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0篇
  64篇
综合类   59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临安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安市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共有古树名木8684株,隶属43科92属209种。分析该市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特征、树高、胸围、生长势和分布规律,提出5条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2.
浙江分布新记录——白花映山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浙江温岭大溪镇水坦村岩火尖发现的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白花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vat.albiflorum),并对其形态特征、生境及伴生植物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3.
环境因子对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取得的854个典型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比较了不同地貌、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条件下样地的生物量及其组成,结合林龄、立木数等指标,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点公益林现存生物量与地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往往与平均生长量呈负相关。现存生物量随着地势的下降而下降,即中山>低山>丘陵;从坡向分析,西北向的平均生物量最大,南坡、东南和西南次之;从坡度看,以陡坡最高,急坡、斜坡次之,缓坡和险坡最低;从坡位分析,以上坡最高,中坡和山脊次之,下坡最低。(2)土层厚度是影响林地生物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林地生物量迅速增加。年均生物量生长也与立地状况密切相关。年均生物量以丘陵最高,低山次之,中山最低;各坡向年均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南、西南、东南、西北、东北、西、东、北;从下坡、中坡、上坡至山脊也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4.
调查统计表明,箬寮岘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有28种,隶属于18科25属。通过对箬寮岘自然保护区28种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组成的分析,得出该区系具有木本植物占优势、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和特有现象显著等特征。  相似文献   
85.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5种,隶属9科14属。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1种,2级保护植物14种。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西南区系联系密切,过渡性强,并含有众多的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86.
邱瑶德  叶立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65-67,70
对浙江省77种珍稀濒危植物在人工栽培、国内外贸易等状况进行了首次数量化调查与研究,指出浙江省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利用方面既具有一定特色又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应针对不同的濒危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和手段;坚持保护优先,实行限额管理;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利用水平等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7.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安吉竹乡国家森林公园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原规划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红线存在交叉与重叠,亟需进行优化整合。文章从优化整合空间、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保护重点、提升资源价值4个方面论述了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分析了调整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意义和必要性。文章认为,调整后的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符合安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同时能够带动新增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不同年限毛竹-灵芝复合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不同年限(0 a、1 a和2 a)毛竹—灵芝复合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灵芝不同种植年限的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17个土壤质量指标的差异,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毛竹林下种植灵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种植年限的延长,毛竹林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和通气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有利于缓解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种植2 a显著高于0 a (P<0.05)。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等指标,毛竹林下种植灵芝后,其土壤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的毛竹林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说明灵芝种植有利于提高毛竹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9.
浙江遂昌毛竹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浙江遂昌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了遂昌县毛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毛竹一产春笋、竹材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缺乏;二产规模企业不足,环保问题未能有效破解,产业链不完整,初加工废料和毛竹采伐剩余物竹枝、竹叶绝大部分还未充分利用;三产毛竹产业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为此,摆脱毛竹产业的困境,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生产要素集聚,落实“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的措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0.
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引进4个品种分别在当地主产区和试验基地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能明显提早上市时间;通蚕6号适应性较好,蚕豆在露地及大棚中种植均表现优异,值得在当地大面积推广。03010单株性状表现较好,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