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8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1433篇
林业   1086篇
农学   3130篇
基础科学   118篇
  1822篇
综合类   8302篇
农作物   2210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906篇
园艺   1147篇
植物保护   63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541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494篇
  2011年   1433篇
  2010年   1128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163篇
  2007年   1211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研究确立了乙腈为分散萃取溶剂,以羧基化双壁碳纳米管(DWCNTs-COOH)和石墨化碳黑(GCB)为基质分散材料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样品中噻虫胺残留基质分散萃取前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了乙腈等度洗脱的HPLC残留样品外标定量方法。结果表明,优化色谱条件下,噻虫胺标准样品的色谱保留时间为6.258 min,在0.05~100 mg/L范围内与对应色谱峰积分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回归方程为y=4.948 2x-1.316 9(R~2=0.999 7),噻虫胺在菠菜样品中0.1、0.5和5.0 mg/kg 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5%以上,各添加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该色谱条件下仪器检出限为0.052 7μg/L,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0.015 mg/kg。表明该残留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样品检测方法简便、高效、经济、可靠,可满足噻虫胺在菠菜中的残留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2.
113.
陆地棉ZF-HD蛋白的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F-HD(Zinc finger-homeodomain)蛋白属于同源异型盒蛋白家族,在动植物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研究陆地棉标准系TM-1基因组中ZF-HD蛋白的数目、亚细胞定位、染色体分布、基序、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情况。TM-1中共有35个Gh ZHD蛋白成员,且大部分成员定位到细胞核内;分布在20条染色体和2条Scaffold上,且具有11对直系同源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TM-1基因组中的ZF-HD蛋白大致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间具有类似的基序类型和排列顺序;大部分Gh ZHD基因在胚珠和纤维组织中表达,还有部分基因在根、茎、花、蕾和分生区中表达,在叶和愈伤组织中表达的基因最少。  相似文献   
114.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优良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为了研究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叶片半卷曲的卷叶突变体(roll leaf mutant,命名为rlm1),突变体rlm1主要特征为成熟叶片沿中脉向内卷,叶片最终卷成直立半圆筒状,叶片卷曲度达0.64,叶片直立参数达95,且光合效率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图位克隆技术,确定突变体rlm1突变位点位于LOC_Os03g06654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LOC_Os03g06654基因编码黄素单氧化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RT-PCR表达分析表明LOC_Os03g06654基因因T-DNA插入而导致完全失活。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卷叶基因Os COW1(Constitutively Wilted 1)为等位基因,而且突变体rlm1所表现的农艺性状均佳,可期待利用该突变体进行高光合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15.
为获得丰富的艾纳香内生真菌资源,筛选出抗性生防菌株,用于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通过水琼脂法对海南产艾纳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艾纳香内生真菌对植物炭疽菌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9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7属,45种,其中优势菌属为DiaportheParaphomaEctophomaPenicilliumTalaromycesHypoxylonPhomopsisColletotrichumFusarium。抗细菌活性结果显示,ClonostachysFusariumDiapothe属活性较强。抗炭疽病菌试验显示,TalaromycesEctophomaPenicillium属活性较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海南产艾纳香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查,获得的活性菌株可作为微生物源菌剂开发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6.
邹毅  方基胜  高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6,(16):4193-4197
为比较制造橡木桶用木材的微观结构特征,选用10种橡木(Querc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橡木的导管、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分析常见橡木的共性与个性。结果表明,栓皮栎(Q.variabilis Bl.)导管内侵填体较少,液体流透性比较高;美国红橡(Q.rubra L.)管孔较大,与外界的空气接触过多,二者均不适合制造橡木桶。夏橡(Q.robur L.)、卢浮橡(Q.sessiliflora Salisb)、孚日橡(Q.pendunculata L.)、无梗花橡[Q.petraea(Matt.)Liebl.]、星毛橡(Q.stellata Wangenh)、美洲白橡(Q.alba L.)、沼生白橡(Q.bicolor Willd.)、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ex Ledeb)这8种橡木适合制造橡木桶,其共同特征是有合适的管孔大小,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与外界空气发生微氧反应;有丰富的侵填体,可以堵塞橡木桶内壁管孔,降低气体和液体在木材中的渗透性,从而保证陈酿过程中酒的口感。10种橡木的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无明显区别。为此,橡木的导管大小和侵填体多少是判定是否适合制造橡木桶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7.
在300 mmol/L Na Cl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水杨酸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水杨酸处理的豇豆幼苗株高、茎粗明显提高,促进了幼苗的形态构建。并且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显著或明显降低;水杨酸在适宜的施用浓度范围内能够缓解豇豆幼苗的盐害症状,提高抗盐能力,对豇豆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水杨酸的处理浓度为100~150 mg/L时,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8.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新品种宁杂1818为试验材料,以秦优7号为对照,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宁杂1818的植株长势和产量变化,旨在为深入了解宁杂1818的生长特性,建立宁杂181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对全国葶苈子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开展评价,为优质葶苈子药材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网络资料查阅和实地采集,收集了葶苈子药材共839个样点信息,其中播娘蒿430个样点,独行菜409个样点,综合55个生态因子,应用GIS和Maxent模型分析葶苈子药材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建立的Maxent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训练集和验证集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影响全国葶苈子药材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降雨、温度、海拔、酸碱度、植被类型、土壤亚类等;全国内中药葶苈子最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南部、四川西部等地。对葶苈子分布区进行了生长等级划分,为葶苈子药材资源的调查研究、人工种植、划分优质产地、资源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孙浩男  李明阳  刘冬云  王鑫  田琳  吴芳芳 《草地学报》2021,29(11):2477-2485
为了区分不同金鸡菊的种质,明确目前广为栽培的金鸡菊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特征,采用常规压片法,以60个不同的金鸡菊种质为材料,鉴定其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并选取其中18个籽播系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0个金鸡菊的染色体数目包括12个类型,染色体数目24~52不等,18个核型分析的材料全部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存在x=10,12,13,14四种。在6个材料中发现了随体,未发现B染色体,染色体类型包括s,sm,st三种。核型全部为2A,核型整体上较为对称,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56%~64.93%,一年生类型的金鸡菊普遍进化程度更高。亲本复杂的染色体基数及染色体倍性是造成栽培金鸡菊染色体数目多变且产生大量非整倍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从细胞学方面为金鸡菊的分类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