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35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错综复杂,通过观察和解剖等传统手段往往很难精准地获得物种种类及彼此之间食物关系的全面信息。近年来,DNA分子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显著促进了节肢动物食物网复杂结构的系统解析,有效实现了食物网结构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的重要转变。该文介绍DNA分子检测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列举其在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讨论DNA分子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旨在为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力推进农田等不同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54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以流产、生殖器官炎症、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人兽共患病,主要危害人和动物的生殖健康,侵害多个组织器官,不易治愈,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各省份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而及时准确地诊断对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分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3.
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沈阳首次爆发,随后蔓延至全国,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利用诊断制品对猪群非洲猪瘟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与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2019年以来,非洲猪瘟诊断制品注册申报数量居高不下,但常因申报资料存在各种问题未通过注册评审。鉴于此,对我国非洲猪瘟诊断制品注册申报情况、评审评价政策以及不符合注册要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供非洲猪瘟诊断制品研发、注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4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IB的准确诊断对其防控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蛋白芯片技术等主要的IB诊断方法。病毒分离是诊断IB的重要手段,但其耗时长且对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近年来将其与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来进行IB诊断及基因型鉴别;在常规血清学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推荐用于鸡群大规模筛查及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病毒中和试验(VNT)具有高度特异性,常被应用于毒株的变异鉴定,但是耗时且缺乏标准化,建议选用更成熟的ELISA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因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能实现实时定量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PA)特异性好,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适用于养殖场的大规模IB筛查。另外,蛋白芯片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鸡声信号分析装置也为IB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5.
犬猫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犬、猫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随着新型材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技术。针对研究较多的快速检测方法如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技术以及免疫微球分离检测技术等多种新型检测技术,从检测时间、优缺点及在犬猫主要病原检测的研究进展等多角度予以综述,旨为在不同的检测环境下选择适合犬猫病原检测技术及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6.
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或伪牛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阻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7.
边界病(border disease,BD)是由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引起绵羊和山羊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临床表现为母羊生殖障碍,羔羊畸形、震颤、多毛等。BDV在绵羊、牛和猪的种间传播经常发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边界病的防控,因此,了解不同区域的边界病流行情况有助于防止其传播并优化控制措施。结合国内外近期研究报道,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措施等方面对边界病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8.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我国主要采取检疫、扑杀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防控。消毒是生物安全防控ASF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ASFV的灭活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灭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当前的ASF分子病原学诊断技术无法确定样品的感染性,因此不能用于准确评价消毒剂对病原的杀灭效果。对ASFV的消毒技术及其作用机理、杀灭效果、优缺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消毒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ASFV的消毒剂评价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ASF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完善以及现地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