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8篇
  64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茶马古道鲁史段作为我国古代滇西南边陲重要的移民、商贸及文化通道,其沿线聚落的形成反应了当地生活、文化及各类物质的变迁。通过对茶马古道鲁史段研究,不仅能很好地记述古道沿线聚落形成事实,还能为我国其他古道沿线聚落形成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茶马古道鲁史段沿线聚落金马村、鲁史村、犀牛村和塘房村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沿线聚落的形成,时间角度上采用史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空间角度上运用GIS分析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鲁史段古驿道沿线聚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时期,主要受政治政策、驿道经济和生计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聚落分布与驿站距离、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古驿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2.
The articl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sources of politicis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fo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t is argued that while the personalised insulated type of foreign policymaking is conducive to intra-system politicisation, the institutionalised responsive type is associated with extra-system politicisation. While the former type is contingent on political turnovers and brings about abrupt shocks, the latter oftentimes generates societal pushback from socio-economic group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wo flagship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Malaysia and Indonesia. Based on fieldwork interviews and process tracing, the article finds that the East Coast Rail Link project in Malaysia has suffered from high risk of political interruption owing to Malaysia's personalised insulated type of foreign policymaking, whereas the Jakarta–Bandung High Speed Rail project in Indonesia has encountered sustained obstacles from Indonesian society and brought about substantial delays under Indonesia's institutionalised responsive type.  相似文献   
603.
街道是道路的子集,但街道除了承担交通的功能以外还有诸多社会功能,是一个多功能的带状城市生活空间,是一个交往的场所川。现今我国很多街道过度强调“道”的流通功能而忽略了“街”的交往特征。文章试图从街道空间的使用主体——人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国内城市街道建设尺度的迷失和街道生活的缺失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以北京学院路为例,分析人性化街道空间尺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604.
广州市区部分主干道园林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广州市区6条主干道,共计有13种行道树,隶属9个科。行道树优势种明显,主要树种为小叶榕、大叶榕、毛麻楝和秋枫,乡土树种占53.85%。行道树下使用的灌木与草本植物有80种,其中以观叶类植物占绝对优势,观花的较少。依据广州亚热带城市的特点,提出了行道树建设中树种选择、配置方式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5.
花城大道地处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是20余年来广州城市主干道道路绿化发展的缩影。选取花城大道具代表性路段珠江公园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其道路绿化从几何式种植到疏林草地,以及“花”主题营造从利用观花乔木到形成多层次观花体系的变迁历程,并对比该路段与临近城市主干道的差异,总结出花城大道道路绿化视野开阔、考虑行人视线的特点,及其所特有的“乔木—灌木—时令花卉—宿根多年生地被”造景模式。以此为基础,得出应在道路绿化建设中贯彻低碳理念,通过长期探索打造高品质的特色道路绿化,政府、设计师、公众多方协同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