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桃红颈天牛蛀道及排粪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蛀道特性及排粪习性。①该虫蛀过曲折复杂,蛀害韧皮部的蛀道洞口朝上,蛀害木质部的洞口朝下。达木质部的蛀道长度178~22.1cm,洞底距洞口的垂直距离约为12cm。②幼虫的粪周不直接排到洞口外,而留是在蛀道内,当粪屑堵塞蛀道时,才将其推到洞外。幼虫推粪时可达距洞口3.3~4.0cm处。当粪屑被推紧济实、不能掉出洞外时,幼虫则另辟新洞口。③幼虫推粪高峰在晚19:30至早7:00,1d推1次粪的情况居多,占总观察频数的477%;1d椎2次及3次粪的分别占28.4%及7.6%;2d推1次粪的占6.6%;也见3d,4d以至9d推1次粪的现象。④概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每4d推1次粪至每1d推4次粪的概率为0.7365,从而表明桃红颈天牛幼虫推粪的时间间隔主要(73.65%)出现在每4d推1次至每1d推4次之间,其概率函数为:  相似文献   
22.
如何解决施工过程中工程桩的成孔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施工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干作业钻孔扩底桩的成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松材线虫染病松树上钻蛀性昆虫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11月和2004年6月,在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浙江省舟山市调查了马尾松上的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位置,分析了罹病木上的优势虫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在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上共发现5种昆虫,其中钻蛀类害虫4种,白蚁1种;在冬季和夏季生活于松树主干上的昆虫种类不尽相同,而且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空间和营养资源的利用有不同比例的相似性,依据其各自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河南新县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的板楂果实生命表,结果表明:蛀果蛾是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害虫,蛀果象甲在山区老板栗园危害较重,空苞在未喷施硼肥的栗园是重要的危害因子。  相似文献   
25.
冲孔免耕穴播机入土成穴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将传统的条播免耕播种改为穴播播种,优化和改进了现有穴播机的结构,并研制了一套施力机构,以帮助成穴器入土.对成穴器入土成穴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此机构能够解决穴播器在免耕地上的入土成穴问题,为冲孔免耕穴播机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云南玉米种植制度复杂,在不同气候生态类型地区种植有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和冬玉米,因此玉米害虫种类多.1986~1990年先后在12个地州50个县市采集玉米钻蛀性害虫,经鉴定有8个种,即亚洲玉米螟、丽江麻螟、大螟、粟穗螟、二点螟、高梁条螟、桃蛀螟、东方坡天牛等.本文以检索表的形式报道了8种玉米钻蛀性害虫幼虫的鉴别特征,分布地区等,以供生产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27.
黄土路堑边坡钻穴栽植容器苗绿化固坡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 2 0 0 1~ 2 0 0 3年对甘肃武山宝兰铁路复线黄土路堑边坡钻穴栽植容器苗绿化固坡的试验研究中 ,选择栽植了野枸杞、紫穗槐、甘蒙柽柳、四翅滨藜、扁穗冰草、无芒雀麦、红豆草、小冠花、侧柏、五叶地锦 10个品种的容器苗 ,进行钻穴栽植试验 ,为解决黄土路堑边坡绿化固坡的难题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的灵照山片区和徐家山片区的云南松林中设置调查样地29个,对切梢小蠹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切梢小蠹主要有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2种,在种群数量分布上以横坑切梢小蠹占优势,平均占78.30%。2种切梢小蠹同时存在于同一林分中形成交叉危害,对枝梢危害长度和树干危害部位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在切梢小囊蛀梢期及转干繁殖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29.
刘芳  杜瑞成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8):35-40,29
设计了一种内置式双位投种穴播器,在牵引工作状态下自动滚动、实现入土成穴器入土.采用内置式双位投种方式,且上位一次变量排种器布置在轮盘的定盘中心,以减小向入土成穴器的输种距离和省略传动装置.入土成穴器采用定、动两瓣结构,非开启状态为常闭,动瓣在达到最大入土深度后按杠杆原理打开,完成下位二次投种、出土后关闭.样机试验证明,穴播器各项性能符合设计和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0.
M_(99-1)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等松甲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间 ,在马尾松 -栎类次生混交林、马尾松 -湿地松人工林和黄山松天然林 3种不同林分中 ,应用 M99-1引诱剂诱捕钻蛀性松甲虫种类、主要钻蛀性松甲虫成虫种群数量及其比率和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其比率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 ,M99-1引诱剂诱获鞘翅目害虫达 2 6种 ,其中钻蛀性松甲虫达 14种 ,占诱获种类的 5 3.8%。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率最高 ,分别达 5 7.3%~ 69.8%和 2 7.2 %~ 2 9.3%。 3种不同松林林分中 ,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薄翅锯天牛等其它主要钻蛀性害虫的数量比率也较高。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孕卵量及其比率 ,以活动前期 (6月下旬前 )为最高 ,分别达 16.9粒和 4 1.9%。 M99-1引诱剂诱捕是监测松林钻蛀性松甲虫种群动态和降低其虫口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