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7篇
  1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及子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单566为试材,2017年进行基质育苗,长至5叶1心进行剪叶、断根处理,剪叶处理设置0、15%、30%3个水平,断根处理设置未断根与断根2个水平,7月1日移栽至大田。结果表明,在剪叶15%处理下,叶片、茎秆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子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果穗的穗粗和千粒重也显著上升。同时,剪叶断根显著降低了吐丝至成熟期叶片、茎秆中干物质转运率及子粒贡献率,使得干物质积累量减少。随着剪叶面积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断根造成的不良影响。移栽玉米进行源调节后,对子粒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含量的效应不同,子粒脂肪含量不易受源库关系改变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在苗期移栽后减少15%叶源时达到最大;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会显著降低子粒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百分含量。淀粉百分含量表现在苗期移栽后减少15%叶源和根源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2.
杂种小麦源库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王树安  王纪华 《作物学报》1994,20(4):426-431
对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包括杂种小麦亲本)的比较研究表明:杂种小麦在顶部二叶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累积蒸腾量、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光全有效叶面积上显著优于普通小麦、叶源量高出30.22%。杂种小麦籽粒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发育各时期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但杂种小麦的叶鞘、茎干重  相似文献   
23.
A principal challenge of species conservation 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habitat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long-term persistence or recovery of imperiled species. However, many commonly used approaches to identify important habitats do not provide direct insight into the contribution of those habitats to population persistence. To assess how habitats contribute to overall population viability and characterize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a spatially-explicit population viability model was used to integrate a species occurrence model with habitat quality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o simulate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Ord’s kangaroo rat (Dipodomys ordii) in Alberta, Canada. Long-term productivity (births-deaths) in each patch was simulated and iterative patch remov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generate estimates of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habitat types to overall population viability.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atural dune habitats are crucial for population viability, while disturbed/human-created habitats make a minor contribution to population persistence.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habitats currently available to Ord’s kangaroo rats in Alberta are unlikely to support long-term persistence. Our approach was useful for identifying habitats that did not contribute to population viability. A large proportion of habitat (39%) represented sinks and their removal increased estimated population viability. The integration of population dynamics with habitat quality and occurrence data can be invaluable when assessing critical habitat, 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ith variable habitat quality. Approaches that do not incorporate population dynamics may undermine conservation efforts by under- or over-estimating the value of habitats, erroneously protecting sink habitats, or failing to prioritize key source habitats.  相似文献   
24.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03,自引:19,他引:184  
用 Richards 方程 W=A/(1+Be~(-kt))1/N 配合农垦57号、汕优63号等6个品种(含杂种)强、弱势粒的籽粒增重资料。依弱势粒配得方程的 N 值,将此6个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状况分为两个类型,即:01的异步灌浆型。并据籽粒生长速率曲线的两个拐点,将籽粒灌浆过程划分为:前,中(盛)、后(至90%A 止)3个期。同时导出:起始生长势 Ro=K/N,生  相似文献   
25.
种植密度和施N时期对不同穗型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群体源库特性受品种遗传力控制较小,而受栽培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栽培措施是调节水稻源库关系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密度和施N时期对穗重型水稻垦稻12和穗数型水稻垦稻17源库关系的影响发现,N肥后移对两个品种分蘖成穗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密度下穗重型水稻垦稻12在D2处理下分蘖成穗率最高,而穗数型水稻垦稻17则在D3处理下表现较好。在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上,穗数型品种在生育后期比穗重型品种具有更高的LAI,N肥适当后移有利于增加最大LAI和成熟期LAI,垦稻12和垦稻17LAI最适的密度分别为D2和D3处理。在粒叶比上,穗重型的垦稻12明显高于穗数型的垦稻17,垦稻12在D2密度下,垦稻17在D3密度下,N4处理最有利于二者粒叶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
小麦胚乳充实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剪叶去穗试验探讨了小麦籽粒从乳熟始到面团期不同小穗位、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的容积扩充和物质填充特性以及源库改变对不同小穗位、不同粒位籽粒胚乳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部位相同粒数的小穗间,下部小穗籽粒胚乳的容积扩充量和物质填充量大于上部小穗同一粒位;不同类型小穗的相同粒位间,3粒小穗大于2粒小穗,2粒小穗又大于1粒小穗;同一小穗不同粒位间,3粒小穗的第2粒位最大,基部粒位次之,最上粒位最少;2粒小穗相应粒位的籽粒胚乳相差不大;胚乳充实量大的小穗位、粒位,更突出表现在胚乳的容积扩充量上,这导致胚乳充实比的下降,相反则导致上升。(2)剪叶去穗后,籽粒胚乳的各种参数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去穗处理籽粒胚乳容积扩充量和物质填充量均变大,但胚乳充实比变小;剪叶处理籽粒胚乳,与上面各种参数的变化相反。这是因为容积扩充量更为敏感,变化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7.
种植密度、氮肥和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为阐明种植密度、氮肥和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6个玉米品种,在两种密度(45 000株 hm-2和75 000株 hm-2)、两种施氮水平(纯氮112.5 kg hm-2和337.5 kg hm-2)和两种水分(前期干旱控水和正常灌水)处理下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玉米源库性状的主要生理参数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在环境压力较小时(低密度、高氮和正常灌水),玉米品种间籽粒产量、源性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和群体源供应能力)、库性状(群体库容量)、源库协调性状(群体库源比值、籽粒灌浆速率和收获指数)以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吐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而逆境胁迫下(高密度、低氮和干旱),差异较大。环境压力较大时(高密度、低氮和干旱),叶面积指数、群体源供应能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吐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库容量和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在玉米品种产量改良中要强化逆境人工选择,以适应自然选择,改善玉米品种逆境下的群体源库性状,增强吐丝期至成熟期叶片的光合生产效率,强源促库,提高逆境下的生产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8.
以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高产栽培大田为材料,结荚初期人工摘除50%叶片、摘除50%果针,以不进行处理的作对照.在处理后前期,摘叶处理虽然单叶光合速率上升,LAI增长速率增大,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但是叶绿素降解加快,含量下降,衰老加快而形成早衰现象,物质积累少,单果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低于对照.摘除果针处理单叶光合速率虽有降低,但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明显延缓植株衰老,LAI一直处于高水平,物质积累量大,荚果充实好,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对照和摘叶处理.这一结果可以解释化控过度、地膜覆盖结果过早过多、旱薄地营养生长不良及营养生长较弱的品种容易早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9.
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田间微区和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苏薯16(半直立株型)和苏薯11(匍匐株型)生长前期(0~30 d)、中期(30~60 d)和后期(60~120 d)根系形态、单株薯数、叶面积指数、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T/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施氮对甘薯茎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生长前期,低量施氮对根系生长和分化有促进作用,而适量和高量施氮则表现显著抑制作用,并使30 d时单株薯数显著降低29.3%~36.6%或1.3~2.0个(P0.05),但同一甘薯品种、不同施氮处理的单株薯数在生长中期之后又趋于一致。生长中期,适量和过量施氮可显著促进源库规模的发展,并使甘薯茎叶生物量增加量分别显著提高35.5%~48.9%和73.4%~79.8%(P0.05),叶面积指数迅速达到4左右,而对根生物量增加量无显著影响(P0.05)。生长后期,施氮过多时(N32处理)茎叶鲜重持续增加,到收获时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达4.9~5.6和1.50~1.51,显著高于适量施氮处理时的3.3~3.5和0.58~0.64(P0.05);施氮过少时(N30处理)则反之,收获时不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为1.6~1.9和0.36~0.42,其中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适量施氮处理(P0.05);不同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差异越来越大,适量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218~345 g)显著高于不施氮(181~262 g)和过量施氮处理(160~285 g,P0.05),所以适量施氮处理的最终单株块根产量(1.02~1.20 kg)也高于不施氮处理(0.88~0.91 kg)和过量施氮处理(0.79~0.87 kg,P0.05)。表明,移栽前一次性基施氮的条件下,不施或少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源库关系的提早建立,适量或过量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中期源库关系的发展,而仅有适量施氮有利于维持甘薯生长后期的源库平衡。  相似文献   
30.
亚种间杂交水稻结实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不同组合、不同部位的结实率差异,空、秕粒形成的生理原因等方面,对亚种间杂交稻的结实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综合提出了提高亚种间组合结实率的技术途径;最后评述了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特性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