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21篇
  52篇
综合类   214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吴海晶  耿莉娜  周泽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17-12019,12095
随着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糖蛋白已成为众多研究的中心.糖蛋白的糖链结构直接影响其功能,因此糖蛋白中糖链的结构研究成为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糖蛋白研究的基本策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且简要概括了近年来微孢子虫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3.
以‘龙园蜜李’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李子生长过程中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其相关性分析,发现:李子在坐果初期,转化酶活性旺盛,蔗糖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转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蔗糖含量逐渐上升。相关性分析得出,蔗糖含量与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呈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性,而与转化酶活性呈现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新疆伊犁地区甜菜蛇眼病病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甜菜蛇眼病发病较普遍,发病适期为7月初至8月中旬,发病率一般为15%~25%,没有流行病特征。蛇眼病菌主要侵染制种甜菜,对甜菜块根产量的影响在10%以内。防治措施以切断种子带菌传播源为主。  相似文献   
55.
人参种子需经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在整个胚后熟期间,每粒种子总核酸、RNA量逐渐增加,DNA含量逐渐下降、类脂、总糖,淀粉含量也逐渐下降,胚缓慢增长。经激素处理后、总核酸,RNA量在形态后熟阶段快速增加,胚率迅速增长。在生理后熟期,出现一个淀粉的含量高峰,随后出现一个还原性糖的含量高峰,因此,认为生理后熟的作用可能是为种子萌发积累能量。  相似文献   
56.
用纸层析法和比色法分离测定了几种沙生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多糖含量、日变化及失水50%时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沙冬青、白刺、霸王、籽高和猫头刺白天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分别为16%、8%、14%、11%,5%.前三种植物多糖最高含量分别为5.6%、7.6%、7.5%,其日进程与可溶性糖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叶片失水50%时,白刺多糖增加1.31倍,霸王1.21倍,沙冬青0.44倍.这表明:某些沙生植物主要靠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适应干旱;有的则以增加多糖含量以增强胶体保水能力忍耐干旱;另一些植物则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57.
以设施栽培的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喷施KH2PO4处理对油桃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KH2PO4处理,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增加,蔗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成熟期三种糖含量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果实着色前KH2PO4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中蔗糖含量,但对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影响。幼果期和着色前喷施KH2PO4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说明KH2PO4处理是通过全面提高果实中蔗糖代谢酶活性,起到提高库强作用,从而增加果实含糖量。  相似文献   
58.
59.
The addition of sugar beet to soils as a source of C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availability of easily utilizable C (glucose), which in turn markedly increased numbers of soil bacteria and of the yeast Williopsis californica. Nitrification, P solubilization, urea hydrolysis (and the subsequent nitrification of liberated NH inf4 sup+ ) were stimulated by this amendment. The stimulation of nitrification may have been a result of increased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In contrast,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phate in So-amended soils declined following amendment, presumably as the result of enhanced S immobilization.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amylase, aryl sulphatase, invertase, 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 and urease were all stimulated by the sugar beet amend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gar beet amendment could be used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release of plant-available ions from fertilizers such as insoluble phosphates. Problems may arise, however, from a subsequent increase in nitrification and reduced sulphate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60.
 对山桃和栽培桃品种杂交后代 10 7个个体 (分成 2 2个毛桃和 85个油桃 ,或 75个白肉桃和 3 2个黄肉桃 )的果实糖酸含量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占总可溶性糖的 65%左右和总酸含量的 50 %。油桃各基因型的蔗糖、果糖、山梨糖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奎宁酸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毛桃 ,而毛桃和油桃基因型之间的苹果酸、柠檬酸、总酸平均含量及糖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有毛桃和油桃基因型的莽草酸含量都很低 ,为 0 .0 11~ 0 .0 46meq·10 0g- 1FW。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正相关 (r =0 .63 ) ,蔗糖、葡萄糖、果糖分别与山梨糖醇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 ,且苹果酸与蔗糖、山梨糖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毛桃的平均单果重显著大于油桃 ,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与果实的大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此外 ,盛花后果实发育天数影响果实内糖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