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溴氰菊酯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SOD及 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酶活性分析法研究了溴氰菊酯对中华稻蝗SO D及G 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菊酯作用于中华稻蝗时,其体内SO D及G SH-Px活性发生变化。随着溴氰菊酯浓度的提高,SO D活性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为0.02、0.14、0.26μg·μL-1时,浓度相同、不同性别的中华稻蝗SO D活性差异显著。随着溴氰菊酯浓度的提高,雄性中华稻蝗G SH-Px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而雌性中华稻蝗G SH-Px先减小后增大。当浓度为0.02、0.14μg·μL-1时,浓度相同、不同性别的中华稻蝗G SH-Px活性差异显著。溴氰菊酯作为化学农药对中华稻蝗的生理生化有着明显的作用,当处理剂量较低时,中华稻蝗对其为应激适应,在浓度较高时为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体内的表达特性及对溴氰菊酯胁迫的响应,采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其细胞色素P450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其在星豹蛛各发育阶段及雌雄成蛛不同部位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在溴氰菊酯不同浓度胁迫下和不同处理时间后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星豹蛛雌成蛛中克隆得到1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 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命名为PaCYP3001U16(GenBank登录号为MZ643213)。PaCYP3001U16基因在星豹蛛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成蛛期的表达量最高,在6龄幼蛛期的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在雌雄成蛛腹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头胸部及足部的表达量。星豹蛛雄成蛛经LC10(5.151 mg/L)、LC30(8.619 mg/L)和LC50(12.311 mg/L)溴氰菊酯处理12 h,PaCYP3001U16基因的表达量均被抑制,且在LC50处理下表达量最低。PaCYP3001U16基因经LC30溴氰菊酯处理...  相似文献   
23.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内用溴氰菊酯进行喷药防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林内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植食类群受影响的主要是同翅目、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捕食类群主要是蚂蚁和蜘蛛.在药剂作用下,植食类群和寄生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水平均呈现下降,捕食类群的物种丰富度虽有所下降,但在整个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及多样性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上升.施用溴氰菊酯可降低植食物种的优势度,提高天敌类群与植食类群之比值,使昆虫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它降低了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特别是稀有种和偶见种)及多样性水平,因此在生产上用其防治松林害虫时不宜在大面积范围内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24.
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及NT100GPS导航系统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技术,首次应用于广西武鸣林区防治森林病虫害。2.5%EC溴氰菊酯用0#柴油稀释为油剂,施药量(乳油)为30、45mLhm-2;水剂则为60mLhm-2。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6.4%、98.3%和97.6%;松茸毒蛾为93.6%(水剂)。10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施孢子量为120ghm-2(其配比:孢子水吐温-80盐=51000.50.5)。搅拌均匀,再加3.0L水稀释,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松茸毒蛾,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7.7%和50.3%。  相似文献   
25.
26.
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肌肉组织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楠  魏华  沈竑  徐克怀  陈金民 《水产学报》2015,39(9):1412-1421
为研究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实验将克氏原螯虾成虾暴露于农药溴氰菊酯0.5、0.1和0.005μg/L三个浓度的药液中24h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克氏原螯虾肌肉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情况,并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CCO)、乳酸脱氢酶活力(LDH)和乳酸(LD)含量为生物标志物评价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肌细胞呼吸产能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个浓度的溴氰菊酯都会造成肌细胞超微机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浓度越大损伤越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肌原纤维断裂、肌浆网溶解,线粒体溶解。此外,三个浓度的溴氰菊酯都会对CCO活力、LDH活力和LD含量产生影响。其中0.1 μg/L的溴氰菊酯在6~24 h的暴露处理过程中会对肌肉的CCO活力产生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LDH活力增强,乳酸含量上升。研究表明,0.5、0.1和0.005μg/L溴氰菊酯可以造成克氏原螯虾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激活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组织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的蓄积会对造成细胞酸化而加重对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27.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100μg·L-1的剂量给欧洲鳗鲡药浴溴氰菊酯36h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溴氰菊酯在欧洲鳗鲡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采用DAS自动化药动学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鳗鲡血浆和肌肉中溴氰菊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血浆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为148.296h,Cmax为18.446μg·L-1,Tmax为14.7h.肌肉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为386.912h,Cmax为44.291μg·kg-1,Tmax为49.6h.肌肉作为可食性组织,且消除较慢,因此选取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的靶组织,以10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9d.  相似文献   
28.
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浓度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毛松毛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每hm^2使用量为1500mL白僵菌油剂、1.5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为28.1%;在用量为6000mL白僵菌油剂、12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高达94.4%。到松毛虫化蛹时以上两处理的总体防治效果分别为48.8%和99.6%。各防区的白僵率从7.5%—31.5%不等。与白僵菌油剂的用量呈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僵苗与溴氰菊酯混合的防治是快速而持续控制松毛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9.
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deltamethrin on some of the neuropharmacological paradigms in a rat brain such as the motor co-ordination test using a rotarod, the pentobarbitone-induced sleeping time and pentylenetetrazole (PTZ)-induced convulsion as well as the 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 level. Albino Wistar rats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Different neuropharmacological paradigms such as the motor co-ordination by the rotarod, pentobarbitone-induced sleeping time and the PTZ-induced convulsion were examined after administering deltamethrin orally at two doses, 150 mg/kg (LD50) and 15 mg/kg (1/10 LD50). The GABA level in the rat brain was estimated by HPLC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50mg/kg deltamethrin. Deltamethr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motor coordination, decreased the onset time and increased the sleeping time duration induced by pentobarbitone. In addition, it also decreased the onset time and increased the duration of convulsions induced by PTZ at 150 mg/kg (LD50) and 15 mg/kg (1/10 LD50), respectively. Further deltamethrin administration decreased the GABA levels in the cerebellum as well as in the whole brain (except the cerebellum) significantly at the LD50 dose level. There was som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ect of deltamethrin on the central GABA levels and its neuropharmacological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