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148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BMEC)中NFκB1的表达与定位变化,以阐明NFκB1对BMEC乳合成的转录调节机理。通过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利用BMEC和成纤维细胞对胰蛋白酶敏感性的不同进行纯化和传代;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角蛋白18和β-酪蛋白的表达以鉴定细胞的纯度和泌乳功能;通过添加0.6 mmol/L蛋氨酸建立氨基酸刺激BMEC泌乳的体外模型;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添加蛋氨酸后NFκB1和p-NFκB1表达与定位的变化。结果显示,获得了纯化的BMEC;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NFκB1在细胞浆中存在约141和105 ku两种形式,在细胞核中只存在105 ku形式;p-NFκB1(50 ku)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在添加蛋氨酸后NFκB1的141 ku形式的含量有一定增加;105 ku形式在细胞浆内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在细胞核内水平明显升高;p-NFκB1在细胞核中的定位明显增加。结果提示,NFκB1参与BMEC乳合成的转录调节,氨基酸通过促进细胞核内NFκB1磷酸化以调节泌乳相关基因的转录和促进乳合成。  相似文献   
142.
基于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聚合物包膜肥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水基硅丙乳液(SD-528、SD-5281和GA-1710)为材料,利用水基反应成膜技术对这3种材料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聚合物包膜肥料模型膜;研究了模型膜的养分扩散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水基聚合物包膜肥料;测定了包膜肥料养分释放曲线,并利用红外光声光谱对聚合物膜进行原位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交联改性,硅丙基模型膜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扩散性能,不同的乳液对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影响显著;GA-1710和SD-528的缓释效果较好,在静态水中的释放时间可达到30 d,而SD-5281缓释性能较差,需要做进一步的化学改性;不同的乳液类型制备的包膜尿素的释放模式也不同,GA-1710累积释放曲线为"S"型,而SD-528为"L"型.因此,利用反应成膜技术,硅丙乳液在水基包膜肥料的研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饲粮蛋氨酸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康贝尔麻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探讨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的蛋氨酸与赖氨酸需要量。【方法】选用42日龄健康的康贝尔麻鸭936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鸭。试验为蛋氨酸与赖氨酸3×3处理设计,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8%、0.38%、0.48%,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8%、0.73%、0.88%。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饲粮蛋氨酸与赖氨酸交叉作用对麻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氨酸与赖氨酸交叉作用对麻鸭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中蛋氨酸与赖氨酸水平的变化对麻鸭肝脏SOD活力和GSH-Px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蛋氨酸水平为0.38%,赖氨酸水平为0.88%组效果最好,但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28%—0.48%、赖氨酸水平为0.58%—0.88%范围内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生产性能不受该两种限制性氨基酸影响,但饲粮中适宜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可改善肉鸭屠宰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在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49 MJ•kg-1且粗蛋白质水平为16.44%时,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饲粮蛋氨酸推荐总量为0.38%,赖氨酸推荐总量为0.73%。  相似文献   
144.
比照常规施肥量(早稻N、P2O5、K2O 分别按150、60、90 kg/hm2施入,晚稻分别按180、75、90 kg/hm2施入),采取不同减量施肥配以冬季种植黑麦草、紫云英、油菜作物的耕作方式,研究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氮、磷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N和P2O5比常规施肥量分别减量20%、30%处理组水稻的产量变化率为-11.48%~1.94%;施硫包衣尿素,N和P2O5比常规施肥量均减量30%处理组水稻的产量变化率为-13.24%~3.87%;施复合肥,N和P2O5比常规施肥量均减量30%处理组水稻的增产率为0.52%~13.70%;不同减量施肥处理可使径流水氮流失量减少31.69%~47.74%,磷流失量降低11.77%~64.71%;使用复合肥的处理,其氮素利用率最多提高19.31%,磷素利用率最多提高11.97%。减量施肥可以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氮素、磷素输出。  相似文献   
14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自制)和尿素等肥料在灰潮土中对芹菜生长、氮吸收、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质地的灰潮土中施包膜尿素较尿素使芹菜增产11.5%~15.2%,N吸收增加5.9%~9.5%,土壤氨挥发损失N减少12.2%~14.4%,淋失和反硝化N损失减少25.5%~28.3%,N素利用率提高20.1%~27.9%,土壤持留N量占施氮量的32.0%~37.3%;芹菜产品中NO3^--N含量降低44.2%~60.3%,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品质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6.
为探讨生茸期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范围,将20只2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A、B、C、D共4组,每组5只。A组饲喂不添加铜的全价颗粒料,B、C、D组在全价颗粒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40、80 mg/kg蛋氨酸螯合铜。结果:梅花鹿生茸期日粮加铜,改善了营养物质消化率,除干物质外,对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变化趋势40 mg/kg时发生改变;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添加铜对血液生化指标有影响,其中对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影响最为显著(P<0.05),当日粮铜添加量为40 mg/kg时,其活性达到最大值;梅花鹿日粮加铜,对血清及毛中铜含量影响显著(P<0.05);梅花鹿鹿茸产量随日粮加铜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日粮铜添加量为40 mg/kg时,茸产量达到最大值;梅花鹿鹿茸氨基酸含量随日粮加铜量的增加而增加,鹿茸含铜量随铜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状态。综合各项指标,梅花鹿生茸期日粮铜的适宜添加量为40 mg/kg。  相似文献   
147.
通过水中溶出率法和田间玉米根下土埋法,研究聚合物包膜控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对土壤中NO3^--N和NH4^+-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温度越低,控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速率越慢,CRF1和CRF2在15℃的释放期分别是25℃的1.5,1.67倍,5℃的释放期皆为25℃的2倍;夏季CRF3田间养分释放速率稍慢于水中溶出速率,从第7天到第84天二者累积养分释放率平均变幅为3.12%;春季CRF4田间养分释放明显慢于水中溶出速率,最大变幅达31.8%;与CCF处理相比,施用控释复合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长期耕层的NH4^+-N含量和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显著减少20-40 cm土层的NO3^--N的累积,且CRF3-H处理与CCF处理比较,在第14天和第84天时20-40 cm土层的NO3--N含量仍然表现为差异显著。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求,选用养分释放特征适宜的控释肥料,达到增效、节肥、安全、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8.
以黄颡鱼(Pseudobargrus fulridraco)为试验对象进行谷氨酸、大蒜素、糖精等10种摄饵促进物质活性的研究。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这些物质对黄颡鱼的摄饵促进效果是:0.1mol/L蛋氨酸有极显著作用;0.5%甜菜碱有显著作用:0.125%香草香精、0.125%糖精、0.05mol/L蛋氨酸、0.2mol/L谷氨酸、0.05mol/L丙氨酸、0.2mol/L丙氨酸、0.5%大蒜素的作用不显著;而0.25,0.5,1%香草香精、0.5,1%糖精、2.5%甜菜碱、5%大蒜素、0.1mol/L谷氨酸、0.025mol/JL蛋氨酸、0.05mol/L甘氨酸则有抑制摄饵作用。  相似文献   
14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蛋氨酸(coated methionine,CM)和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对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按照试验动物体重添加CFA(0 mg,CFA-或4 mg·(kg·d)-1,CFA+)和CM(0 g,CM-或0.1 g·(kg·d)-1,CM+)。将40只体重相近((30.08±1.34)kg)的4月龄杜寒杂交二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CFA+)、基础日粮+CM 0.1 g·(kg·d)-1(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 0.1 g·(kg·d)-1(CM+&CFA+)。试验期8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在试验期结束前10 d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1~30 d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而添加CM仅显著提高了1~30 d饲料转化率(P=0.036),对1~30 d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CFA、CM显著提高了杜寒杂交二代公羔31~60 d和1~60 d平均日增重及相应阶段饲料转化率(P<0.05),二者对1~60 d饲料转化率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7);2)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CM有提高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66)及增加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095),二者对养分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添加CFA、CM显著降低了尿能排出量,显著提高了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P<0.05);通过显著降低粪氮、尿氮及总排泄氮(P<0.05),从而显著提高了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水平(P<0.05),且二者同时添加对减少氮排泄、提高氮消化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4)饲粮添加CM、CFA显著提高嘌呤衍生物的尿排泄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P<0.05)。饲粮添加CM、CFA提高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改善总能消化率和代谢率,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量,促进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包衣稻种的容积密度、粒子密度和漂浮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这些物理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因素影响的显著性程度,得到了具体的包衣稻种的容积密度、粒子密度和漂浮系数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