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0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林业   1033篇
农学   874篇
基础科学   497篇
  2181篇
综合类   3112篇
农作物   416篇
水产渔业   524篇
畜牧兽医   778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118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理论内容,主要是认为客观的自然界有一种自然力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自然力量的总和就是自然生产力。文章对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作一个深入的挖掘、梳理,研究分析其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并阐述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现代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2.
Among a vast number of forage trees, Vachellia karroo (Acacia karroo)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indigenous plant legumes in Southern Africa. The plant possesses some striking attributes, such as rapid growth rate, drought tolerance, adaptation to alkaline and acidic sterile soils, and resistance to a variety of edaphic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past years V. karroo was recognised to be a major threat to rangeland productivity owing to its invasive nature. Research interest has shifted from its eradication as an unwanted plant to its utilisation as a feed resource for livestock. Extensive utilisation of V. karroo is mainly hindered by the presence of tannins and spines. Prospects to lesse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anti-nutritional influences are now recognised. Vachellia karroo possesses desirable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high protein and mineral contents that can improve animal performance. Presently, the use of V. karroo for goat production in communal areas is restricted owing to limited evidence for its nutritional value as animal feed. The present review, therefor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potential of V. karroo to improve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chevon quality, meat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as a natural anti-helminth for goats raised under an extensive system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3.
The effects of prior climate change on yak breed distributions are uncertain. Here, we measured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12 yak breed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in China and examined whether the change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Long‐term records of yak breed distributi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uzzy sets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attribution methods were us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e distributions of several yak breeds have changed in multiple directions, mainly shifting northward or westward, and most of these changes are related to the thermal index. Driven by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years, the suitable range and the distribution centers of certain yak breeds have changed with fluctuation and have mainly shifted northward, eastward or southward. The consistency of observed versus predicted changes in distribution boundaries or distribution centers is higher for certain yak breeds. Changes in the eastern distribution boundary of two yak breed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can be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84.
85.
小火蚁是中国大陆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 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 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 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 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适生区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显示, 我国小火蚁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南方, 其中, 高适生区分布在台湾?海南?云南南部边境?广西西南局部?福建西南部?广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预测结果与该物种现有地理范围的生态条件一致?年降水量对小火蚁的适生性影响最大, 理论年降水量为2 040 mm时小火蚁分布的概率最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我国小火蚁的适生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但主要适生区还是以南方为主?  相似文献   
86.
吴卓瑾  梁特  石娟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6):1518-1527
为探究梨火疫病菌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其全球分布数据和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其在当前气候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利用刀切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对梨火疫病菌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量。结果显示,对梨火疫病菌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量包括2月平均最高温度、1月平均降水量、7月平均最低温度、温度变化方差、昼夜温差月均值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明春季和夏季的温度和降水对梨火疫病菌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梨火疫病菌在全球的适生区分布较广,适生区总面积达到5.58×107 km2,且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沿海地区、地中海沿岸和亚洲中部及东部的部分地区;梨火疫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总面积为7.36×106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76.70%;在未来气候SSP126和SSP585情景下,梨火疫病菌在全球的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5.52×107 km2和5.24×107 km2。表明梨火疫病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潜在威胁,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8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逐渐增加,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减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新高,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草地碳汇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草原碳汇经济成为履行国际承诺、打造碳汇新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综述中国草地固碳减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草地碳汇和家畜生产减排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碳汇、人工草地建设等方面,并提出中国草地固碳减排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草地固碳减排的贡献提供理论基础,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
探究不同刈割强度对大针茅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为大针茅草原制定合理科学的刈割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大针茅典型草原为对象,于2020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刈割实验平台进行野外植被调查和取样。该实验平台于2014年建立,以不刈割为对照(CK),设置轻度(LM)、中度(MM)及重度刈割(HM)3个处理。本研究通过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测定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究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刈割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增加了新物种,且中度刈割的物种数最多;与不刈割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显著增加了群落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且轻度刈割显著增加了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表明轻度刈割最有利于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不同刈割强度对大针茅草原的生产力均无显著影响;2)土壤全碳、全氮和pH均在中度刈割时最高,且显著高于不刈割,表明中度刈割对土壤养分有积极影响;3)硝态氮是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土壤因子,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草地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本研究可为大针茅典型草原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  相似文献   
89.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牧草生长发育过程对水热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迈阿密模型定量估算陕北农牧交错带七县区牧草自然生产力。并与牧草现实生产力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牧草现实生产力仅为自然生产力的30.80%。基本掌握了该区牧草生产力状况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0.
Electromagnetic potentials and gauge transformation are derived for non-cloSedexterior differential forms with the help of relevant homology.Since de Rham ccahomology is sure-ly a relavant homology. potentials for both closed and non-closed forms and the gauge transforma-tion ean be unified in terms of relavent hom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