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235篇
基础科学   112篇
  234篇
综合类   1407篇
农作物   21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针对中国南方常见的香樟落叶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该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樟树叶颗粒燃料成型工艺,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法解释了胚料成型机理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法分析香樟树叶热压成型过程中原料含水率、原料粒径对成型燃料密度和机械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密度与机械耐久性呈正相关;随着含水率增加,成型颗粒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耐久性持续减小;原料粒径减小后,成型燃料的密度与机械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数值分布更密集。通过正交试验,验证含水率与粒径间存在对密度与机械耐久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确定樟树叶颗粒燃料最优压制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20 ℃、压强110.14 MPa、保压时间60 s条件下,最优成型密度工艺参数为:含水率:6%、粒径:0.6~1 mm,最优机械耐久性工艺参数为:含水率:3%、粒径:0~0.6 mm。为  相似文献   
52.
山西各类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叶;沙棘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叶。结论:6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叶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53.
田泽芸  李丽平  胡振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28-11032,1110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2年7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东亚夏季风系统中主要成员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强降水期间,副高北界、南亚高压脊线及中纬度锋区位置相对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处于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东侧偏北风与西风槽前偏南风之间的风向开口辐散区中;副高南撤时,强降水主要位于584 dagpm线北侧,副高北抬时,强降水主要位于584 dagpm线南侧;此次持续性强降水发生前期,大气为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当西风带低槽频频携带冷空气南下影响,同时低空西南急流反复加强,其出口区左侧较强的风速梯度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干空气的不断侵入,低槽和低涡间的垂直正反环流促使垂直上升运动维持或发展,进而造成持续性强降水;高空西风急流加强(减弱)超前低空西南急流加强(减弱)2~5 d,对持续性强降水有超前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相智华  张国  朱启法  王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15-9718,9737
[目的]为了解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成熟期灌水、采收方式、采收成熟度等因素对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及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烤烟上部叶成熟期的水分供应、采收方式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可用性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成熟水对上部烟叶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采收方式,再次是采收成熟度.在烟叶生产实践中,采收前5~7d灌溉一次成熟水、4~6片叶一次性采收(带茎或不带茎)、适当推迟采收时间,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5.
复叶中小叶的生长角度可作为特征参数识别复叶植物。首先利用改进的Sobel算子和中值滤波提取复叶叶轴和小叶的主叶脉,进而利用Hough变换线性检测获取复叶叶轴和小叶主叶脉的直线,利用所检测的直线计算得到小叶的生长角度。此外,对基于Hough变换线性检测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发现Hough变换线性检测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小叶主叶脉呈直线的复叶;但对于小叶主叶脉呈现弯曲状时,Hough变换线性检测时会出现明显的缺陷,需要采用外接矩形方法提取小叶的生长角度。提取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复叶中小叶的生长角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溶剂的假蒟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模拟胃液条件下,测定假蒟叶提取物亚硝酸盐清除率及亚硝胺合成阻断率。[结果]不同溶剂的假蒟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亚硝化反应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亚硝酸盐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值为0.425mg/ml,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的能力相对较低,其IC50值为4.064 mg/ml。[结论]假蒟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亚硝化反应抑制活性且主要通过清除底物亚硝酸盐来实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不适用烟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丰富不适用烟叶处理途径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来源.[方法]对不适用烟叶进行不同处理,研究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可用性,并与常规薄片原料对比,进行原料配方技术研究.[结果]试验得出,不适用烟叶快速烘烤(下二棚)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表现优于晾晒和快速烘烤(脚叶)处理,且这3种处理方式的不适用烟叶原料均可应用到造纸法再造烟叶薄片中,以使用烘烤(下二棚)∶晾晒∶烘烤(脚叶)=5∶3∶2的掺配比例替代一半的云南原料,其样品感官质量表现较好.[结论]研究表明,不适用烟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和配方比例,可部分替代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  相似文献   
58.
蔬菜茎叶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是牲畜的优质饲料.然而,除了小部分作为青绿饲料直接饲喂动物外,大部分蔬菜茎叶下脚料被遗弃或抛弃,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青贮等方式将蔬菜茎叶加工成动物饲料,既可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又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蔬菜茎叶混合青贮技术、影响青贮效果的因素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进一步以乙醚为溶剂从蒸馏馏出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了二者的化学成分,根据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通过表征和分析比较得到:柠檬叶挥发油油相成分得率为0.3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6.35%,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29.91%),其后依次为β-蒎烯(20.37%)、香茅醛(18.52%)、桧烯(5.74%).柠檬叶水溶性成分得率为0.0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水相成分总量的97.94%,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0.33%)、香茅醛(21.88%)、β-蒎烯(19.83%)、桧烯(6.49%).  相似文献   
60.
烟田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使用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对烤烟生产和发育的影响,在控制总氮量一致的情况下,以农家肥和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参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生长前期,施用有机肥的烟株较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生长滞后,90 d后烟株植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的烟田表现出病害发生较小的优势。2种有机肥处理烟叶中总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草专用复合肥,两者差距不显著;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有机肥烟叶中具有最高的烟碱含量,最低的糖碱比;有机肥都能提高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但是烟草专用复合肥能够提高小区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