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探讨疏枝和刻伤对山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适宜的整形修剪方式,为山莓的树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野生山莓2年生枝为试验对象,设置3种疏枝水平(不疏枝、疏除一级侧枝总数的1/5(轻度疏枝)和1/3(重度疏枝))和3种刻伤水平(不刻伤、对1/2(轻度刻伤)和全部(重度刻伤)一级侧枝基部进行刻伤)的二因素三水平交叉分组试验,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15株。在果熟期采集成熟果实,测定不同处理的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和果实有效成分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疏枝和刻伤的综合效应。【结果】与不疏枝、不刻伤的对照相比,山莓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在除轻度疏枝结合重度刻伤外的其余处理下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在除轻度刻伤外的其余处理下均显著增加;SOD活性在除重度刻伤外的其余处理下均显著增加;总黄酮含量在各处理下均显著增加;鞣花酸含量仅在重度刻伤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其余处理下均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在轻度疏枝结合轻度刻伤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其余处理下无显著改变;糖酸比和固酸比仅在轻度刻伤时显著增加,在其余处理下均显著降低;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总黄酮含量以及SOD活性在疏枝和刻伤后的最大增幅分别达到36.3%,36.4%,24.5%,66.3%,29.6%,30.4%和40.5%。相比于对照,疏枝和刻伤的8种组合均显著提高了山莓果实的综合品质,其中以重度疏枝结合轻度刻伤后得到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其总隶属函数值是对照的3.06倍。【结论】疏枝和刻伤技术均能提高山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疏除2年生枝上一级侧枝总数的1/3,同时对1/2一级侧枝基部上方进行刻伤后获得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可推荐使用于山莓栽培实践。  相似文献   
182.
Root and crown rot of raspberry (Rubus idaeus L.) was observed in a plantation at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small fruits in Kostinbrod, Bulgaria. Isolates ofPhytophthora spp. were obtained from diseased plants. Colony morphology, growth rates, features of asexual and sexual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and as a result twoPhytophthora species were identified:Phytophthora citricola Saw. andPhytophora citrophthora (R.E. Sm. & E.H. Sm.) Leonian. Their pathogenicity was confirmed in artificial inoculation experiments. The isozyme (-esterase) patterns ofP. citrophthora andP. citricola isolates from raspberry an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CBS, Baarn the Netherlands were compared, using micro-gel electrophoresis. Both species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thogens of raspberry in Bulgaria. This is only the second report in phytopathological literature ofP. citrophthora on raspberry, the first being from Chile [Latorre and Munoz, 1993].  相似文献   
183.
树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美国红树莓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莓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光合速率变化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照强度和湿度;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750 μmol·m-2·S-1 和21.4 μmol·m-2·S-1 。  相似文献   
184.
在民和脑山引种树莓,试验栽植了3个品种:ych1号、ych2号和北极1号,试验表明这几个品种适应性强,对灌溉条件要求不高,3个品种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5.
山莓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莓的人工驯化栽培及调查观测表明,山莓有自身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即结果树体均由地下茎萌发出的基生枝形成,故决定了山莓人工驯化栽培的科学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86.
对糖度为24%,26%,28%的样品发酵过程中的酒精度、pH值、糖度值和发酵结束后的色度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和感官评定对产品酒精度、口感、风味、色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终酒精含量随着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着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色度中CIE a*值、CIE b*值和CIE L*值都随着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感官评定结果,糖添加量为28%的山草莓果酒好于其它处理.从理化特性、感官特性的角度来看,山草莓糖添加量以28%为宜.  相似文献   
187.
Davies 《Plant pathology》2000,49(1):86-88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universal primers to sequences in the 16S rRNA gene, and group-specific primers to sequences in the 16S/23S spacer region, revealed two distinct phytoplasmas occurring in Rubus plants showing symptoms of rubus stunt. One phytoplasma appeared similar to phytoplasmas in the elm yellows group; the other appeared to fall into the X disease group. This finding was confirmed by RFLP analysis of PCR products. This is 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phytoplasmas from either of these groups occurring in the UK, and the first report of a phytoplasma belonging to the X disease group in Rubus .  相似文献   
188.
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慧  薛佳桢  孙京波 《北方园艺》2010,(22):125-127
以树莓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摸索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着重研究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结果表明:树莓组培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应在5月初,半木质化的带芽茎段为其理想的外植体材料,外植体灭菌用75%乙醇0.5 min2、%NaClO 15 min效果最好;分化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2 mg/L+GA36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2.0 mg/L+IBA 1.0 mg/L+活性炭0.5%;组培苗移栽基质以有机肥∶土∶蛭石=1∶1∶1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9.
蓬蘽叶中茶多酚的微波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董乐  林娈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120-123
以蓬藁叶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在微波辐射下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从篷蘽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蓬蘽叶中提取茶多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蓬蘽叶在40%乙醇溶液中料液比(W:V)1:10,提取功率320 W,提取时间60 s,微波浸提2次,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88.78%.  相似文献   
190.
推荐了若干优良悬钩子属种质资源.鲜食用资源:掌叶复盆子、山莓、栽秧泡、蓬藁、红泡刺藤、插田泡.果汁加工用资源:高梁泡.甜味剂资源:甜茶.观赏植物资源:玉山悬钩子、绢毛悬钩子.育种资源:盾叶莓、大乌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