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96篇
基础科学   55篇
  266篇
综合类   1490篇
农作物   2373篇
水产渔业   615篇
畜牧兽医   70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豆不同亲本正反交后代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对大豆不同亲本正、反交F3、BC1F2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F3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值偏向于母本,广义遗传力的大小与母本值关系密切,母本值高的组合F3广义遗传力明显高于母本值低的组合,各组合正、反交F3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异度与母本值也相关,母本值高的组合F3变异度大于母本值低的组合;BC1F2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表现与组合的父母本和回交亲本的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2.
播期对大豆开花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洁敏  杨方人 《大豆科学》1998,17(3):225-230
通过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结英规律的调查,建立了大豆开花模式,结果表明,在大豆开放小花数量累积的概率与开花日序呈对数函数关系。回归模型为:YP=A+B.Lnx;确定了不同播种时期处理的,“有效花期”范围;分析表明“有效花期”较长,落花落英率较小,产量罗高。“有效花期”长短与结英率及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3.
高蛋白大豆品种食心虫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份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食心虫抗性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交7607、九农20表现为高抗(受害粒率1.59%~1.64%),吉小粒7号、长农15、九农21表现为抗虫(受害粒率2.14%~2.55%),黑农48表现为感虫(受害粒率7.29%),黑农38、吉育47表现为中抗(受害粒率4.26%-5.22%)。大豆荚熟色越深的品种表现出的抗性越强。蛋白质含量与抗性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4.
田媛媛  黄俊彦 《大豆科学》2008,27(1):154-157
大豆油油墨采用了可再生的大豆油作为原料,大大节省了全球石油资源,具有鲜明的环境保护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印刷生产中,使油墨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程度,符合了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造福全人类的一项先进技术.本文介绍了环保型大豆油油墨的特点、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5.
选取150只健康乌苏里幼貉(Nyctereutes ussurienusis Matschie),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各试验组按25%、50%、75%、100%比例用膨化大豆替代鱼粉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对针、绒毛的长度、粗细和皮板长度等反映毛皮质量各项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得出:彭化大豆代替鱼粉能满足乌苏里貉冬毛生长的需要,不影响乌苏里貉毛皮质量.  相似文献   
96.
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体系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分析,指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发展大豆产业化体系的具体措施,对于本区乃至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套算法评定不同来源菜籽粕的鹅代谢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方法】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00日龄成年公鹅30只,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4种菜籽粕分别由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及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盐城市本地生产的油菜籽榨油而成。采用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强饲量80 g,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以4种菜籽粕替代30%基础饲粮,试验Ⅴ组强饲基础饲料,并收集内源粪便,做内源校正。【结果】①4种菜籽粕中的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总磷(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7.48 MJ/kg、88.95%、42.22%、2.47%、7.93%、22.42%、37.81%、0.83%和1.09%。②鹅对4种菜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12.27和13.05 MJ/kg,且AME、TME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鹅对4种菜籽粕CP真利用率平均值为44.84%,对DM、EE、Ash、ADF、NDF、Ca和TP的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70.71%、76.48%、38.07%、43.31%、51.67%、46.09%和48.99%,其中,CP、DM、EE和NDF利用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菜籽粕营养成分丰富,其代谢能与豆粕、麦麸等接近;鹅对菜籽粕EE、NDF、Ca、TP利用率较高,但对CP利用率较低。鹅对不同地区菜籽粕的代谢能、CP、DM和NDF利用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试验Ⅰ组的AME、TME高于其他3组,试验Ⅳ组的CP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98.
To optimize biomass and crude protein (CP) production for leucaena (Leucaena leucocephala) in southern Texas,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with treatment combinations of three levels of phosphorus (P) , two levels of Mg and two levels of soluble trace element mixture (STEM). The P was banded in the soil while the Mg and micronutrient blend were applied to the foliage. A combination of P (22 kg ha-1), Mg and STEM fertiliz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iomass from 2555 kg ha-1 to 3028 kg ha-1. This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leaf CP from 27.9% to 31.0%. P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leaf P,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f nitrogen (N) and leaf copper (Cu). A foliar spray of M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f N, P, and Cu. A foliar spray of a complete micronutrient blend increased leaf Cu. Biomass production w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decreasing order) with leaf Cu, N, and Mg and negatively with Zn. Leaf 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P and calcium. The critical tissue concentrations (CTC) (where 90% of predicted maximum leaf protein was obtained) were 0.18% and 4.49 mg kg-1 for leaf P and Cu, respectivel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9.
为充分利用病死动物尸体资源,以病死畜禽经高温发酵法无害化所得肉骨粉为原料,经萃取剂去除油脂后,分别在无微波和有微波辅助下经硫酸水解获得含氨基酸水解液,筛选水解最优条件,并进行最优条件下水解前后物料中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物料平衡及其在水解产物中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剂为正己烷,在固液比1∶10,油脂萃取率达100%,萃取剂回收率达97.06%;常规硫酸水解肉骨粉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固液比1∶4、温度90 ℃、水解时间7 h,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3.4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42.63%;微波辅助硫酸水解肉骨粉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 550 W、硫酸浓度5.0 mol/L、水解时间60 min,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0.1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82.13%;2种工艺在最佳条件下,各元素在水解液相和固相残渣的分布差异不大,其中N、P、K、Fe、Cu、Zn元素有66%~93%分布在水解液中,Ca、Mg、Mn元素32%以上分布在残渣中,而重金属元素Pb、Cr、Cd超过58%进入水解液,但未超出相关肥料产品农业行业标准限值。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显著提高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转化率并缩短水解时间,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大部分进入液相,在制作氨基酸水解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
大豆品种(系)间耐光氧化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光氧化筛选压下,测定了242份大豆品种(系)间耐光氧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间耐光氧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R3、R5、R6期耐光氧化变异系数,分别为31%、30%、27%,全距为4级.大豆品种(系)耐光氧化程度与其产量呈明显正相关;同时筛选出哈03-4113、哈04-3208等8个耐光氧化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