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一种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Paracoccus sp.QD15-1能够高效降解DMP,碳氮源是微生物需求量最大的生长要素。本实验以Paracoccus sp.QD15-1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无机盐(MSM)培养基中分别外加不同碳氮源(碳源分别为5 g·L-1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和淀粉;氮源分别为5 g·L-1的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和尿素),研究Paracoccus sp.QD15-1生长和降解DMP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外加4种碳源后,菌株生物量和降解DMP能力均显著提高,其中外加淀粉处理的最大比生长率达到0.13 lg(cfu)·h-1,36 h降解率为78.2%,DMP半衰期为15.6 h。外加4种氮源后,降解菌的生物量均有所上升,其中外加尿素,36 h降解率为62.8%。研究表明,Paracoccus sp.QD15-1在不同碳氮源中均能够较好地降解DMP,且外加淀粉作为碳源和外加尿素作为氮源的降解效果更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2.
钨硅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钨硅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邻苯二甲酸酐与正丁醇的摩尔配比为1∶3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6%、苯(带水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2.8%、反应时间为2.5 h时,产率可达99.22%.  相似文献   
23.
野菊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对三种植物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比对植物体茎叶、根系分泌物、植物根际土壤3个醇提取物中共有成分,以确定出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根系分泌物所产生的主效化感物质。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测定2,4-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4个不同浓度下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 Hort.)、莴苣(L.sativa L.)3种化感敏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有2,4-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且2,4-二叔丁基苯酚对3种植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0.05 mmol/L浓度下对油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0.05 mmol/L和0.10 mmol/L浓度时,对生菜鲜重、莴苣和油菜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增塑剂,主要添加在塑料制品、橡胶、医疗器械和儿童玩具中。PAEs通过废水排放、大气干湿沉降、塑料废弃物渗出等途径进入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中,由于其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并对鱼类、哺乳类动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吸附方法去除水环境中PAEs的效果和机理,重点阐述了活性炭、壳聚糖、生物质、黏土矿物、人工树脂、膜材料、纳米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新型材料对PAEs的吸附效果、吸附性能和机理,对这些材料吸附去除PAEs的优缺点做了简单总结,并对吸附法去除PAE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茶多酚微胶囊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  李保国 《茶叶科学》2006,26(4):275-279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球的包封率作为实验指标,用L9 (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茶多酚微球的工艺,得到以下结果:加入少量乳化剂可较大程度提高产品的包封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乳化剂效果比聚乙烯醇(PVA)好,最佳添加量是芯壁材总重的4%;制备茶多酚缓释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β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采用HPMCP作为壁材,以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是可行的,茶多酚微球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6.
Diethyl phthalate (DEP) enter into aquatic environment from industries manufacturing cosmetics, plastic and many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can pose potential fish and human health hazard. This experiment evaluated effects of DEP in adult male (89 g)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by exposing them to fractions of LC50 (1/500-1/2.5) doses with every change of water for 28 days. Vitellogenin induction metabolic enzymes, somatic indices and bioaccumulation were studied on 7th, 14th, 21st and 28th day. The 96th hour LC50 of DEP in fingerlings was found to be 48 mg/L. Compared to control, except increase (P < 0.01) 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EC 3.1.3.1) and liver size, there was decrease (P < 0.01) in activity of acid phosphatase (EC 3.1.3.2),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EC 2.6.1.1),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EC 2.6.1.2) and testiculosomatic index following exposure to 1, 5 and 20 ppm DEP. Significant (P < 0.01) dose dependant vitellogenin induction was observed with exposure of fish to 0.1, 1 and 5 ppm DEP. The bioaccumulation of DEP in testis, liver, brain, gills and more importantly in muscle tissues of fis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with increase of dose from 1 to 5 ppm.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P < 0.01) of dose and duration of exposure indicated that exposure period of a week to two was sufficient to bring about changes in quantifiable parameters studied. Fish exposed to 20 ppm DEP became lethargic and discolored during onset of the 4th week.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describing metabolic changes and vitellogenin induction following exposure of C. carpio to DEP dose that is as low as 1/500th fraction of LC50.  相似文献   
2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估和合成,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 p=95%、包含因子 k=2时,使用 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8,扩展不确定度为0.056;重复8次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平均含量为(0.985&#177;0.056) mg/kg。  相似文献   
28.
土壤中DBP/DEHP污染对几种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考察了土壤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污染对番茄、蕹菜和胡萝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当土壤中DBP/DEHP(1∶1m/m)施加量为20mg·kg-1土和200mg·kg-1土时,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8.53%和23.86%,蕹菜茎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4.77%和24.62%;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2.11%和42.95%,可滴定酸度分别降低0.58%和20.66%,糖酸比分别提高33.07%和82.02%;胡萝卜块根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6.19%和6.97%。表明DBP和DEHP可以影响蔬菜的品质。它们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对植物生长的毒害作用而引起的,而可能是由于干扰了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而引起的。在番茄、蕹菜和胡萝卜的果实、茎叶和根系中都检测到了DBP和DEHP的残留,残留量随土壤中施加DBP/DEH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植物的地上部分DBP的含量较高,而DEHP含量很低,说明植物容易吸收积累DBP,而对DEHP的吸收很少。  相似文献   
29.
该文采用气相色谱仪对鲜猪肉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提取、皂化工艺,使DEHP分解为邻苯二甲酸和异辛醇,用水蒸气蒸馏出异辛醇,萃取浓缩进样测定异辛醇的含量,并进一步换算出DEHP含量。结果显示:提取溶剂选用乙醚,提取时间6 h,皂化时间3h,在蒸馏液pH 7条件下,异辛醇萃取率为81.8%~88.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5.12%~84.95%,检出限为1.07×10-3 mg/kg。该方法降低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为制定相关标准、保障食品与包装材料的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乌鳢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将DMP以20mg/kg灌服乌鳢后,取样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和肌肉中的DMP质量浓度,并利用3p97药物动力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鳢灌服DMP后体内吸收较快,吸收半衰期为0.028h,分布半衰期为1.16h,消除半衰期为231.29h,血浆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65.83μg.h.mL-1,达峰时间为0.17h,达峰质量浓度为0.71mg/L;同时在8、12、24、48、72、144h各点肌肉中DMP浓度均比血浆中高,DMP在肌肉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为256.6h,通过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显示DMP在乌鳢体内吸收和分布较快,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