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28篇
  56篇
综合类   530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447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口蹄疫病毒WFL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以及GenBank上公布的全序列,用DNAMAN分别设计了涵盖整个基因组序列的3对引物,从接种口蹄疫病毒WFL株的细胞培养液中提取了病毒基因组RNA,采用RT-PCR方法和RACE法分别扩增了3条基因片段,并将扩增片段分别与T载体连接,在体外分别进行了5-半分子和3’半分子的构建。最后将5’半分子和3’半分子连接成基因组全长cDNA分子。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全长c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口蹄疫病毒wFL株基因组全长eDNA分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全长为8155nt,5'UTR长1059nt;具有一个大的读码框,其核苷酸长度为6969nt。包括201aa的前导蛋白基因和2122aa的聚合蛋白基因;3'UTR长127nt,包括34nt的polv(A)。  相似文献   
92.
一株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送检的山羊肺炎肺脏中成功分离到一株支原体,经过3次克隆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电镜观察、PCR及酶切、基因特征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物SD3属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成员。将培养物经气管接种2只山羊可引起1只山羊典型发病,体温升高至41.5℃,IgG和IgM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其中IgG抗体变化与临床表现基本同步。剖检发现肺脏发生严重病变,并从中再次分离到该病原体。  相似文献   
93.
香蕉A基因组品种间遗传关系的SSR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SSR技术,对32个香蕉A基因组类型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带数在3~15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99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00~0.88,平均0.62。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0%~34.27%,平均12.45%,大多数品种间的遗传变异非常有限,但也存在着遗传差异突出的品种:FHIA25、Yangambi KM5、Pisang Jari Buaya、Rose和皇帝蕉。依据26%的遗传距离,除了FHIA25和Pisang Jari Buaya单独化成1组外,其它30个品种可以分为2组: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高的组I和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低的组Ⅱ。Williams与引进的洪都拉斯3号、M931之间,洪都拉斯1号和洪都拉斯2号之间,高脚青芽蕉和高脚顿地雷分别没有区分开来,这可能是同物异名,也可能是同一品种未能分辨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94.
 从采集于海南儋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L2, DNA-A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全长2739个核苷酸(nt)(GenBank登录号:AY795900), 共编码6个ORF, 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AV2, 互补链编码AC1、AC2、AC3、AC4。利用BLAST程序对DNA-A进行分析表明, 与L2 DNA-A有同源关系的病毒均为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进一步比较发现, L2 DNA-A与我国广东报道的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ToLCGuV)(AY602165)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近, 仅为77.0%, 说明L2为Begomovirus中的一个新种, 命名为长蒴母草黄脉病毒(Lindernia anagallis yellow vein virus, LAYVV)。与L2的IR区及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最高同源性的病毒均来源于亚洲。利用DNA-B特异引物和DNA-β的特异引物, 均未检测到DNA-B和卫星DNA-β的存在。  相似文献   
95.
Tillage for the "complete inversion" of soil, that is, overturning soil slices 180° was proposed, a "spot plow"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to accomplish the task, and a simulation model was evalua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low on weed control. A 360 mm wide spot plow was designed to operate at a speed of 1.9 m s−1 for the spot plowing with the least possibl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soil slice by utilizing the inertia of the soil slice and securely rotating it. In field experiments, complete spot inversion required an operating speed of at least 1.6 m s−1; at lower speeds, a portion of the soil block was left half-inverted and further lowering led to considerable lateral displacement. The displacement in the forward and lateral directions was minimal, implying that spot plowing is suitable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weed population dynamics model in the field. A simple linear matrix model of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nnual weeds was proposed, whereby four layers of soil were set to describe tillage and other ecological events. The effect of tillage on weed control was evaluated by the equilibrium reproduction rate allowed to sustain a stable population of weeds. The simulation model showed that alternately changing the depth of spot plowing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trolling weeds of low-survival-rate seeds, even when some incomplete inversion of the soil slic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用成套小样园作为典型众数抽样调查单元的方法测定两个不同林分小班的蓄积,并与用点抽样和不同形状样地的系统抽样结果相比较,表明用成套小样园作为典型众数抽样调查单元的方法能满足90%以上的精度,而且工效很高;作者也探讨了使用此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7.
内蒙古平原灌区优质高产春玉米综合配套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品种选择、宽行密株合理密植,科学灌水,平衡施肥,地膜覆盖,土壤条件及培肥,病虫草害防治,精耕细作与机械配套相结合等8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公顷产量12.75t~16.50t优质春玉米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8.
随着畜禽资源分子鉴定、物种进化、全基因组育种等热点领域的逐渐兴起,准确的全基因组SNP分型成为了畜禽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基因芯片、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及靶向捕获测序等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禽基因组研究中。本文概述了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择信号分析和畜禽遗传资源背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畜禽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
旨在探究五指山猪和杜洛克猪免疫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选择信号差异。本研究从海南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采集30头4月龄健康(10公,20母)五指山猪的耳组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从NCBI数据库下载29头杜洛克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SRA:PRJNA378496);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59个样本WGS数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SNPs过滤,定位SNPs在基因组的位置,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基因型频率,并注释对应基因的功能;使用XP-CLR方法筛选五指山猪基因组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分析两个品种相关通路基因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平均每个样本共筛选到36 961 902个SNPs位点,内含子区域分布最多,平均每个样本16 729 364个,约占45.26%,编码区(起始、终止密码子)平均有2 073个SNPs;五指山猪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主要集中在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通路;免疫反应通路中,9个基因(TGFBR2、IL26、IL15、BMPR2、TNFSF15、TNFSF4、TNFSF8、ACKR4、TNFRSF11B)功能区域SNPs位点在五指山猪中只存在一种突变纯合基因型,而在杜洛克猪大部分个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纯合基因型、杂合子、突变纯合基因型),其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比例最高;脂类代谢通路中,关键调节基因IRS2、PRKG1、ADCY5的基因型频率与免疫反应基因类似。在五指山猪中突变纯合基因型比例为100%,在杜洛克猪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所占比例为48%~93%(14/29-27/29)。本研究筛选出与五指山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9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3个,发现五指山猪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基因的受选择程度强于杜洛克猪,为揭示五指山猪特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广泛分布在基因组中,并主要以缺失、插入、重复、倒位和易位的形式出现。SV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因剂量,从而导致畜禽的表型变异,甚至引起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基因组技术的进步,SV在猪基因组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繁殖性状、肉质性状、生长性状、毛色、疾病等。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报道,对SV的定义、分类、形成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在猪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SV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