HCl中最小。KGM粒度对释药的影响不大。在10%-20%的范围内,骨架材料含量越高,缓释效果越好。骨架材料含量为20%时,12 h后药物的累积释放率为85%。在0.1 mol/L HCl中,2 h后KGM-甲硝唑骨架片中的药物几乎全部释放。药物释放速度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转速大时,药物释放快,转速越小,药物控释越好。[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较好的缓、控释特性,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药物制剂辅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4种番木瓜缓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水溶出率法,参照我国2009年实施的《缓释肥料》评价标准,评价4种番木瓜缓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结果]缓释肥料SRF-1氮素养分的初期溶出率高于15%,SRF-2钾素养分的初期溶出率高于15%,SRF-3、SRF-4氮磷钾素养分的初期溶出率均低于15%。SRF-1、SRF-2、SRF-3、SRF-4氮磷钾素养分28 d累积释放率低于80%,90 d累积释放率高于80%。[结论]缓释肥料SRF-3、SRF-4养分释放特性符合我国2009年实施的《缓释肥料》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4.
缓/控释氮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围绕着近年来缓/控 释氮肥在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上的应用展开综述。从小麦和玉米适用的缓/控 释氮肥类型、缓/控 释氮肥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氮养分平衡的影响、氮损失途径以及缓/控 释氮肥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较全面的总结了施用缓/控释氮肥对小麦、玉米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并对未来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进行剖析。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缓/控 释氮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或保证稳产;合理施用缓/控 释氮肥能够提高氮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氮素累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活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降低地下水体的硝酸盐污染。但施用缓/控 释氮肥对根际养分研究相对较少及存在施用方式的不合理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简化施肥技术体系,对缓/控 释肥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hpina)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火炬树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枝叶在春、秋两季释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夏季,烷烃、烯烃类化合物所占比例稍高于萜烯类化合物,同时伴有少量酮类、醇类化合物的释放。夏季,火炬树能够有效地抑制空气中的细菌,且植物在清晨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36.
陈虎  毛加梅  李双秀 《农技服务》2013,30(2):185-186,189
根据马铃薯生长特性和云南省实际,分析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7.
以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系统研究了长期定位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蔬菜保护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不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土壤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大于单施化肥的各个处理;其中氮、钾肥配施处理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最高,而氮、磷肥配施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38.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9.
邢东  李坚  王思群 《林产工业》2020,57(3):15-18,24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杨木燃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杨木中亲水的羟基、羰基数量明显减少,大量半纤维素降解。木材试样从外部热源引燃到燃烧结束,出现两个主要放热峰。热处理后杨木引燃和燃烧过程的发烟量较大,且热处理杨木引燃时间更短。热处理材的热释放峰值pk-HRR、平均热释放速率av-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均低于未处理材,表明其燃烧强度低于未处理材。热处理杨木燃烧过程的总烟释放量TSP较未处理材有所增加,同时其引燃时间也有所缩短。因此,对用于家具和室内装饰的热处理木材,建议进行恰当的阻燃处理。  相似文献   
40.

Three stands in Sweden were followed for 7 yrs to study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regeneration after shelterwood removal with single- and double-grip harvester systems. The height of all seedlings within circular plots was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final cutting. The tallest seedling and one randomly selected seedling on each circular plot were permanently marked and their annual height growth was measured each year during the period 1993-1999.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and double-grip harvester systems were found with respect to their effects on regeneration density, survival or annual height growth. The annual height growth of the individual seedlings after shelterwood removal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edling height before shelterwood remov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nnual height growth between seedlings with high and low vitality. Logging damage did not affect the annual height growth. Several practical conclusions were drawn. First, the choice of harvester system does not affect seedling height growth or survival after shelterwood removal. Secondly, the removal of a 200 m3 shelterwood with 200 stems ha-1 does not seem to constitute a serious problem for seedling survival and growth. Finally, estimated vitality and seedling height both seem to be fairly good predictors of postrelease survival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