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79篇
综合类   1009篇
农作物   270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428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5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复合菌剂和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温度及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不同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对猪粪堆肥发酵温度和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菌株复合并接种3‰,对促进猪粪堆肥发酵升温较好,对堆肥的脱水效果最好,堆肥30 d水分减少了24%,而对照仅减少了17%.接种复合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在猪粪堆肥发酵15 d即已达到了66.2%,而对照要到25 d才达到66.9%,说明接种复合菌剂能促进猪粪堆肥发酵腐熟.猪粪添加调理剂堆肥试验表明,砻糠、木屑和中药渣三种调理剂处理的猪粪堆肥温度高达近70℃持续了15~20 d,而对照在70℃左右的高温仅持续了5 d左右,堆肥高温发酵20 d以后基本达到腐熟.砻糠添加量以20%较适宜.  相似文献   
62.
Soybean bacterial spot disease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 which is a bacterial disease seriously affects soybean yield.Ten soybean germplasms and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populat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t trait after inoculated with P.sg (P.sgneau001) in this study.High-density genetic mapping was obtained by 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SLAF-seq) of 149 RILs population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crossing between Charleston and Dongnong594.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0 germplasm resources had four resistant germplasms included highly resistant cultivar Charleston,four susceptible varieties included Dongnong594 and two moderately resistant cultivars.Fiv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s) were detected in RILs population by th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 method,and located on Linkage Group (LG) D1b (chromosome two),LG C2 (chromosome six) and LG H (chromosome 12),respectively.LOD scores ranged from 2.68 to 4.95 and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percentage was from 6% to 11%.Six candidate genes were detect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gene annotation information.Four of them had relationship with protein kinase activity,protein phosphorylation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LRR) transmembrane protein,which had high expression after inoculated with P.sg by qRT-PCR.  相似文献   
63.
为了明确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一株核桃细菌性疫病菌Xaj DW3F3的相关特性及其与寄主内生菌的竞争能力。对该病原细菌进行了显微观察、生物膜形成测定,不同培养基上多糖和色素含量,以及18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毛细管法和滴落法观察其趋化作用,并测试其与寄主内生菌的竞争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DW3F3为杆状、极生鞭毛、有运动性并能形成生物膜。其在YPGA、King’B 和N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产生多糖和色素较多。病原菌有较强的耐盐性,致死温度达60℃,对纤维素和淀粉都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对NaCl和寄主叶片表现出一定的趋性。在其与核桃叶部内生菌的共培养中表现出一定竞争优势。该病菌菌DW3F3有树生黄单胞菌核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Xaj)的基本特征及致病相关特性,这些特征可能与其致病性强及病害难以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了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为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88-2015年期间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逐年加重,各猕猴桃产区发生不均衡;从文献研究内容上看,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和药剂筛选试验等内容较多,对病害的基础性研究以及规律、预测预报等方面研究较少。【结论】本文在详细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5.
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芒果产量和商品质量, 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该病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引起,几乎遍布热带亚热带芒果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症状、分布与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病原及其遗传多样性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辽宁1号’核桃较适宜的有机肥种类及施肥方式,以‘辽宁1号’核桃树为试验材料,利用半焦肥、鸡粪及生物菌肥三种有机肥进行施肥处理,检测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及核桃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施肥能显著提高果仁黄酮含量;鸡粪能显著提高果仁Fe、Zn含量以及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5.0 kg半焦肥能显著提高果仁多酚、土壤有机质含量;10.0 kg半焦肥施肥能显著提高核桃单果重、横径、脂肪含量,矿质元素中K、Ca、Mg、Cu的含量以及土壤全磷含量。综合比较,10.0 kg/株半焦肥施肥对核桃相关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0 kg/株半焦肥施肥是较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7.
从柑橘根际土壤中获得192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平板拮抗测试,筛选出对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dis pv. citri)有较强拮抗作用的6个芽孢菌株,抑菌圈直径达12.0~25.0mm,其中菌株G32对柑橘溃疡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稳定性高;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菌株G32的控病效果最佳,提前喷施拮抗菌其预防效果达60.7%,接种溃疡病菌后喷施的治疗效果为53.2%;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G3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68.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6 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 扩增 16S rDNA 的 V3~V4 区,利用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 Alpha 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 6 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 16S rDNA 的 V3~V4 区进行扩增,共获得 2 139 086 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 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 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 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 6 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 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铺地木蓝在柑橘果园种植 1 年后对杂草、0~20 cm 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设置自然生草(CK1)、土壤覆盖遮草布(PD1)、土壤覆盖银黑地膜 + 种植铺地木蓝(PD2)、种植铺地木蓝(PD3)4 个处理,1 年后调查杂草种类、测定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壤细菌群落情况。【结果】 PD2 处理土壤全氮(0.86 mg/g)、全磷(0.78 g/kg)、速效磷(23.84 mg/kg )、全钾(11.91 g/kg)、有机质(34.82 g/kg)含量最高;PD2 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比 PD1处理的分别增加了 0.37、27.43 mg/kg,PD1 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最低(0.41 g/kg),PD3 处理速效磷(10.67 mg/kg)和有机质(25.99 g/kg)含量最低;PD1~PD3 处理的土壤全钾含量均大于 CK1 处理,速效钾含量则相反;杂草调查结果表明 PD1、PD2 处理均可很好地抑制杂草的生长。与 CK1 相比,PD1~PD3 处理均可降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但不影响细菌群落分布均匀性。PD2 和 PD3 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较相似,表现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罗库菌门(Roku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其中 PD2 处理的优势菌属为 MND1(3.47%)、Sh765B-TzT-35(4.37%),PD3 处理的优势菌属为 MND1(4.29%)。从 PD1 处理土壤中检测到视为土壤环境恶化的标志类群异常球菌 - 栖热菌门(5.10%)。【结论】柑橘果园行间道覆盖地膜后再种植铺地木蓝的综合表现最好,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和土壤中有益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70.
减毒沙门菌疫苗株97A免疫鸡经鸡沙门菌强毒株Sg9攻击后,对免疫攻毒组和攻毒对照组鸡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分离,以进一步评价97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鸡肝脏、肺脏和肾脏等实质器官仅有轻到中度的炎症反应,而攻毒对照组鸡则表现出了严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减毒鸡沙门菌疫苗株97A能显著地限制强毒株在鸡体内的定居和增殖,显示出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