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林业   233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54篇
  897篇
综合类   1377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531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0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田间土壤中收集并分离获得野生菌株,进行菌体、伴孢晶体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其对玉米螟及水稻二化螟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阳性,产生的伴孢晶体形状多为不规则形。16S rDNA序列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属的BMB 171同源性达99%,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命名为JN002。该菌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高毒力,对水稻二化螟毒性不及玉米螟,对黏虫几乎无毒力。该菌株是1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强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同时也具备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潜力。  相似文献   
72.
73.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74.
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东北寒区玉米秸秆的分解效率,突破低温的瓶颈,探讨了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及其微生物多样性.通过pH、玉米秸秆的减重、木质纤维素的含量、酶活性、有机酸含量等指标评价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采用变性凝胶电泳(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pH先下降后回升至接近初...  相似文献   
75.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isolate and screen the microorganisms from the soil where chicken feathers were piled for a long time and identify them bi...  相似文献   
76.
Defining the validity of a biochemical index of soil qual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native soils of Galicia (NW Spain) exhibit a biochemical equilibrium such that total soil N is a function of five bi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microbial biomass C, mineralized N, phosphomonoesterase, β-glucosidase and urease activiti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ratio of the total N calculated from bio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Nc) and the total N as measured by the Kjeldahl method (Nk; Nc/Nk) can be used as an index of soil quality, we determined these variables and consequently the ratio in three kinds of disturbed soils: an artificially Cu-contaminated soil, two lignite mine soils, and a number of arable soils. In none of the studied soils did the individual biochemical parameters respond consistently 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quality, but in all cases soil degradation was reflected by the Nc/Nk value, which differed more or less markedly from 100%. Nc/Nk can therefore be used for the rapid evaluation of soil degradation, since it distinguishes among biochemically balanced soils, soils in a transient state of high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ctivity and degraded soils. It can also serve a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rapid calc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dose" (ED50) of soil pollutants. The use of Nc/Nk as an objective index of the biochemical quality of soils is recommended. Received: 20 December 1998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在实验室模拟土壤淹水条件下,研究微生物对久效磷残留及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经灭菌的土壤中,久效磷及其降解物的消失比在灭菌土壤中快,相应的回归方程为C_WT=5.4502e~(-0.0254)t,C_YT=5.8509—0.0423t,残留半衰期分别为27.3和69.2天。久效磷在淹水土壤中降解为甲醇可抽提态和不可抽提态残留物,对甲醇可抽提态残留物经TLC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降解物为磷酸三酯、N-去甲基久效磷、O,O-二甲基乙烯基磷酸酯,0-去甲基久效磷,以及O,C-去甲基久效磷,但主要为磷酸三酯,其含量由母液中的5%增加到28—83%,这种降解过程,在未灭菌土壤中比在灭菌土壤中快。  相似文献   
78.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内在性质的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永强  俞劲炎 《土壤通报》2004,35(2):149-151
对六个不同利用方式的红壤退化试验小区的理化、生物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容重增加,孔度减小,结构性变差;从常绿阔叶林→草地→裸露地,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量及其酶活性也都随之下降,而CEC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变化却不稳定。  相似文献   
79.
银杏脱壳的有限元受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该文提出了银杏的几何模型和破壳受力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银杏在各种施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施力方向与施力方式,从而对脱壳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朱波  陈实  游祥  彭奎  张先婉 《土壤学报》2002,39(5):743-749
常规耕作的水土流失造成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化、土壤养分贫瘠化、土壤干旱化及土壤结构劣化等土壤肥力退化问题。 1 984~ 1 996年长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聚土免耕通过垄沟网状结构可保持水土 ,其多年平均径流与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65 7.7m3hm- 2 和5 30 .0tkm- 2 ,而常规耕作的相应值分别为 1 75 4 .0m3hm- 2 和 31 2 2 .0tkm- 2 ,通过聚土与改土结合 ,聚土免耕活土层厚度平均增加 1 1 .8cm ,聚土免耕耕作技术还通过垄沟强化培肥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有机质及N、P、K含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恢复土壤肥力。聚土免耕作物产量比平作高 1 5 %~ 30 %。 1 996~ 1 998年秸秆覆盖实验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改善并维持土壤结构。聚土免耕与秸秆覆盖结合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土壤结构形成与维护 ,是紫色土退化旱地肥力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