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35篇
  123篇
综合类   1055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692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已鉴定的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G,C,Z和Q分别通过鸡胚传代进行致弱,在一定代次时分别接种敏感鸡作毒力测定试验.然后用已致弱的毒株在实验室进行攻击保护试验,最后取已致弱而且抗原性良好的毒株在广西各地鸡场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C株在传至40代时,G,Z和Q株分别传至20代时对鸡的毒性均已大大降低;免疫鸡用标准强毒株(M_(41))攻击,然后用病毒回收的技术来衡量其免疫力,结果各株经免疫两次后均有很好的保护率(60%~1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致弱株分别在南宁、柳州、容县、岑溪和博自5县市的11个鸡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的鸡有30群共103761羽,试验时分别对疫苗免疫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全性和育成率进行观察和测算,结果表明,作者培育的IBV弱毒苗对鸡是安全的,使用C_(60)或C_(80)和G_(20)株先后两次免疫鸡,对IB有较好预防效果,这些弱毒株有希望成为供生产使用的疫苗。  相似文献   
52.
生物脱氮除硫(S2-)菌株的分离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选择性无机培养基从土壤中富集和分离筛选出一株既能脱氮又能除硫(S2-)的菌种(暂定名T 39)。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种可以在以硫化物(S2-)作能源,以碳酸氢盐作碳源,以硝酸盐作氮源的无机培养基中生长;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酵母浸出膏可促进生长;其菌落圆形、湿润、浅黄;其细胞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单极生鞭毛,兼厌气,中温性,生长最适起始pH 6.5~7.5,最适温度25~30℃。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多株施氏假单胞菌(P seud om onas stutzeri)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3.
通过醋酸钠-抗生素筛选法从河北省土壤中筛选得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CY1。镜检可观察到伴孢晶体呈小菱形。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Y1表达的晶体蛋白分子量为130 kDa。利用25对通用引物检测cry1,cry1I,cry7,cry2,cry3,cry4/cry10,cry5,cry6,cry7,cry8,cry9,cry11,cry13/14,cry16/17,cry18,cry19,cry21,cry22,cry24/25,cry26/28,cry27/29,cry30,cry32,cry34/35,cry40基因,仅从CY1菌株中检测出cry7基因,该cry7基因N末端的1 215 bp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的Cry7Ab1(Acc No.:U04367)序列同源性达99%,仅有2个氨基酸的差异。用3对cry7Ab特异引物检测,进一步证实该菌株携带有cry7Ab基因。  相似文献   
54.
W-15菌株产生的纤溶酶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微生物中获取溶栓药物,从土壤、豆豉中获得产纤溶酶活性高的1株菌株,命名为W-15。经检测,发酵上清液中纤溶活性的蛋白酶分子质量约为36 kDa,酶的比活为1 571 UK/mg。  相似文献   
5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与柏氏鲤进行杂交所获得的F2代个体进行亲子鉴定分析。从1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多态性较丰富的引物,并对其产生的多态性DNA片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双亲的RAPD谱带全部在F2代中表现出来,而子代中产生的所有谱带在双亲中的表现率在AB02、AB05、AC20、AI10、AI13几个引物中分别为87.0%、100.0%、92.1%、82.8%、92.6%。这也表明BAPD技术在对鲤的亲子鉴定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海岸风口基干林带修复除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外尚无可替代树种,选择抗性优良的木麻黄品系是基干林带修复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惠-1"木麻黄、圆头木麻黄、千头木麻黄、铺地木麻黄等4个品系进行造林和抗风试验,比较几个品系在风口最前沿、近风口的生长和抗风表现,结果表明:风口基干林带修复采用"惠 ...  相似文献   
57.
‘灵峰’和‘闽清2号’橄榄是从福州地区的‘长营’橄榄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鲜食新品系。‘灵峰’橄榄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40 g,可食率81.00%,总糖4.10%,总酸1.16%,可溶性固形物11.40%,钙1230.00 mg.Kg-1;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果肉质地脆、化渣无涩味,回甘好,为晚熟类型。‘闽清2号’橄榄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重7.60 g,可食率82.40%,总糖2.46%,总酸1.19%,可溶性固形物8.83%,钙627.33 mg.Kg-1;果皮绿色,果肉黄白色,果肉质地脆、化渣无涩味,风味清淡,并且表现出丰产和稳产特性,为中熟类型。‘灵峰’橄榄可作为鲜食品系,‘闽清2号’橄榄可作为鲜食兼加工品系。  相似文献   
58.
探究链霉菌30702复合壳聚糖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防控效果,为番木瓜环斑花叶病防治提供基础。以台农二号番木瓜为材料,壳聚糖设3个浓度1.0g/L、0.5g/L、0.25g/L;30702菌液2个浓度0 cfu/L和4.2×10 6cfu/L,互相组合为6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组,宁南霉素0.05 g/L为对照组,共8个处理;运用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相关酶活。1.0 g/L壳聚糖复合4.2×106 cfu/L链霉菌30702的防治效果为88.6(p<0.05),显著高于其他组;壳聚糖复合链霉菌30702组的防治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相较于单独使用壳聚糖组有显著提升。使用1.0 g/L壳聚糖复合4.2×106 cfu/L的30702对番木瓜防控PRSV的效果最好,防治指数达到88.6%。  相似文献   
59.
‘桔豆’由实生单株选育而成。该品系具有果色鲜艳、花量大、坐果率高、树姿美观等优良观赏特性,且挂果期长,挂果时间可从10月中旬至次年的3-4月,作为观赏果树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剥皮型优系‘YH-3''母树来源于江西省宜黄县境内的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优株,系从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中的自然变异选育而成。该优系具有花瓣粉红,果面白毛,果肉墨绿,易剥皮,高Vc等显著特征,表现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丰产稳产,果实均匀,商品果率高,果实10月下旬成熟,耐热抗旱,适应性强,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