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7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1366篇
林业   2229篇
农学   1608篇
基础科学   712篇
  2353篇
综合类   10759篇
农作物   1002篇
水产渔业   749篇
畜牧兽医   2806篇
园艺   663篇
植物保护   805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805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531篇
  2011年   1615篇
  2010年   1240篇
  2009年   1377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556篇
  2006年   1265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为了探讨原位状态下不同增殖方式得到的绿潮藻浒苔生物体的差异,通过原位围隔实验,分别获取漂浮浒苔释放的孢子萌发形成的藻体(ST)和浒苔自身营养增殖得到的藻体(VT),通过比较这两种浒苔的生长、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不同,来估测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ST的生长速率比VT显著高出61.27%,并且ST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光合效率(α)和光合活性(P/R)比VT分别显著高出25.33%、14.93%和134.69%,而呼吸作用速率和光补偿点比VT显著低了45.7%和52.2%,这表明ST与VT相比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另外,VT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显著高于ST,在高光下尤为显著,并且VT在高光下具有更高的非光化学猝灭(NPQ)能力,这说明浒苔通过自身营养增殖产生的藻体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比其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藻体更强。  相似文献   
962.
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按照水乳剂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筛选了一系列乳化剂、助剂;采用反相乳化法的加料顺序,用高速剪切乳化法配制水乳剂。结果显示,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高效氯氰菊酯原粉20%、复合溶剂2号10%、复合乳化剂8号8%、助剂6%、去离子水加至100%,用该配方所制备的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各项指标均符合GB/T1603—2001。  相似文献   
963.
吴强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2-12463
在介绍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制约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保障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路径。  相似文献   
964.
武陵山区杂交水稻育种目标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武陵山区气候生态条件复杂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武陵山区杂交水稻育种目标:在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总体育种目标的基础上,以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米质和抗性选育为突破口,重点开展抗稻瘟病和耐寒育种,达到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有机统一.实现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加强区内育种单位之间的协作,建立多病圃对种质资源、亲本和组合进行联合鉴定筛选,通过病区胁迫选择、非病区选择与高海拔基地抗寒性鉴定相结合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新组合.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地鉴定或育成了一批优质抗病的恢复系、不育系和杂交组合,并相继通过各级水稻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65.
合理的茎蘖组合是提升小麦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湖北稻茬小麦主要茎蘖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扬麦15为材料,于2016-2018年在湖北十堰和武汉两地稻茬麦大田条件下,设置低(1.35×106~1.65×106株·hm^-2)、中(2.85×106~3.15×106株·hm^-2)、高(4.35×106~4.65×106株·hm^-2)三种种植密度,分析了主茎(S)、分蘖1(T1)、分蘖2(T2)和分蘖3(T3)(按出现先后顺序)的成穗率、产量贡献率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1)湖北稻茬小麦成穗茎蘖农艺性状表现值偏低,除穗长和茎高受品种的影响最大外,其他被测性状受影响程度表现为蘖位>种植密度>品种;(2)在主茎均能成穗的情况下,分蘖成穗率随蘖位和种植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大穗型品种川麦104的降幅大于多穗型品种扬麦15;(3)主茎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而升高(35.12%~54.50%),分蘖1产量贡献率稳定在23.25%~25.50%,分蘖2和分蘖3的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升高而降低,分别为14.59%~23.22%和5.42%~16.77%;(4)主茎的穗粒数(35.94~44.13粒)和穗粒重(1.44~1.93 g)显著高于其分蘖,茎高、茎蘖收获指数和穗茎节长只在川麦104中、高种植密度下的分蘖3与其他茎蘖差异显著;穗长、可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有随蘖位和种植密度升高而变劣的趋势。聚类分析得出:湖北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以主茎成穗为主体,低种植密度下增加分蘖1和分蘖2,争取分蘖3成穗为辅;中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分蘖2成穗为辅;而高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成穗为辅。  相似文献   
966.
MRPs作为天然抗褐变剂,可抑制引起果蔬酶促褐变的酪氨酸酶的酶活。为进一步优化美拉德反应以制备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组分,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MRPs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美拉德反应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比(糖∶氨基酸)4个因素,设计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经响应面法分析,为方便实际操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为2.94,反应时间为1.9 h,反应温度为110.09℃,底物浓度比(糖∶氨基酸)为0.57。经实验验证,得出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较小,故采用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设计得到的最优MRPs制备条件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67.
以高直链淀粉及突变体材料Goamy2及其野生型亲本Ilpumbyeo米粉为材料,比较了它们在理化性质和糊化特性上的差别,并通过体积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分析其水溶性和不溶性淀粉组成结构差别。从冷水溶性成分来看,Goamy2主要以小分子DP141~DP2(DP为聚合度)为主,而Ilpumbyeo中带分支的链DP4100~DP64也就是相对大分子所占的比例较高,达到33.3%。从热水溶性淀粉成分来看,突变体Goamy2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大致为4∶1,而Ilpumbyeo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大致为1∶1。至于两个材料的热水溶性支链淀粉链长分布,长短链比例差别较大,Goamy2长短链比率为0.67,而Ilpumbyeo为0.32。从热水不溶性成分来看,两个材料均以支链淀粉为主,直链淀粉所占的比例很低,均不到5%。热水不溶性支链成分的链长分布中,野生型亲本Ilpumbyeo以短链为主,短链所占的比例高达72.5%,而突变体Goamy2短链和长链几乎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968.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69.
以新品种‘隆丰黑李’闽东种植示范基地核心区为调查点,观测该病害在果园的发生区位情况,记录发病症状,分析各栽培管理措施及自然环境变化对病害发生产生的影响,并室内筛选了对该病害病原菌具抑制作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以叶片病斑数及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百分比为依据划分的病情指数等级较为合理;该病在黑李园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平均发病率为26.04%,平均病情指数为9.62,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枝梢和果实;该病的发生与果园方位、果园管理及气侯条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南面果园发病较重.在供测的5种杀菌剂中,6%春雷霉素和72%农用链霉素对该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1.085 5 mg/mL和1.7799 mg/mL;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和6%春雷霉素以6∶1和3∶1混配具增效作用,1:1配比具相加作用,1∶3和1∶6配比具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70.
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东山区18块样地的调查及数据处理,计算出各样地乔木、灌木、草本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Gini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从调查及分析结果来看,在本研究区域内,海拔高度对调查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郁闭度、坡向、坡度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