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 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研究了投喂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初孵仔鱼CYP19ADMRT1基因表达以及性腺的组织学变化, 以期进一步了解P450芳香化酶(P450arom)在鱼类早期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 对照组样品CYP19ADMRT1表达显示性二态, 雌性表达CYP19A基因, 雄性表达DMRT1基因。LE处理组在性别分化期间, 雄性样品单一表达DMRT1, 雌性样品则同时表达CYP19ADMRT1qRT-PCR结果显示: LE处理组雌性仔鱼CYP19A基因表达被显著抑; 虽然在仔鱼出膜后22 d(dph)的表达水平高于9 dph, 但仅为同日对照组的2.11%LE处理组雌性样品22 dphDMRT1基因表达量上调, 150 dph时达对照组雄性水平。55 dph的性腺组织学结果表明, LE处理可导致暗纹东方鲀稚鱼原始卵巢退化, 并向功能性精巢发育。150 dphLE处理组性腺均为精巢, 并与对照组精巢发育同步。结论认为, 暗纹东方鲀性腺分化期间P450arom是卵巢形成和维持发育所必须的, 抑制P450arom活性可导致雌性暗纹东方鲀发生雄性化逆转。

  相似文献   
72.
配制6种不同糖/脂肪比例(CHO∶L分别为4.29、2.79、1.86、1.19、0.73和0.4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幼鱼[初始体重为(11.2 ± 0.5) g] 60 d,探讨饲料中糖与脂肪比例对其生长、饲料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和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饲料中CHO∶L降低,暗纹东方鲀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CHO∶L为1.86时达最大,显著高于CHO∶L为0.41、0.73和4.29时的值(P<0.05)。血浆甘油三酯和肝脏脂肪含量随CHO∶L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而血糖和肝糖原含量随CHO∶L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中CHO∶L降低,肝脏脂肪酶和脂肪合成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CHO∶L为1.19和1.86时活性最高。CHO∶L为1.86-4.29时PK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CHO:L为0.41和0.73时,AM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P<0.05),而PEPCK活性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饲料中CHO∶L对暗纹东方鲀存活率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用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拟合SGR、PER、FE和CHO∶L的关系,得到暗纹东方鲀幼鱼饲料中CHO∶L的适宜范围为2.01~2.16,且其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要高于脂肪。  相似文献   
73.
随机采集体长18~20cm、体重200~250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44尾,解剖观察并记录性腺组织外观,然后利用组织切片技术鉴定个体的性别。结果表明:性腺为细长条状且呈乳白色的个体为雄性个体,而性腺为袋状且呈淡红色的个体为雌性个体,且样本群体中的雌雄性别比例为1∶1。本研究结果为通过性腺外观形状和颜色即可准确鉴定体长为20cm左右的红鳍东方鲀的性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野生及人工养殖暗纹东方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暗纹东方的营养学价值,并对其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野生及人工养殖暗纹东方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野生暗纹东方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养殖暗纹东方。野生与养殖暗纹东方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17.59%和14.44%(干重百分比),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2和40,其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暗纹东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结论]野生及养殖暗纹东方肌肉均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食品,而野生暗纹东方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要高于养殖暗纹东方。  相似文献   
75.
利用SSR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菊黄东方鲀的人工选育群体(SH)和野生群体(YS)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联合分析。SSR分析的结果显示,14个微卫星位点总共获得了146个等位基因,选育和野生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30 0和0.832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05 1和0.813 6;ISSR结果显示,选育和野生群体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67 2和0.282 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07 2和0.425 6,表明菊黄东方鲀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低于野生群体。此外,两种分子标记遗传分化的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分别为0.061 9(SSR)和0.061 5(ISSR),表明两个群体已经产生了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综上,本单位菊黄东方鲀的人工选育群体仍然具有相对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以供进一步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索杂交东方鲀(菊黄♀×暗纹♂)胚胎孵化和早期仔鱼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盐度条件,比较其在0、5‰、10‰、15‰、20‰、25‰、30‰、35‰、40‰、45‰等10个盐度梯度下,杂交东方鲀的受精卵发育和仔鱼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杂交东方鲀受精卵在5‰~45‰盐度范围内均可孵化,适宜盐度为15‰~35‰,孵出期(y)与孵化时间(x)的存在着非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245.366+15.543x-0.048x2(R2=0.911)。仔鱼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5‰~30‰,在该范围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东方鲀受精卵发育与仔鱼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5‰~30‰,在该盐度范围内,杂交东方鲀能正常的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enrofloxacin in Takifugu flavidus at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10‰, 20‰ and 30‰). The concentrations of enrofloxacin in plasma and tissues (kidney, liver and muscle) of T. flavidus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0 mg kg?1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using HPLC. The parameters of pharmacokinetics were calculated using non‐compartmental model based on statistic moment theory.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of enrofloxacin were higher and Tmax values in plasma, liver and muscle tissues of T. flavidus were lower at the salinity of 20‰ and 30‰ than that of 10‰, except the kidney tissue. These demonstrated the absorption of enrofloxacin was more quickly and more quantity at the high salinity.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t1/2z) of enrofloxacin in the plasma (45.22, 69.91 and 95.45 h)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in salinity. And the t1/2z values of enrofloxacin in liver (76.44, 44.21 and 33.48 h) and kidney (212.16, 157.43 and 35.61 h) both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 in salinity, indicating the elimination of enrofloxacin was faster in liver and kidney but slower in plasma at the high salinity. The content of enrofloxacin in liver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in salinity, suggesting that salinity affects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sm in T. flavidus. In addition, the AUC0–∞ data of enrofloxacin (kidney > plasma > liver > muscle) at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were essentially consistent, and AUC0–∞ data of kidney were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alinity, supporting that the kidney was the main organ and the role of extent of kidney on excretion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相似文献   
78.
水温、盐度和溶氧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查水温、盐度和溶氧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其在不同水温[15.2、20.2、25.6(对照)和30.4℃]、盐度[0、10、20、32(对照)和40]和溶氧[2.14、4.10、5.81和7.36 mg/L(对照)]条件下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结果表明,水温和溶氧含量均显著影响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P0.01)。随水温和溶氧含量升高,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均逐渐增加。水温(T,℃)与临界游速(U_(crit),cm/s)和最大游速(U_(max),cm/s)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U_(crit)=-0.095T 2+5.450T-47.79,R~2=0.995(P0.01)和U_(max)=-0.018T 2+2.204 T-12.27,R~2=0.981(P0.01)。溶氧含量(DO,mg/L)与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也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U_(crit)=0.230DO2+1.561DO+5.84,R~2=0.995(P0.01)和U_(max)=-0.806 DO2+11.10DO-3.919,R~2=0.985(P0.01)。不同盐度下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低温和缺氧会降低红鳍东方鲀放流苗种的游泳能力,进而降低其放流后的捕食成功率,提高被捕食概率。  相似文献   
79.
针对3个暗纹东方鲀养殖群体,采用21对微卫星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成功扩增出具有一定多态性片段的微卫星位点共19个。共得到125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11,平均值为6.5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7.8,平均值为4.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156-1.00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9-0.8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3-0.858。广州、上海、江苏3个群体的PIC由小到大依次为0.588、0.633、0.655,三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分别为0.048、0.062、0.076,平均值为0.081,表明三群体间发生了小程度的遗传分化。三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UPGAM分析显示,广州和上海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0.351),广州和江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0.204),聚类分析显示,广州群体和江苏群体聚为一类,上海群体为一类。研究结果基本符合养殖群体的养殖环境,也表明3个养殖群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特别是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作为选育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80.
为了比较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红鳍东方鲀雌、雄群体的17个比例性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贡献率分别为46.776%、27.668%和7.122%,3个主成分累积的贡献率为81.566%,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变量对判别函数的贡献大小,筛选出两个比例性状,即体宽/体长、体周长2/体长,利用这两个性状建立起红鳍东方鲍的雌、雄判别模型,对雌、雄共72个个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1.9%;T检验结果显示,体宽/体长在红鳍东方鲍两性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周长2/体长在红鳍东方鲍两性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雄性与雌性相比,体形较宽,体周长2较长.红鳍东方鲀雌、雄的形态差异为繁育和选育过程中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