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8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基因型刺梨及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标记,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7个基因型及8个近缘种(类型)进行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6个随机引物可扩增出137条480bp到3.3kb大小的清晰。DNA片段,其中95条为多态性片段,为总数的69.3%;每个引物平均产生8.6条。由OPB-11、OPAF-16和OPW-02扩增的14条特异DNA片段,可有效地将普通刺梨7个基因型和无籽刺梨区分开来。基于遗传距离矩阵,采用IJPGMA法对15个供试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文中还就无籽刺梨及重瓣刺梨的可能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玫瑰新品种‘红灯’、‘串珠’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的嫩枝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激素种类、基质种类、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玫瑰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浓度对生根影响最大,其次是基质和激素种类,处理时间对生根的影响最小。最佳组合为:100mg/LIBA处理插穗5min,蛭石做基质。  相似文献   
23.
以庭院栽植的樱草蔷薇为材料,对种实与观赏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株间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最显著的特征是:果实颜色,1号树为蓝黑色,2号树为紫红色;种皮颜色,1号树为紫红色,而2号树则为黄褐色略带紫红色成分;种子重量,1号树为22.4 g,2号树为26.1 g.此外,1号树的果实具有较长的宿存期.  相似文献   
24.
研究黄刺玫嫩枝和硬枝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插穗条件的关系,以及外源激素对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何留木质基部的嫩枝插穗和摘去花 硬枝插穗其生根能力显著高于对照。外源激素的处理提高了插穗的生根能力,激素的混合应用,其最佳组合浓度IAA、6-BA、IBA分别为108.14mg/L、159.92mg/L、113.04mg/L。  相似文献   
25.
白木香离体培养及高频率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白木香Rosa banksiae var. Normalis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对栽培基质与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于白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S 2.0 mg·L-16-BA 0.1 mg·L-1NAA;MS 2.0 mg·L-16-BA 0.05 mg·L-1NAA作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率为5.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0.2 mg·L-1IBA 0.2 mg·L-1NAA;移栽基质为蛭石 珍珠岩 腐叶土(1:1:1)效果最好,成活率98%,且苗生长健壮.建立了白木香高效再生体系.表4参10  相似文献   
26.
刺梨有机酸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华明  刘明  杨曼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0):2094-2100
 【目的】明确刺梨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方法】以‘贵农5号’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分析刺梨有机酸组分以及不同器官内、果实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梨果实中主要含有苹果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组分和较高含量的抗坏血酸;不同器官有机酸含量分析发现,根主要含乳酸和酒石酸,茎和叶中乳酸含量较高,而花中主要积累琥珀酸。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机酸组分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抗坏血酸含量则一直呈增加态势;成熟果实内,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任一种有机酸组分,约占总酸量的67%;6种有机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3%)。研究还发现,不同贮藏温度对刺梨果实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从有机酸组分分析,刺梨是一种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果实类型,但抗坏血酸的含量高于所有有机酸组分的总量。这种高抗坏血酸含量特点是刺梨果实独特的营养标志。  相似文献   
27.
刺玫蔷薇茎中二氢槲皮素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贾斌  宋林平 《特产研究》2006,28(2):53-55
探索了从刺玫蔷薇茎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时间4个因素对二氢槲皮素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提取温度为30℃,丙酮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28.
以野生黄木香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建立了野生黄木香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利于野生黄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 S+A gNO33.0 m g/L+6-BA1.5 m g/L+NAA 0.5 m g/L+琼脂6.5 g/L+蔗糖30 g/L;以M S+A gNO33.0 m g/L+6-BA 1.5 m g/L+NAA0.05 m g/L+琼脂6.5 g/L+蔗糖30 g/L为增殖培养基时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5.5;黄木香高效的再生体系为1/2 M S+A gNO34.5 m g/L+IBA 0.2 m g/L+质量分数0.2%活性炭+琼脂4.0 g/L+蔗糖20 g/L,其生根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9.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经并时蒸馏萃取装置获得的多花蔷薇挥发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分析了白玫瑰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的的44化合物中,鉴定了41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64%。白玫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笨乙醇,含量高达86.53%,其次是丁香酚(4.75%)和香叶醇(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