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91.
为探索更为安全无副作用的控糖方法,对实验室筛选所得的一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SLB1000进行体内试验,观察其可能具有的益生效果,以期为益生菌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以SD大鼠为试验对象,构建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不同剂量(1×108 CFU/mL和1×1010 CFU/mL)的短乳杆菌SLB1000,定期测定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于试验第75天解剖,测定大鼠脏器指数、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短乳杆菌SLB1000延缓了Ⅱ型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重下降,可降低空腹血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对比,高剂量组(1×1010 CFU/mL)可抑制体重下降12.82%,使空腹血糖降低67.21%,达到6.43 mmol/L,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分别降低了20.95%和27.62%,效果好于二甲双胍,有效缓解脏器肥大。短乳杆菌SLB1000还可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提高葡萄糖耐受性及抗氧化能力,可见该菌株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92.
建佛手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福建佛手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技术及其抗氧化性,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提取建佛手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即在超声频率为45 kHz与80 kHz双频模式下,在料液比1:35、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50 W、提取温度50℃下提取80 min,建佛手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可达3.33%。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建佛手总黄酮对·OH及O2-·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但对·OH及对O2-·的清除作用均不如同浓度的Vc溶液。当建佛手总黄酮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佛手总黄酮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54.4%和39.2%。  相似文献   
393.
采用自由基诱导法制备蛋白质—枸杞叶黄酮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镜等方法表征5种蛋白质(醇溶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牛血清蛋白和乳清蛋白)与枸杞叶黄酮共价结合前后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并进行了抗氧化性的分析。结果表明,5种蛋白质都与枸杞叶黄酮发生了不同程度地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枸杞叶黄酮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导致蛋白质荧光淬灭,改变了酪氨酸或色氨酸数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酰胺A带、Ⅰ带、Ⅱ带的特征峰发生偏移,表明蛋白质在共价复合枸杞叶黄酮后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扫描电镜直观显示了共价复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可形成球状、片状、棒状或不规则颗粒状。综合比较发现,醇溶蛋白、乳清蛋白与枸杞叶黄酮结合能力较强,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影响较大,且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枸杞叶黄酮与蛋白质共价复合物的性质以及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4.
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是抗氧化代谢物,对于植物抵抗光氧化胁迫有重要作用。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同时赋予叶片、花朵和果实丰富多彩的色泽,果实富含的色泽代谢物对人体健康有益。本文总结了光信号对植物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影响,重点归纳了参与光信号途径的重要转录因子对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合成基因的调控机制,明晰了转录调控在光信号调控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合成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探索光调控果实品质的有效途径和靶基因,为利用基因工程和环境调控增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积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