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148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作为蛋氨酸(Met)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MHA因其特殊的结构性质,不仅具备Met的营养功能,而且可以发挥Met不具备的酸化剂、抗生素等功能.随着我国畜牧和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MHA合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因此,本文概述了MHA的生产工艺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高光谱成像快速检测壳聚糖涂膜草莓可溶性固形物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对壳聚糖涂膜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进行快速检测,该文采用高光谱成像仪(400~1 000 nm)对0,0.5%,1%浓度的壳聚糖(chitosan, CTS)涂膜草莓分别储藏1,2,4 d后进行成像,并测量样本SSC。通过分析SSC发现,0.5%和1%壳聚糖涂膜草莓,其SSC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均高于0浓度壳聚糖涂膜草莓,说明了0.5%和1%壳聚糖涂层抑制了草莓中SSC的降低,能够延长草莓的新鲜口味。随后采用蒙特卡罗-偏最小二乘法(monte carlo-partial least squares, MCPLS)对异常样本进行剔除。对剔除异常样本后的光谱数据进行不同预处理,以确定最优的预处理方法。为提高运行速度和降低数据维数,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进行特征波段选择。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法建立回归模型。最终结果表明:SPA-SVR模型效果最佳,0浓度的壳聚糖涂膜的草莓,建模集精度Rc2为0.865,预测集精度Rv2为0.835;0.5%浓度的壳聚糖涂膜的草莓,建模集精度Rc2为0.808,预测集精度Rv2为0.799;1%浓度的壳聚糖涂膜的草莓,建模集精度Rc2为0.834,预测集精度Rv2为0.875。对储藏第4天的部分样本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果显示除第二主成分图像(PC2)中有部分噪声影响外,PC1和PC3均能完整反映草莓信息,且PC3图像明显呈现出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草莓的褐变程度,说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也会对草莓货架期产生不同影响。综上说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壳聚糖涂膜草莓SSC快速检测,有效指导草莓保鲜处理。  相似文献   
74.
为促进氮肥高效利用,实现氮素污染减排,选用膨润土和生物炭作为包膜材料,结合硝化抑制剂制备包膜尿素。设置包膜尿素淋溶模拟试验收集淋溶液,结合静态箱法收集N2O,通过分析NH4+-N,NO3--N淋失量和N2O排放通量对包膜尿素氮素污染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膨润混合土生物炭包膜尿素(F4)NH4+-N淋溶损失率最低,较纯化肥尿素(F1)NH4+-N淋溶损失率降低19.76%。(2)硝化抑制剂型膨润土生物炭包膜尿素(F5)NO3--N淋失率最低,较F1降低16.74%。(3)F5同时具有最优的N2O减排效果,N2O排放量较F1降低77.8%。F5氮素减排效果最优,其减排机制在于一方面硝化抑制剂可以从化学过程控制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延缓尿素酰胺态氮的水解和铵态氮的硝化,在降低NO3--N淋失的同时可以实现N2O减排。另一方面F5的包膜材料膨润土和生物炭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更多的NH4+-N富集在土壤表层,从而显著降低NH4+-N淋失。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型膨润土生物炭包膜尿素氮素污染减排潜力最优,可使NH4+-N,NO3--N和N2O分别减排15.24%,16.74%和77.8%。  相似文献   
75.
应用密闭法对尿素及其二次加工产品—复合肥料、包膜尿素和包膜复合肥料在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二次加工产品的氨挥发损失特征各不相同:尿素、复合肥料、包膜尿素、包膜复合肥的氨挥发分别占总施氮量的9.2%、10.4%、7.6%、9.3%;复合肥料氨挥发损失比尿素高12.9%,而包膜尿素的氨挥发损失较尿素低17.9%。包膜复合肥与尿素相比,二者氨挥发总体上接近,但在施肥后前25 d包膜复合肥降低氨挥发15.6%,降雨后25 d却增加氨挥发20.7%。尿素二次加工产品的氨挥发损失特征需结合其生产工艺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聚合物包膜肥料铵态氮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一组分与复合组分的聚合物包膜肥料,利用静态水溶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半径处理下,聚合物包膜肥料铵态氮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养分释放显著受到温度、颗粒半径的影响,温度越高,半径越小,养分释放速度越快,且发现养分释放特征与肥芯的化合物组成有关,肥芯化合物组成不同造成各种离子的饱和浓度发生变化,影响了跨膜释放的动力从而影响释放。养分释放的滞后期和线性期也随温度的升高和颗粒半径的缩小而缩短,且肥芯化合物组成也通过影响离子的饱和浓度影响了养分释放的滞后期和线性期。利用养分释放活化能来反映养分释放速度变化随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活化能与颗粒半径、肥芯化合物组成有关。通过对活化能和养分释放三阶段的描述能更全面地反映包膜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的协调性,为包膜肥料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水、砂子、热硼酸溶液为介质,研究不同浸提方式对缓/控释肥养分溶出率的影响及两种缓/控释肥料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介质中溶出率趋势无显著差异,以热硼酸溶液为介质,可提高检验速度,是检验长释放期控/缓释肥料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包膜丁酸钠和癸氧喹酯联合用药抗鸡球虫的疗效。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口服接种建立雏鸡球虫感染模型,分为空白组,感染对照组,包膜丁酸钠(CSB,750 mg/kg)组,癸氧喹酯(DQ,40 mg/kg)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接种前1 d至接种后6 d拌料投喂CSB、DQ单用或联合用药,通过临床症状、粪便卵囊计数、盲肠病变记分以及盲肠组织病理观察来评价药物的抗球虫作用。结果表明:感染对照组和CSB处理组在感染后第5~6天均出现了大量血便,但CSB组推迟并减少了卵囊排出,DQ单用以及与CSB联合用药都明显推迟并减少了血便,盲肠病变记分也相应减轻,且联合用药组未见卵囊排出。盲肠组织HE染色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联合用药组防治效果最佳。这表明单用CSB虽不能预防球虫病的发生,但与DQ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9.
The use of supplemen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s)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minimize excess levels of crude protein (CP) in animal feed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amount of CP in low‐fish meal diets (5%) for juvenile Litopenaeus vannamei. Four sets of diets were prepared containing (% on a fed basis, mean ± SD) 31.24 ± 0.71, 33.70 ± 0.41, 36.90 ± 0.44, and 39.63 ± 0.14% CP, with each protein level containing a total dietary methionine (Met) (Met + Cys) level of 0.56 ± 0.02 (1.07 ± 0.23), 0.71 ± 0.01 (1.22 ± 0.20), 0.88 ± 0.02 (1.38 ± 0.22), or 1.04 ± 0.02% (1.55 ± 0.18%). Shrimp of 1.00 ± 0.08 g were stocked in 84 outdoor tanks of 1 m3 at a rate of 100 shrimp/m2 and raised for 75 days. Final survival ranged from 83 to 97% and was unaffected by Met content. Both survival and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when shrimp were fed the 31% CP diet. Shrimp grew at a weekly rate of between 0.79 and 0.97 g, achieving a final body weight (BW) in excess of 10.8 g.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CP and Met over BW. Shrimp fed 0.56% Met achieved the lowest BW at harvest. Increasing CP beyond 34% did not enhance BW. With a dietary Met content of 0.71%, the highest BW was achieved with 34% CP compared to other level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when CP was raised from 31 to 34%. Similarly, dietary Met levels above 0.71%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better FCR compared to 0.56%. Our study has shown that, if dietary Met (Met + Cys) meets a minimum of 0.71% (1.22%), levels of CP could be reduced from 40 to 34% without adverse effects on shrimp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80.
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使用蛋氨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mg/kg,3个高铜试验组分别为:110mg/kg、220mg/kg和330mg/kg,试验至60日龄结束。于第12,36,60日龄在各组内随机采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量60日龄各组肝脏和粪便的铜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①血清ALT和AST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异常升高;②110mg/kg和220mg/kg组的肝脏组织中铜含量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330mg/kg组则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1);110mg/kg,220mg/kg和330mg/kg组的粪便中铜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330mg/kg组的肝脏组织大部分细胞中度变性,其他各组病理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蛋氨酸铜浓度达到330mg/kg时,肝脏内的铜蓄积量会迅速增多且对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粪便中的铜含量随着日粮中铜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多,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