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索芦笋产量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按照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于2年生芦笋的优化施肥结构做了初步探究。通过解析,建立了2年生芦笋生育指数与氮磷钾肥料用量之间的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析,得到了主因子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以及交互效应与2年笋生育指数的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芦笋在第1年肥料最佳用量分别为:纯氮素425.595 kg/hm2,P2O5为290.595 kg/hm2,K2O为116.325 kg/hm2。  相似文献   
102.
温度胁迫对豇豆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茜  刘伟  陈禅友 《种子》2007,26(10):32-35
以3个豇豆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设置低温15℃、常温25℃(对照)和高温35℃3个处理,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确定供试种子批种子活力正常后,在萌发种子胚根长到1 cm时,分胚根和子叶两个部位取样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TSP)、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温度胁迫使胚根中TSP含量均较常温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子叶中的TSP含量在低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在高温下与之相反;温度胁迫下,各豇豆品种胚根和子叶中MDA含量均较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SOD活性变化与之相反,但品种间有差异。胚根POD活性在低温下极显著高于对照,在高温下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子叶中与之相反。子叶中CAT活性在低温下上升,高温下下降,而胚根中均上升。因此,低温和高温都明显阻碍豇豆种子萌发,但生理基础上不完全一致,且胚根和子叶的反应有明显差别,其中比较一致的是种胚萌发时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反应不一致的有TSP含量、POD活性及CAT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3.
绿芦笋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近年来,中国绿芦笋栽培发展很快,但栽培技术尚有待提高。从品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绿芦笋的栽培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益,是中国绿芦笋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4.
周磊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68-169
本文介绍了以芦笋为原料,发酵成醋,然后配制成芦笋醋酸饮料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05.
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to classify intact green asparagus as a function of growing method (organic vs. conventional) during postharvest refrigerated storage, and as a function of harvest month and postharvest cold storage duration. It also sought to identify the portion of the spear best suited for this purpose. A total of 300 green asparagus spears (Asparagus officinalis L., cv ‘Grande’), were sampled after 7, 14, 21 and 28 d of refrigerated storage (2 °C, 95% RH) and at commercial harvest time. Thre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pectrophotometers were evaluated for this purpose: a scanning monochromator (scanning range 400–2500 nm), a diode-array Vis/NIR spectrophotometer (range 400–1700 nm) and a handheld MEMS spectrophotometer (range 1600–2400 nm). Models construct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2-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2-DA) correctly classified 91% of samples by growing method using the diode array instrument, between 86% and 91% using the scanning monochromator and between 82% and 84% using the handheld spectrometer. The tip and 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spear prove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employing the MEMS instrument. Using similar models, the diode array instrument correctly classified 100% of samples by harvest month, compared with between 97% and 98% using the scanning monochromator and between 87% and 96% using the handheld instrument. Models also correctly classified between 66% and 97% of samples by postharvest storage time, depending on the instrument u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prediction models, particularly for predicting harvest month and growing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the latter being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organic asparagus at industrial level.  相似文献   
106.
叶丽秀  熊光权  周明  杜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1-12013
[目的]探索绿芦笋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冷藏保鲜试验中,将预冷4h后的绿芦笋切去基部,保留嫩茎长度23~25cm,将其粗、细搭配捆扎,用保鲜袋包装,置于1~3℃泡沫箱贮藏。此后定期抽样,测定冷藏绿芦笋的失水率、呼吸强度、Vc、还原糖、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在1~3℃的冷藏条件下,绿芦笋的水分含量在0~30d内无明显变化;呼吸强度及Vc均呈下降趋势,冷藏10d后的呼吸强度为0.250mg/(g.h),30d后降为0.026mg/(g.h);粗纤维含量缓慢增加;还原糖含量前期下降、中期回升、然后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30d后,粗纤维增加7.30%,Vc下降75.70%,还原糖降低24.70%,失水率为1.49%。[结论]低温有利于保存绿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7.
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棚避雨栽培绿芦笋,可有效解决芦笋茎枯病问题,获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选择抗性强、色泽浓绿、生长势旺盛的芦笋品种,种子催芽后于育苗床育苗,苗期保持床土湿润;苗高25cm以上、地上茎3根以上、肉质贮藏根4根以上时移栽定植;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预防病虫害;第一年起产的芦笋留2~3根母茎后起产;每年冬季当芦笋茎秆枯黄后应及时清园,并重施腊肥,为翌年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以有机材料为活化剂,用微晶化设备对磷矿粉进行活化处理,研究微晶活化后磷矿粉的物理特性、磷素释放动态及肥效.结果表明:微晶活化后磷矿粉的粒径整体变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磷素单次释放量和释放总量显著提高.施入土壤后,芦笋合格产品支数、单支质量和总产量较普通磷矿粉处理分别提高了2.61%,7.94%和9.64%;施用磷矿粉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pH值,并促进芦笋对磷素的吸收,其中微晶化磷矿粉处理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普通磷矿粉处理.微晶化磷矿粉增量施用后,增产效果与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109.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材料‘ZN016’和高感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通过基质栽培,研究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对长豇豆叶片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显著提高豇豆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显著提高细胞质内的多酚含量和感病品种线粒体中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外源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推测锈菌胁迫下外源硅可能通过提高豇豆叶片细胞质和叶绿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避免活性氧对细胞质膜和叶绿体膜系统的伤害,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抗旱耐寒、适应性强,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随着国际芦笋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迎来了芦笋产业发展的春天.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种植生产及加工现状,对我国芦笋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我国芦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