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318篇
基础科学   689篇
  502篇
综合类   1653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631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17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01.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与调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稻单株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探究水稻内部调控机制带来了新的变革。大量水稻粒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成功被鉴定与解析,并验证了与之有关的基因功能。目前,已有几条调控粒型的通路得到鉴定,如泛素 -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G 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转录因子调控途径、植物激素途径以及表观遗传途径等。然而,粒型调控网络极其复杂,多数基因上下游的调控组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甚至影响粒型的各条通路间均存在一定的交叉互作。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粒型的不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关键粒型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总结了近年来粒型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结合多组学解析水稻粒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子设计育种,为开发新的高产优质稻育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2.
水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征翌  李高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24-8225
介绍了水产品安全政府规制的概况,分析了加强水产品安全政府规制的必然性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3.
针对中小型传统收割机无人化作业需求,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后装式全田块自动驾驶系统。以沃得锐龙单边制动转向型履带式收割机为平台,搭建手自兼容自动驾驶系统,并进行系统特性辨识试验,明确其测控性能限制。针对测控性能限制设计一种PD-Fuzzy-BangBang组合路径跟踪算法,并进行样机集成与试验。水泥地面直线行驶试验表明,组合算法相较单一PD算法的上线距离缩短57.3%,稳态标准差缩小81.3%。全田块模拟试验证明,组合算法在理想条件下的路径跟踪最大偏差为6.00 cm,标准差为2.42 cm,样机具备全田块自动驾驶功能。实际水田收割作业试验证明,样机在车速0.7 m/s条件下,上线过程的路径跟踪最大偏差为12.00 cm,标准差为 6.18 cm,全田块不漏割,割幅利用率大于80%,满足田间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04.
潘武汉 《油气储运》2008,27(1):58-59
针对吐哈原油库脱水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原有工艺,在隔油池进口处增设一台储油罐自动脱水器的新技术,并介绍了储油罐自动脱水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相关运行管理措施,总结了使用效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了TCDCA的0.01,0.05,0.1,1,10μg/mL5个剂量浓度梯度,开展了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泌IL-2和IgG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DCA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现出调节作用,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无明显作用;TCDCA对ConA和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的分泌IL-2表现出向上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TCDCA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gG具有向下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说明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魏明 《油气储运》1998,17(6):41-43
介绍一种将厚膜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置入储油罐群的各储油罐内,用以数字化计量,巡检罐内油量、油温的系统,对该系统的使用过程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指出了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优点,对油罐计量、监护自动化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冬季持续低温引起的冷应激是降低北方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的重要因素,可诱导动物产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危害机体健康。热休克蛋白作为体内重要的分子伴侣蛋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帮助动物抵抗应激方面有重要作用,低温环境可激活热休克蛋白快速产生,以此在细胞内外对免疫和抗氧化系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在胞外,具有保护细胞、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激发免疫反应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在胞内,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机体免受炎症损伤,上调Nrf2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缓解冷应激对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在冷应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对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并给出部分提高热休克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以期为后续畜禽的冷应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菌群耐药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耐药现象尤为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快阐明重要细菌复杂耐药表型的调控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TCS)存在于多种革兰阴性菌中,在细菌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细菌感知环境变化并产生相应调控的主要机制之一。TCS通常由两种蛋白组成,包括感受器蛋白(通常是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通常是转录因子),二者可通过磷酸化介导的协同作用,整合细菌周围的环境信号、调节细菌相关的基因表达及改变细菌的某些生理行为。近年来,探索细菌TCS介导的耐药性应答机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从TCS介导临床重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增进对细菌TCS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临床上药物的科学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鉴定绵羊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19(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9,CCL19)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和关键转录因子,探究该基因在转录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绵羊CCL19基因5'-侧翼序列1 000 bp,PCR扩增启动子的7个不同长度的截短片段,并连接至pGL3-Basic质粒;将重组质粒与pRL-TK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不同截短片段的相对荧光活性。利用在线预测软件分析和筛选CCL19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pRL-TK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质粒的相对荧光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7个不同长度(pGL3-P、pGL3-P1、pGL3-P2、pGL3-P3、pGL3-P4、pGL3-P5及pGL3-P6)的CCL19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6/-186 bp为CCL19基因启动子核心启动子区域,表明该区域对CCL19基因转录调控有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到该区域存在POU5F1(-201/-189 bp)、ZBTB26(-228/-217 bp)、FOXI1(-239/-228 bp)、GLI2(-255/-243 bp)和SP2(-219/-211 bp) 5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成功构建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显示,POU5F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缺失后绵羊CCL19基因转录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FOXI1、ZBTB26、SP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后绵羊CCL19基因转录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 试验成功构建CCL19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确定CCL19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6/-186 bp,并鉴定出转录因子POU5F1结合位点可能是CCL19基因转录的重要调控位点,为下一步研究绵羊CCL19基因在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和淋巴细胞迁移等方面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在建立ArcViewGIS平台的杨树河林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杨树河林场二维坡向图和坡度图、三维地面模型、二维河流、公路、城镇和林型分布专题图,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护岸林,护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商品林和一般用材林用蓄积等值图规划,在空间尺度上进行合理的划分林种,对杨树河林杨植物群落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研究。最后经过调整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以达到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