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7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689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478篇
基础科学   104篇
  1803篇
综合类   3654篇
农作物   393篇
水产渔业   597篇
畜牧兽医   1647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67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玉米芯厌氧消化产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常温批量沼气发酵工艺,对其产气量与原料降解率进行研究,并对发酵过程料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启动时间较长,原料难以直接厌氧消化,发酵过程主要以利用纤维素为主,半纤维素利用率较低,木质素则基本上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992.
结缕草根际联合固氮菌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缕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的5株联合固氮菌为试验材料,对其培养条件以及典型生长曲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在10~4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最适生长初始pH值在7.0~7.5;菌株N4、N5、N6、N8的最佳通气量为220mL,菌株N1最佳通气量为200mL;并在上述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试验得到了菌株的典...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SY5发酵液经50℃处理60 min及18 W紫外灯照射120 min后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有所下降;常温保存150 d,抑菌活性略有下降。说明共生菌菌株SY5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显著,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生物有机肥和拮抗菌对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对棉花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酶活性的研究,探讨拮抗菌、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土壤碱解氮测定用碱解扩散法,土壤速效磷用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用火焰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用高锰酸钾容量法,脲酶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磷酸酶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结果]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5>、T<,6>、T<,7>、T<,8>)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比较高,能满足棉花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脲酶活性以处理T<,5>、T<,6>、T<,7>、T<,8>的脲酶活性较高且趋于稳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处理T<,8>的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受不同处理的影响较小,变化范围在4.29~5.23 mL/g;3种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的相关性最好,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拮抗菌单独施用、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施有机肥能最大程度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是一种效果好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995.
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及木质素与半纤维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和含量为0.7%的H2O2混合液处理,反应温度为85℃,NaClO2处理浓度为9.5 g/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甘蔗渣纤维素含量为82.73%,木质素的脱除率为94.44%,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75.54%,从而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优质甘蔗渣纤维素。  相似文献   
996.
毒死蜱在设施青菜上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毒死蜱在设施栽培青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毒死蜱在青菜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并以残留分析结果为依据,调整实际生产中的用药模式,探索最适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毒死蜱在青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161~1.438 d;设施栽培青菜中毒死蜱残留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正相关,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消解速度减慢,残留量增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按常规使用剂量及施药方法,施药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青菜上采收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14 d,产品质量水平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MRL要求。建议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毒死蜱使用用量及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997.
探索云南烟区‘KRK26’叶片质体色素在烘烤中的降解特征,为其香气品质评价和烘烤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基于气-质联用法研究云南玉溪烟区津引烤烟‘KRK26’中部叶片质体色素在三段式烘烤中降解产物的种类、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烘烤中,‘KRK26’类胡萝卜素的主要降解产物有11种,叶绿素的有3种。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1、2、3和4、金合欢基丙酮和茄酮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干筋期,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的均在定色前期,吡咯、新植二烯和呋喃的分别在变黄前期、定色后期和变黄中期。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不同降解产物含量间的差异、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在烘烤不同阶段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在不同阶段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显著、不显著正相关或显著、不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的优势降解产物在各烘烤阶段均主要为茄酮、总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和β-大马酮,叶绿素的为新植二烯;新植二烯含量占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主要降解产物总量始终分别在94.0%和89.8%以上。所以,新植二烯、茄酮、总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和β-大马酮是决定‘KRK26’香味品质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998.
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分类及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性,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及玉米(Zea maysL.)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5株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2株(GI7,GI24)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其余3株(GI11,GI44,GI62)分别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5株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除弯曲乳杆菌GI44在pH3.0,4.0,8.0等条件下不能生长外,其余菌株均可在5,10,40,45℃等不同温度条件下、pH3.0~8.0等环境下以及3.0%和6.5%NaCl溶液中良好生长或微弱生长。同时,通过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等指标筛选出产酸较快、生长迅速的GI62可作为制备乳酸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999.
低温条件下混合乳酸菌制剂对芦苇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鹏  白春生  刘林  曹兵海 《草地学报》2011,19(1):127-131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混合乳酸菌制剂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ex Sterd.)发酵品质的影响,对含水量为40%的芦苇添加混合乳酸菌制,分别设计4℃和0℃的发酵温度,密封发酵,分别取3,4,5,6,7和8周的发酵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发酵后第5周pH值出现显著下降(P<0.05),第8周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4℃条件下,发酵第3周起pH值一直保持在4.20以下。在相同发酵时间内,4℃条件比0℃条件时的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数量、乳酸产量显著提高(P<0.05),乙酸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低温条件下,对每克干物质添加6.63(lg CFU·g-1DM)的混合乳酸菌,可使含水量为40%的芦苇启动发酵。为保证得到优良发酵质量,发酵时间应在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Wanlin LI  Yan XIAO 《土壤圈》2024,34(2):424-437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s a global and ubiquit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oceans as well as i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We examined the fate of microplastic polystyrene (MPS) beads in experimental soil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symbiotic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and simulated acid rain (SA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mbinations of these three factors altered the growth of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We found that MPS, SAR, or AMF added singly to soil did not alter T. repens growth or yields. In contrast, MPS and AMF togeth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shoot biomass, while SAR and MPS togeth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independent of AMF presence. Microplastic polystyrene, AMF, and SAR togeth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NO-3-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dded singly also enriched the beneficial soil bacteria (genus Solirubrobacter), while MPS combined with AMF significantly enriched the potential plant pathogenic fungus Spiromastix.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oculation with MPS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soil hydrocarbon degraders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SAR. In addition, the abundance of soil nitrate reducers was increased by MPS,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MF and SAR. Moreover, SAR alone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soil pathogens within the fungal community including antibiotic producer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MPS, SAR, and AMF may exacerb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PS on soil and plant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