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87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3篇
  62篇
综合类   466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豆EMS诱变群体M_2的生育期、株高变异系数大于M_2,而且世代间的相关显著。主茎节数、分枝数和产量性状M_2和M_3的变异系数大致相同。M_3M—M_4各性状的相关值大于M_2—M_3。M_3株系与M_4品系间各性状的相关值高于M_3单株与M_4株系间的相关值。一些性状M_2株系内变异大于株系间变异,另些性状则相反,但M_2株系内变异小于株系间的变异。  相似文献   
72.
试验结果表明有孔拱棚覆盖可有效地调节环境温湿度变化,具降低最高温,提高最低温,减少逆温现象,促进蒸发和蒸腾作用等效应,能有效地防止作物徒长,提高适应能力。适宜孔径孔数的有孔拱棚,可促进西葫芦的雌花分化及生长,利于早期产量的提高。试验证实有孔拱棚覆盖省工省力,能扩大经营规模,是一项高效省力的新技术,可望今后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73.
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对编号为Ms-3,Ms-7,Ms-8,Ms-9的4份水稻温敏不育系分期播种,进行育性观察、差异性分析及稳定性研究,从而鉴定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是否彻底以及育性是否稳定.结果表明:4份水稻温敏不育系在元江可以繁殖,同期播种品种间育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对育性的影响较大,以3月8日播种水稻温敏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最高;建水不同播期对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影响不大,但品种间育性差异显著,除Ms-7外,其它几个温敏不育系在不同播期不育度达99%以上,育性转换彻底,自交结实率的变异系数小,不育性稳定,可以制种.  相似文献   
74.
枣树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刘孟军 《园艺学报》1996,23(2):105-109
借助计算机和概率理论对枣树9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品种间变异和分布特征及其规范化分级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大,达51.95%,可食率最低,仅2.67%;果实制干率、生育期、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花径和叶长的取值遵从正态分布;单果重、可食率和枣吊长度近似X2分布;对正态分布性状可统一用(x-1.2818S)、(x-0.5246S)、(x 0.5246S)和(x 1.2818S)4个分点分为5级,从而使性状值落入1~5级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或用(x-0.5246S)和(x 0.5246S)2个分点分为3级,性状值落入3级的概率分别为30%、40%和30%。文中还列出了3级和5级分级标准,并对分点值的规范化处理及概率分级的优缺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云南保存橡胶树部分种质资源叶表型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 854份橡胶树81’IRRDB种质资源的叶蓬、叶柄、蜜腺和叶片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4个性状中,相对性状分布频率最小值为0.59%~14.78%,最大值为40.08%~82.85%;用Upgma法聚类,当欧式距离为5.11时,聚为5组,其中最大1组包括99.62%的样本;用Furthest Neighbor法聚类,在欧式距离为7.0时,聚为6组。2种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但都表明叶子性状变异极丰富,变异与地理来源无关联。  相似文献   
76.
对会宁县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会宁县耕地面积变化表现波动性中的下降,上升—平稳—下降—平稳特征显著。但在各个乡镇的表现态势不一致,利用ArcGis生成耕地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图,发现变化率在0.59~0.75的区域是耕地面积减少最为明显的区域,主要有会师镇;变化率在1.40~1.56的区域是耕地面积增加最为明显的区域,变化除了一部分自然和政策的因素外,主要受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77.
张智  冯瑞萍  陈玉华  梁旭  孙银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2-8654,8725
[目的]研究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宁夏中南部9个气象站3~9月逐月降水、气温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蒸散经验公式、Mann-Kendall、Lepage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宁夏中部干旱区与南部丘陵区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量差异明显,呈南多北少特征,2个区域可利用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各年代的变化各不相同,中部干旱区70年代以后、南部丘陵区90年代以后可利用降水量持续偏少,且中部干旱区可利用降水量变率大;2个区域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均主要出现在7、8、9月,占生长期总量的76%以上,而3、4、5月低于生长期总量的14%。中部干旱区和南部丘陵区均未出现突变现象;中部干旱区主要存在5~7年的周期,其次是2~3年的周期;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2~3年的周期,其次是10~12年的年代际周期。多雨年北半球欧亚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贝加尔湖、蒙古国和我国西北部地区为负距平区,少雨年则为正距平区。[结论]该研究为宁夏中南部空中可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本溪县近52年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闯  廖晶晶  祝奎  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49-14851,14929
根据本溪县1958~2009年日照时数序列资料,分析了本溪县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各个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并运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法计算出年际和各个季节平均日照时数的线性方程与日照时数趋势变化和突变点。结果表明,近52年来本溪县日照以减弱为主,春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本溪县年和四季的平均日照时数全年、春、夏、冬季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突变,而秋季在6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章丘市近3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章丘国家气象观测基本站的1981~2010年30年的相关气温资料,分析了章丘市近3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章丘市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倾向率达到1.347℃/10a;年平均气温次之;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趋势最为缓慢,其倾向率为仅0.062℃/10a;章丘年平均气温的上升主要在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结论]该研究为章丘市更好的开展变化监测、诊断、评估、预估以及决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9~2008年甘肃河东地区分布较为均匀的15个站点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根据通用的霜冻气候统计指标,分析了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及大范围连续性霜冻的变化特征。[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河东地区平均终霜冻日期明显提早,初霜冻日期开始明显推迟,终霜冻日期提早时间明显比初霜冻日期推迟时间长;平均无霜冻期也明显延长。极早初霜冻日与极晚终霜冻日多发生于70、80年代,而极晚初霜冻日与极早终霜冻日则多发生于90年代中期以后;极长无霜冻期则逐渐变为频繁出现。40年来,连续性霜冻在逐渐减少,且强度也在降低。[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甘肃河东地区霜冻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对提高该地区异常霜冻灾害的预测能力、有效防御霜冻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