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62篇
  560篇
综合类   125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鳃、肝脏、肾脏、心脏、背肌、腹肌和尾肌等器官与肌肉中6种重金属(Pb、Cd、Cu、Cr、As和Hg)的调查, 分析了百花湖野生鲢和鲤体内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在所测4种器官和3处肌肉组织中, 鲢和鲤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Cu > Pb > Cr > Cd > As > Hg; 在鲢和鲤各器官中, Cr和Cu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8(P<0.01)和 r=0.972(P<0.01), 而Cr和Hg只在鲤体内表现出负的相关性 r= -0.782(P<0.05); 以6 种重金属为依托的鱼体器官自身之间的相关性较强, 但各器官与沉积物和水质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聚类分析表明, 在两种鱼体内, 这6 种重金属可以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 Pb主要蓄积在鲤的肝脏和心脏中, Cd主要存在于两种鱼的肾脏中, Cu 主要在肝脏及心脏中蓄积, Cr主要蓄积在两种鱼体的肝脏和心脏中, As在鲤心脏中含量较为突出, 但在鲢各器官中含量差异不大, Hg在整个鱼体器官及组织中的含量较为均匀, 鱼体可食用的肌肉组织中这6种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存在, 生物可利用度低, 可能是鱼体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引污补水作用下小型通江湖泊-尚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尚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39属,从望虞河引水后,尚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显著增加;引水后尚湖的西湖区营养盐浓度上升2-3倍,东湖区基本维持不变;经过较长时间的沉降和水体自净之后,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减少,营养状态降至引水前水平。从望虞河引水补给尚湖,对其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泸沽湖浮游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泸沽湖水生态系统结构,2010年1月、4月、8月、11月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有浮游植物6门、9纲、21目、35科、72属、146种(变种),种类组成和数量结构均以硅藻和绿藻为主,无突出的优势种群,显示出泸沽湖浮游植物组成多样,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泸沽湖浮游植物现存量17.8×104~104.0×104个/L,平均为41.43×104个/L,指示水体营养物质含量低,水质优良。在大落水湾、里格湾、大嘴湾、大鱼坝湾、红崖子湾、小落水湾、杜家村湾、落凹湾等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有机污染。应控制湖周人类活动的区域,采取旅游污染控制、森林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河口水质净化、污水治理工程等综合措施防范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994.
卓元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99-14800
以大莲湖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分析了大莲湖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将大莲湖工程区划分为湿地恢复与重建区、森林湿地培育区以及浅滩湿地恢复与多样性保育区,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通过森林湿地、浅滩湿地等多种湿地的恢复及重建,提高湿地的经济产出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探索湖泊生态修复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之路,以期为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乃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5.
潘兴侠  何宜庆  朱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76-20078,20151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的环境负载率较低,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根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立足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孟泽婧  李玉成  吴涓  王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48-10352
[目的]研究孽藻在巢湖湖湾处经过好氧、厌氧处理的衰亡降解过程。[方法]首先将蓝藻进行7d自然水解,然后向其中加入3种好氧微生物和2舜睾厌氧微生物,进行蓝藻微生物降解,分析整个过程中蓝藻的颜色、形态及荧光变化,并与自然条件下蓝藻的衰亡过程进行对比。[结果]新鲜蓝藻呈绿色,衰亡5d后变为黄绿色,衰亡22d后变为浅黄色,衰亡50d后变为白色;新鲜蓝藻内的藻蛋白含量最高,经过108d的微生物处理,藻蛋白可基本被降解;蓝藻衰亡的第3天,色素释放量最大。[结论]为巢湖蓝藻应急打捞及资源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田炯  王振祥  王翠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59-10363
针对巢湖流域特点,着重分析了巢湖水环境质量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变化,从而揭示巢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的内部机制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重建水生植被与总磷(TP)入湖量的控制相结合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乌梁素海流域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蓓蓓  马淑花  曹宏斌  张懿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02-10405,10408
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和实际调查资料,采用排污系数法,对乌梁素海流域COD、TN、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鸟梁素海流域COD、TN、rIP污染负荷总量分别达39.3、6.95、0.91万∥a,其中畜牧养殖业和农田面源是主要的贡献源,其污染负荷分别占COD负荷总量的23.5%和31.1%、TN负荷总量的40.3%和25.2%、TP负荷总量的61.1%和13.5%。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是降低农牧业污染排放,而处于转型期流域的工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并针对这3类污染源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燕  刘立盘  苏锡钧  叶远邦  黄爱英  苏鸿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83-14184,14207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弯孢节丛孢和长孢隔指孢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和8.92%。通过对4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春和秋3季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9、2.47和2.34,冬季多样性指数较低,为1.48。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41.00%)。[结论]洱海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洱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黄颡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形态测量及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方法,分别对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的2个黄颡鱼群体进行形态学特征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沅水和澧水的黄颡鱼在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高、头长/吻长3个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相同,其染色体数2n=52,核型公式为20M+12SM+10ST+10T,染色体臂数为84。[结论]研究结果对洞庭湖水系野生黄颡鱼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