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0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林业   1740篇
农学   1439篇
基础科学   432篇
  1587篇
综合类   8076篇
农作物   799篇
水产渔业   1237篇
畜牧兽医   3632篇
园艺   900篇
植物保护   777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1015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863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898篇
  2012年   1127篇
  2011年   1106篇
  2010年   985篇
  2009年   1023篇
  2008年   1084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对1984—1986年二地5个气象因子与糠片蚧及其寄生性天敌发生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糠片蚧数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降雨量,日照时数,最冷月均温;影响糠片蚧死亡的主要因子为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最冷月均温,影响糠片蚧外寄生及致死的主要因子为最冷月均温及相对湿度。5个因子中,日照时数对果实上糠片蚧的数量产生较大的正直接效应,而对糠片蚧死亡及寄生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最冷月均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对春梢叶片上糠片蚧数量产生较大的负直接效应;有效积温对春梢叶片上糠片蚧数量则产生较大的正直接效应,而对寄生及致死产生负直接效应。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改善桔园小气候控制糠片蚧为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2.
Ⅱ型猪环状病毒 (PCV2 )现已被证明是断奶后全身消耗性综合征 (PMWS)的致病因子 ,这一综合征是一种可造成世界各地严重经济损失的猪病。最近的研究还证实此病毒与加拿大和欧洲猪群的繁殖障碍有关。但是 ,绝大多数PCV2感染都是亚临床性的。刺激仔猪免疫系统是感染此病毒后产生临床疾病的重要因子吗 ?  相似文献   
63.
针对现实质量检查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灰色综合评分法”在森林资源调查外业质量检查评定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明在缩短养殖周期的稀养条件下,主养青鱼池塘的生态因子及其与鱼种放养、混养和鱼产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1983~1984年分别对在稀养条件下主养青鱼的鱼种池和成鱼池进行了主要生态因子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5.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ESR)是一种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影响着雌激素基因在雌性脊椎动物组织的表达,从而对第二性征、繁殖周期、生殖力、妊娠维持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对雌激素受体的分布、生物学作用、分子结构、基因定位、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对健康雏鸡7日龄免疫前12h按照分组分别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和生理盐水,然后以新城疫IV系弱毒苗点眼滴鼻,分别在新城疫IV系冻干苗免疫后7、14、21d,心脏采血,采用HI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免疫活性因子及新城疫疫苗后各试验组7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4及21d抗体水平大大高于单用ND疫苗组,经t值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68.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众所周知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饲料生产大国(2000年生产7429万吨),人畜争粮,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缺口巨大,2000年缺口近3000万吨。面对这样严重的现实,除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外,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抗营养因子是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9.
目前,果树设施栽培发展比较迅速。由于保护地棚室基本上是一个密闭的系统,所以环境因子的调节是栽培果树能否成功的关键。1温度调节温度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设施栽培必须根据树种和品种要求以及棚室内温度变化的规律,对温度进行调控。在冬、春季节,保护地内昼夜温差比露地大;晴天温差比阴天大,棚温回升快;阴天棚内增温效果不明显。因此冬季的主要目标是增温保温,而春季则主要是降温。1.1增温措施增温措施主要有:(1)用多层塑膜覆盖。如在大棚中再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温。(2)围草防寒。夜间在大棚周围盖一层1.0米左右高的草帘,…  相似文献   
70.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1R2区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232株P97基因和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强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PCR扩增了Z株黏附因子的R1R2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37℃下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