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3篇
  215篇
综合类   754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明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葱属植物耐旱能力,筛选野生葱属植物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野韭(Allium ramosum L.)、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和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比较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种葱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相比,山韭相对电导率最低,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最高,酶活性变化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酶活性之间显示出强相关性。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山韭 > 野韭 > 蒙古韭。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迎霜、乌龙2号和4号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含量、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蜜柚柚花的香气成分差异,为柚花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对各成分质谱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资料分析,鉴定与比较分析了白肉蜜柚、红肉蜜柚、三红蜜柚、黄金蜜柚4种柚花的香气成分。【结果】从柚花中共检测出36种香气成分,4个品种柚花中分别为17、19、23、17种。柚花中香气成分主要均为芳樟醇,其中白肉蜜柚柚花中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8.65%,黄金蜜柚柚花含量次之,为67.43%,而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柚花中芳樟醇含量相当,分别为65.01%和64.50%。三红蜜柚花朵的香气组成物质与其他三种比较,区别较大,萜烯类物质丰富,而酯类和烷烃类物质则较少。总之,本文初步从香气成分种类差异、共有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差异以及各自特有成分上解释了4种柚花香气的区别,并分析和展望了柚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摘要:香气是评价葡萄及其加工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构成了葡萄的特征风味。通过了解葡萄果实的香气组成,可以鉴别出葡萄的成熟度及其品种特性,从而为提高葡萄的风味及葡萄的遗传育种工作服务。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有酯、醇、醛、酮、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性质都对葡萄的香气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存在形式,综述了葡萄果实中多种香气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不同品种宽皮柑橘果肉的特征性香气物质,以芦柑、温州蜜柑、红桔、瓯柑、砂糖橘的果肉为研究对象,基于GC-MS共分离鉴定出65种香气物质,其中d-柠檬烯含量最高占56.34~85.98%。采用香气活性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温州蜜柑的特征香气物质为反式-β-罗勒烯、(E)-2-壬烯醛、橙花醛、香叶基丙酮,红桔为香叶醛、(-)-4-松油醇、α-萜品烯、辛醛、α-萜品醇、芳樟醇、β-香茅醇、β-月桂烯、?-萜品烯,瓯柑为顺式-β-罗勒烯、d-柠檬烯、β-水芹烯,砂糖橘为β-香茅醛、癸醛、紫苏醛、(E)-2-己烯醛,而芦柑仅有α-金合欢烯。这些特征香气性物质的差异,形成宽皮柑橘独特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6.
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对茶树挥发性香气的组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获得了141个茶树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并对其不同组织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筛选出16个在茶树顶芽和嫩叶中高表达的萜烯类合成代表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进化关系将茶树与拟南芥和葡萄的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分成了4个亚家族;茶树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含有5~14个外显子,在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了大量与光响应、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响应密切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检测发现,CsMVKCsDXSCsGGPS在白茶萎凋过程中的表达显著上调;CsDXR、CsMCT、CsCMK、CsMCS、CsHDS、CsGPPS和CsGGPPS在萎凋4 h和24 h的表达达到峰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茶叶萎凋过程中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对茶叶香气组分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柑橘汁胞挥发性物质代谢谱与ABA含量变化的关系,采用100μmol/L ABA处理3对有籽/无籽宽皮柑橘、柚和甜橙共6个种质的柑橘果实的汁胞并进行离体培养,室温培养10 d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ABA处理对华农红柚汁胞中倍半萜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δ-榄香烯、β-荜澄茄油烯、β-榄香烯、β-衣兰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榄香烯异构体和石竹烯的含量显著降低;纽荷尔脐橙处理汁胞中β-可巴烯和表荜澄茄醇等倍半萜烯及其醇化物含量显著降低至低于检测限;ABA处理对国庆1号温州蜜柑汁胞中单萜和倍半萜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新生成β-月桂烯、γ-萜品烯、吉马烯D和(2Z,5Z)-2,5-十五碳二烯-1-醇,而D-柠檬烯及β-榄香烯含量提升10倍以上;ABA处理后无籽琯溪蜜柚汁胞中的β-月桂烯和二氢-3-亚甲基-2,5-呋喃二酮显著降低;ABA处理对华农本地早和早金甜橙汁胞中的挥发性物质代谢谱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可以影响柑橘汁胞中挥发性物质尤其是倍半萜和单萜类物质的代谢谱变化,对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因种质而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云南不同烟区片烟醇化过程中外观颜色以及内在化学物质变化差异,为云南烟区醇化片烟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取云南3个产区片烟进行醇化,对比分析其在醇化过程中的颜色以及内在化学物质变化差异。不同产区片烟在醇化过程中色差值Lb与总糖、总氮、烟碱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云南文山片烟色差值L、色差值b、总糖、总氮下降幅度大于云南保山与云南大理;还原糖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先上升后下降,云南大理峰值出现时间晚于云南保山与云南文山;色度值R、苯丙氨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逐渐上升,不同产区变化幅度表现为云南文山>云南保山>云南大理。云南文山片烟在醇化过程中,片烟的外观颜色与内在化学物质变化幅度更大,达到最佳醇化期所需时间少于云南大理与云南保山。  相似文献   
20.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25、0.050、0.075、0.100 g·mL-1)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白菜、小麦和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紫斑牡丹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浸提液;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和绿豆;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和鲜质量;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皮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受体植物幼苗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CAT活性持续下降;加入胚乳浸提液后,受体植物幼苗的CAT、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SOD活性则依然随着胚乳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结果可知,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含有能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影响受体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