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17篇
  163篇
综合类   384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干旱胁迫对长春花光合特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长春花的生长繁殖、光合特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测定不同土壤湿度下的长春花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及叶片数、株高、花数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55%~60%),其生理及形态方面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度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30%~35%),长春花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的同时,水分利用率明显升高,这表明长春花具有强抗旱性;中度干旱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40%~45%)使长春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蔗糖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大量积累提高了植株的渗透势,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992.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理化性质及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叶色突变材料的理化和农艺性状调查,为其作为育种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抽穗前对突变体K7231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及成熟后考种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K7231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抽穗前呈规律性变化;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株与其野生型株型一致,但产量较对照降低。[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该叶色突变体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3种不同耐寒番茄品系的生理特性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选育的3种不同耐寒番茄品系的耐寒指标及其生理特性。[方法]以3~4周的番茄幼苗为材料,通过实验室冷处理模拟外界环境条件,鉴定植株的存活及生长状况;研究植株离体叶片冷处理恢复后的形态变化并测定相对电导率,鉴定不同品系番茄植株的耐寒程度,分析电导率与存活率的相关性;测定冷胁迫条件下番茄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耐寒品系番茄生长4周的植株形态矮小,中等耐寒品系番茄形态略高,不耐寒品系最为高壮。-4℃条件下处理6h后,耐寒品系、中等耐寒品系、不耐寒品系番茄,平均存活率分别达63.33%、44.57%、1.23%。番茄离体叶片-4℃冷处理后,耐寒品系叶片卷缩程度较小,叶片颜色呈碧绿色;中等耐寒品系叶片颜色呈深绿色且卷缩程度较大;不耐寒品系叶片颜色呈深黑色,卷缩程度最大。耐寒品系90%以上的相对电导率在42.62%以下,不耐寒品系90%以上的电导率在62.67%以上,中等耐寒品系90%以上的电导率约为52.05%。不同品系番茄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差异显著,脯氨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冷处理条件下电导率与存活率存在一定相关性,植株耐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牛蒡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超声波-微波萃取法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蒸馏法比较;研究三氯乙酸法、鞣酸法与Sevage法去除牛蒡蛋白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微波功率300W,微波提取时间110s,其牛蒡多糖提取率比普通蒸馏法提高了1倍;鞣酸法除蛋白的效果较好。[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取方法,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95.
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试验结束时(硬度小于2.00 kg/cm2),可溶性单宁含量最低,为9.5 mg/L;不溶性单宁含量最大,为41.6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4.8%。[结论]随着柿果的软化,果实涩味变淡,甜度下降。  相似文献   
996.
水稻幼苗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与水稻抗瘟性的关系,本研究以抗病品种龙选9707(含Pi-b基因)、普粘7(含Pi-15(t)基因)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不含抗性基因)为材料,测定水稻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稻瘟病菌侵染初期与抗瘟性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水稻抗瘟性的表达,有利于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7.
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和辽豆15为材料,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接种后5、10、15、20、25、30 d取样,测定抗感品种接种与未接种根内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初步明确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根内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感病品种辽豆15,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辽豆15.  相似文献   
998.
以红里肥城桃为试验材料,使用4种纸袋和3种无纺布袋进行套袋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套袋对桃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和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糖酸含量在不同套袋处理之间有差异,单层外黄内黑纸袋、双层外黄内白纸袋对红里肥城桃果实含糖量有提升作用,除单层外黄内黑纸袋外的其他袋型都大幅提高了有机酸含量;套袋后降低了香气物质的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综合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物质的检测结果,单层外黄内黑纸袋是适合红里肥城桃果实套袋的袋型.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6种冬小麦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比较了越冬期和返青期冬小麦叶片中代谢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几种冬小麦在低温胁迫下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更显著.抗寒性较强的小偃6号和西农383积累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主要代谢物的能力较强,西农580和小偃22次之,84加97和陕农981较弱,该结果与冬小麦耐寒性强弱一致.研究表明冬小麦抗寒性与相关代谢物的积累相关,通过对这些代谢物质的检测可以为冬小麦的引种、育种及抗寒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替考拉宁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替考拉宁发酵工艺,提高其发酵水平,考察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及部分氨基酸对发酵水平的影响。通过测定替考拉宁发酵生长、代谢曲线及分析替考拉宁的结构式,在对发酵特性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增加1%的淀粉量可在提高效价的基础上同时将残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将1%的淀粉液化后在自控罐上进行流加实验,在平衡期进行补糖,可以使发酵水平提高35%以上;摇瓶实验表明在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可以使发酵水平提高16%~25%。发酵培养基中淀粉量及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对发酵水平影响较大,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补糖及添加氨基酸可大大提高发酵水平,这为降低发酵成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