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1377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306篇
  190篇
综合类   1416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阐述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应用,其中着重讨论了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目前高速切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高速切削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以苦苣苔品种Primulina dryas‘Hisako’和Primulina‘Blue Mood’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不同因素、不同基质组分对扦插成活率、子株数、子株叶数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组合。探讨影响报春苣苔属扦插成活的因素,为报春苣苔属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因素对Primulina dryas‘Hisako’成活率的影响大小为浓度>基质>叶片部位,对子株数的影响大小为叶片部位>浓度>基质,对子株叶数的影响大小为基质>叶片部位>浓度,最优组合为IBA+NAA等量混合浓度100 mg·L^-1+泥炭: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2∶1∶1+叶片下部。4种基质组分对P.‘Blue Mood’成活率的影响大小为泥炭>稻壳炭>蛭石>珍珠岩,对子株数的影响大小为珍珠岩>泥炭>蛭石>稻壳炭,对子株叶数的影响大小为泥炭>稻壳炭>珍珠岩>蛭石,扦插基质最优组合为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炭的体积比6∶2∶2∶1。  相似文献   
43.
针对当前人工采收西兰花存在季节性劳动力需求强、劳动强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该研究基于西兰花的农艺特性与形态特征设计了一种西兰花选择性采收作业平台,旨在能够实现对西兰花的自主识别切割作业。首先,该平台采用“识别-采收”一体化作业模式,通过对采收作业平台的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建立了西兰花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定心切割机构。其次,根据西兰花茎秆与割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对数螺线作为切割曲线设计了一种等滑切角割刀,确定了割刀滑切角40o、切割半径135 mm、割刀长度260 mm等关键切割参数。根据西兰花茎秆的材料属性参数,基于ANSYS Workbench/LS-DYNA软件对茎秆切割过程进行显式动力学仿真分析,以割刀刃角和转速为控制因子,以最大切割力为试验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确定了茎秆切割过程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割刀刃角20°、转速1 rad/s,在此参数下最大切割力为725.82 N,切割质量较优。最后,对采收作业平台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能够有效识别自然环境下的成熟西兰花植株,检测效果良好;定心切割机构可快速平稳的切入并切断西兰花茎秆,切断表面平整光滑;采收作业平台整体漏收率在10%以下、检测准确率为90%、切茎合格率为88.9%,可满足西兰花选择性采收的作业需求。本研究可为西兰花选择性采收作业装备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44.
为减少蓖麻收获的切割功耗,该研究对前期设计的蓖麻波形圆盘割刀进行刃口曲线拟合与优化。基于国内种植的低矮蓖麻物理力学特性,采用B样条算法和基于三点圆曲率分析并带几何约束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蓖麻波形圆盘割刀刃口曲线进行参数拟合。并采用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odeling(SPH-FEM)耦合仿真方法模拟蓖麻茎秆切割过程,以刀盘厚度、底圆曲率半径和刃口角为试验因素,以最大切割力、切割功耗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割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最优割刀参数组合为:刀盘厚度3 mm、底圆曲率半径7 mm、刃口角19°,此时最大切割力为109.763 N、切割功耗为1.43 J。台架试验验证表明,SPH-FEM耦合仿真方法与台架试验获得的最大切割力和切割功耗基本吻合,误差在5%以内,所提方法能很好地研究模拟蓖麻割刀的切割过程,可为蓖麻收获装备研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5.
针对鲜菱角手工脱壳率低、菱仁损伤率高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浠水县两角菱为对象,设计了一种夹持式鲜菱角脱壳机。对鲜菱角外形尺寸和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量,确定采用夹持板与链条夹持输送、圆形齿刀横切菱角两侧弯角、对辊挤压碾搓脱壳的技术方案。对夹持板、弹性压紧装置、横切刀片和脱壳装置等主要部件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结构和运动参数。运用ANSYS Explicit Dynamics模块对横切过程进行仿真,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试制了脱壳样机,开展了横切试验和脱壳试验。横切试验表明,成熟度、输送速度和刀片转速均对切壳率影响显著(P<0.05),对菱仁损失率影响不显著(P>0.05)。运用Design Expert 12优化得横切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输送速度0.1 m/s、刀片转速1 000 r/min,该参数下的平均切壳率为79.41%,平均菱仁损失率为9.82%。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开展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得到脱壳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慢辊转速59r/min,线速比1.5,验证试验的平均脱壳率为66.52%,平均菱仁破损率为12.83...  相似文献   
46.
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引种繁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南方红豆杉,并于2003~2006年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2006年对引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适应能力较强,6年生平均树高1.26 m,平均地径2.70 cm。根据试验林的生长情况,探讨了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和扦插繁殖南方红豆杉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7.
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竹木复合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种无屑切削方式,将竹材、木材及制材、旋切剩余物——边皮、木芯,加工成不同形态的构成单元,组合成合理的复合板坯结构,热压胶合成一种竹木复合板材。检测结果表明:半成品加权平均利用率可达90.1%,成品板材的出材率为63.1%,居各类型胶合板之首;板材纵横强度之和:静曲强度为113.1MPa,弹性模量为9578MPa,是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的竹木复合板材。  相似文献   
48.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四翅滨藜全光喷雾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翅滨藜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AA、ABT 2号生根粉、IBA等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2 h,对插条具有良好的促根作用,其中100 mg/L NAA为最好,生根率可达到93.6%;100 mg/LABT2号生根粉和100 mg/L IBA次之,生根率分别可以达到92.6%,92.3%.  相似文献   
49.
触土部件的阻力直接影响耕作机械和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该研究利用工程仿生设计方法,基于蝼蛄前足爪趾优异的地下掘进能力,提取前足爪趾的三维几何构形特征用于仿生试件设计,通过土槽切削阻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蝼蛄前足爪趾几何构形的减阻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前足爪趾的构形特征对切削阻力有显著影响(P<0.05),仿生试件的切削阻力较楔状体试件最高可降低56.96%,三维仿生构形的减阻性能优于一维和二维构形。蝼蛄前足爪趾构形能使被切削土壤沿挖掘面顺畅移动,避免了土壤在仿生试件尖部的堆积和对中后部的挤压,实现切削阻力的减小。该基于蝼蛄前足爪趾的工程仿生研究可为耕作和工程机械触土部件的减阻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圆盘切割式蓖麻采摘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现有蓖麻收获装备采摘损失率较高、对低矮植株收获适应性差的问题,该研究结合蓖麻植株的生理特性,设计一种圆盘切割式蓖麻采摘装置。该装置配套于水稻或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双圆盘刀对蓖麻植株进行切割分离,再经过收割机的清选完成蓖麻收获。通过对装置关键部件的受力及作业原理分析,设计其关键结构参数。并以割茬高度差和采摘损失率为评价指标,以刀盘结构、刀盘转速、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在保证割茬高度差的前提下,以采摘损失率为主要指标,利用综合平衡法确定较优参数组合。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刀盘结构类型为波浪形,刀盘转速为600 r/min,前进速度为1.1 m/s时,平均割茬高度差为0.85 mm、平均采摘损失率为3.13%,切割过程平稳、损失率低,对种植农艺适应性好,满足蓖麻收获的田间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蓖麻收获装备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