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5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969篇
林业   933篇
农学   1140篇
基础科学   653篇
  1306篇
综合类   5040篇
农作物   665篇
水产渔业   273篇
畜牧兽医   999篇
园艺   307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北部最迟在5月下旬,南部最早在4月中旬;20世纪70年代透雨日期偏迟,80年代透雨日期偏早,90年代偏迟。透雨早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透雨迟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少;透雨日期与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高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低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迟。  相似文献   
32.
在旱作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个品系(52-7、51-15、51-22)、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和当地推广的以色列陆稻白珍珠(ck2)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均符合Richards模型,强、弱势粒灌浆为异步灌浆型。三个转BADH基因品系与其受体亲本相比,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提高,活跃灌浆期延长,灌浆高峰期的籽粒重增加;籽粒灌浆中、后期,强势粒的灌浆天数缩短,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且不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差异减小,最终使不同粒位籽粒大小的差异缩小和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高峰期的粒重与千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采用接种法 ,对胡杨内生真菌曲霉 ( Aspergillus sp.)和链格孢 ( Alternaria sp.)在不同温度、p H、碳源、氮源、培养基及糖质量浓度下进行了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和孢子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 ;曲霉 ( Aspergillus sp.) p H5~ 6时生长良好 ,而链格孢 ( Alternaria sp.) p H为 4~ 5时菌株生长良好 ,两种菌株均以蔗糖为主要碳源 ;菌丝干质量与培养基质量浓度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特点(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20年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并介绍了除草剂工业发展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35.
从四川地区发病仔猪分离到3株病毒(SC1、SC2和SC3),电镜下可见病毒呈球形,有囊膜,病毒能在Marc-145细胞上生长并致细胞出现CPE,直径约55nm,核酸为RNA,不凝集猪、黄牛、犬、免、豚鼠、鸡、鸭、鹅的红细胞;pH值2,3,4,8,9,10处理30min和56℃处理60min病毒即失去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能力。经病毒中和实验、特异性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和特异性RT-PER鉴定表明分离毒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分离病毒素回归30日龄仔猪可出现高热和呼吸道症状。研究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美洲型PRRSV在四川的存在,利用分离毒制备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6.
三种优良禾本科牧草与本地品种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种引进优良禾本科牧草与一种当地禾本科牧草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三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鲜重均比当地禾本科优良牧草垂穗披碱草高,种植第三年引进牧草品种的鲜草产量为无芒雀麦19316kg/hm^2,达乌里披碱草16457kg/hm^2,猫尾草15754kg/hm^2。引进的三种牧草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推广价值较高,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7.
基于冗余分析的高寒草原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设置研究样地,观测植物群落特征、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依据数量生态学基本原理,探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与土壤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样地沿冗余分析排序图第一排序轴分布,第一排序轴反映草地退化程度的变化;草地植物群落中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且按相关程度大小排序的指标为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第一、第二排序轴能够解释97.1%的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关系;土壤沙砾、p H与第一排序轴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第一排序轴及所有排序轴所反映的土壤因子均与草地退化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不同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相关程度不同,土壤有机碳(r=-0.890)、土壤含水量(r=-0.864)、容重(r=-0.847)、全氮(r=-0.836)、有效氮(r=-0.821)等与高寒草原退化相关程度更高且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利用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数据矩阵进行冗余分析能够较好地综合反映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是反映高寒草原退化的重要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38.
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EF-1α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方法对引起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是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 Penzig in Saccardo),这是该菌引起火龙果果腐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25~35℃,最适温度30℃,适宜产孢温度25~35℃,最适产孢温度30~35℃,致死温度75℃(10 min);适宜pH5~9,最适pH7,最适产孢pH4;连续光照、D-果糖为碳源、牛肉膏和蛋白胨为氮源时最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完全黑暗、D-半乳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时最有利于该菌产孢。综合分析认为,该菌耐高温,光照充足、弱酸和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寻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特点以及各种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安徽省1992—2012年有关气象灾害数据,对4种主要气象灾害(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其对安徽省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12年,安徽省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波动大的特点,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旱灾和水灾是发生面积较大的气象灾害,且常在时间上交织、空间上并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4种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顺序:风雹灾水灾旱灾霜冻灾,说明风雹灾是影响粮食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次是水灾、旱灾,霜冻灾影响较小。本研究可为安徽省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为当地珍贵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发展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广西5种珍贵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差异,以相同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黧蒴椎(Castanopsis fissa)和火力楠(Michelia macelurei)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法,测定和分析该5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5种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大小均为:火力楠黧蒴锥红椎黑木相思米老排。但5种林地的土壤酶活性大小不一,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在5种林地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5种林地中土壤酶活性相对较强的是米老排人工林,较弱的是黑木相思林和火力楠林。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