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1091篇
农学   607篇
基础科学   375篇
  416篇
综合类   3540篇
农作物   581篇
水产渔业   258篇
畜牧兽医   821篇
园艺   569篇
植物保护   14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相似文献   
92.
为了分析SbER10_X1调控高粱光合作用和生物产量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以高粱SbER10_X1基因过表达株系(SbERex)、目的基因沉默株系(SbERin)和野生型对照株系(WT)为材料,鉴定转基因株系的阳性和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挑选SbERex 5和SbERin 6株系,切片观察茎秆细胞大小,测定主茎秆内植物激素含量,分析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并连续两年调查生物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WT株系相比,SbERex 5茎秆中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加,脱落酸含量显著降低,导致过表达株系茎秆细胞显著增大,株高显著增加,而SbERin 6株系的赤霉素含量显著减少,脱落酸含量显著升高,但主茎秆细胞大小变化不显著。SbERex 5株系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引起SbERex 5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单株产量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WT,而SbERin 6仅存在减小趋势。结果表明SbER10_X1可以影响植物激素合成,导致高粱细胞体积增大,光合能力增强,有效提升饲用高粱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93.
光胁迫对沙冬青叶绿素荧光特征和光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测定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沙冬青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和光呼吸变化,进而研究其光破坏防御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可作为衡量沙冬青光胁迫程度大小指标,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总光合速率(Pt)、非光化学猝灭(qN)、光呼吸速率(Rp)和Rp/Pt等指标的光进程曲线临界点值和临界点光强度与Fv/Fm的关系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Fv/Fm降低,光胁迫程度增加,导致沙冬青光胁迫的最小光合有效辐射降低。可见,沙冬青光破坏防御的一种策略是在胁迫程度较小时通过提高热耗散和光呼吸相对比值(Rp/Pt)来消耗过剩能量,而在胁迫程度较大时可通过增加抑制热耗散和光呼吸的光合有效辐射实现对过剩光能的消耗。  相似文献   
94.
4种文心兰的光合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6-167
以自主选育品种玉香、金香和引进品种白力士、光华为材料,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CI-34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响应曲线,研究其光合作用。结果表明:玉香的叶绿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明其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4个品种的文心兰基本表现出2个类型,相对于白力士和光华而言,玉香和金香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低的饱和点和最大光合速率,表明其对光强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也就是对栽培环境的光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的CT表现。结果: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为前上纵隔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可明显强化。结论:纵隔实性肿瘤难以定性时,应考虑到精原细胞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
为深入研究干旱胁迫对山葡萄影响的生理机理和指导干旱地区山葡萄的生产栽培,以左山二的当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山葡萄幼苗叶片的光系统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F_0上升,F/Fm、PI_ARS及山。降低。JIP—test分析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荧光诱导动...  相似文献   
97.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一“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一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为明确不同增稠剂对以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12.5%丙炔·吡嘧(丙炔噁草酮·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对象,通过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有机高分子和气相二氧化硅3类增稠剂单独使用及有机膨润土和其他两类增稠剂分别搭配使用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流动特性指数(n)均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除有机膨润土和高分子增稠剂Atlox Rheostrux100组合使用时体系更符合Casson方程外,其余样品均更符合Herschel-Bulkley方程。单独使用时,有机膨润土对保证体系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好;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200两种高分子增稠剂的效果差别较大,其中Atlox Rheostrux 100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分子结构差异造成;两种气相二氧化硅类增稠剂由于不能有效形成氢键,效果较差。将有机膨润土和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膨润土869和Atlox Rheostrux 100组合使用效果更好,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物理稳定性优异;有机膨润土869和疏水气相二氧化硅R974组合使用时则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研究表明,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新型高分子增稠剂和有机膨润土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合理组合添加能大幅提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史鹏飞  李旺  樊文娜  杨怡欣  石亚奇 《中国饲料》2023,(21):167-171+194
苜蓿秋眠性是苜蓿一种生长特性,是苜蓿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休眠方式,和日照长度及光周期敏感度有关。本试验研究沉默光敏色素A、B基因对苜蓿光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测phyA、phyB基因沉默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光受体基因phyA、phyB、CRY2B、FHY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T2代phyA、FHY1的表达量下降(P <0.05),phyB、CRY2B的表达量上升(P <0.05);非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代phyA、FHY1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0.05),但phyB、CRY2B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非秋眠型紫花苜蓿phyB沉默的转基因植株T1代phyA、FHY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但phyB、CRY2B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0.05)。在光信号转导途径,phyA、FHY1基因表达趋同,phyB与蓝光受体CRY2B基因表达趋同,沉默光敏色素A、B对几个光受体基因表达量均产生影响,phyA、phyB、FHY1、CRY2B之间可能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00.
川中丘陵区光叶紫花苕鲜草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敏 《农家顾问》2011,(11):27-27
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千克/公顷)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草为目的的光叶紫花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