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7篇
  免费   1185篇
  国内免费   1741篇
林业   2504篇
农学   1763篇
基础科学   1006篇
  3602篇
综合类   7109篇
农作物   857篇
水产渔业   1387篇
畜牧兽医   1264篇
园艺   341篇
植物保护   1500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648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809篇
  2016年   979篇
  2015年   869篇
  2014年   969篇
  2013年   1154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370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063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1012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了某城市城区表层土壤中的As、Cd等8种重金属在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的含量水平,得出了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运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影响土壤各重金属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特征;建立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模型,运用Kriging插值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最优无偏估计插值,对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揭示了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2.
2009年10月在冀蒙农牧交错带选取3个样地,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根围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和土层深度对丛枝菌根各结构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有显著影响.菌丝、泡囊、丛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0~20 cm土层.菌丝定殖率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泡囊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脲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各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冀蒙农牧交错带柠条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丛枝菌根不同结构和孢子密度有助于土壤状况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3.
以盐酸为介质,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成都某地稻田水-土界面上土壤锰形态、总锰的含量及表面水、孔隙水中可溶态锰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锰含量随淹水时间、土质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水田A可溶态锰的峰值于4、5、6月均出现在永-土界面下3 ~7 cm处,而水旱轮作田B的蜂值则从4月的7~8 cm上移至5、6月的4~5 cm;2块稻田均出现氧化物结合态锰随着水淹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的现象;插秧前氧化物结合态锰含量最高,插秧后残渣态锰含量最高,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锰形态含量很少;2块稻田因灌溉水的酸碱性不同而导致了碳酸盐结合态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2块稻田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9和507μg/g,均未超过我国土壤锰的平均含量,说明该地区未受到锰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4.
为探明艾纳香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艾纳香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艾纳香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艾纳香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第1峰[峰值20.39 μmol/(m2·s)]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19.44 μmol/(m2·s)]出现在15: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程度较浅.艾纳香Pn与除大气CO2浓度(Ca)以外的生理生态因子均极显著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Ci及PAR是艾纳香Pn的关键影响因子,Gs影响最大,Ci与PAR次之.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土壤重金属团聚体颗粒组微域环境的空间分异,对阐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铅(Pb)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分布及其与蔬菜吸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22种典型土壤,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添加硝酸铅的方法,测定分析了这些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Pb含量及其与两种叶菜(苋菜和空心菜)Pb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粒径大小对于Pb在土壤中分布有显著影响:各粒级Pb含量为71.3~2245.4 mg· kg-1,根据各粒级组分分布,可计算出2~0.5 mm粒级Pb含量占全量的比例为1.21%~28.96%,0.5~0.25 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1.98%~22.15%,0.25~0.05 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3.29%~38.41%,0.05~0.002 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4.94%~68.17%,<0.002 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2.30%~56.50%.Pb在红壤等14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径减少大致呈递增趋势,黏粒组的团聚体普遍呈现出Pb富集现象;在潮土等8种土壤中,Pb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呈现双峰分布趋势,在黏粒组和粗砂组团聚体中都出现富集现象.此外,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活性氧化铁等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Pb的富集系数有显著作用.粉粒组团聚体中Pb含量与叶菜类蔬菜Pb的吸收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茶树对氟吸收、富集规律及其解毒机理。【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方法研究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凫早2号氟富集的特性及根和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个品种茶树根、茎和叶氟含量均随着培养介质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10 mg•L-1氟处理下,地上部分氟含量大于根部氟含量(转运系数>1),且茶树吸收的氟中56%贮存在地上部分。除对照组外,大部分氟积累在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76.84%—91.58%)和可溶性部分(53.24%—80.35%),氟的添加均增加了氟在3个品种茶树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减少了其在细胞器中的富集。加氟处理下,平阳特早和乌牛早叶片亚细胞组分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凫早2号为可溶性部分>细胞壁>细胞器。低氟(0—5 mg•L-1)氟处理下,茶树根系亚细胞氟含量变化趋势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性部分;高氟(10—50 mg•L-1)氟处理下,则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结论】转运系数、地上部分氟的贮存率和氟在亚细胞组分的分布表明,茶树具有较强的向上运输氟的能力;氟在茶树根和叶中的亚细胞分布与茶树的品种和溶液氟处理的浓度有关,叶片中总氟含量与各亚细胞组分氟含量之间及其各亚细胞组分氟含量之间的关系与品种有关,根系表现与品种无关;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是茶树高氟处理下氟主要的存储部位,说明细胞壁沉淀和细胞内的区隔化作用可能是茶树能够解除氟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对建立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的8个种源41个家系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闽楠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生长作为主要选择依据,初选出Np617、yp602、Yp604等9个速生优良家系,其6a林龄树高平均值4.53 m,胸径平均值4.70 cm,材积平均值0.004 879 m3,平均遗传增益18.74%、22.37%、75.72%;初选出Ya101、Ya102、Ya103等30个速生优良单株,其6a林龄树高平均值5.34m,胸径平均值6.30 cm,材积平均值0.009 141 m3,平均遗传增益29.68%、36.28%、157.89%.这些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闽楠育种群体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择以及种质资源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8.
水稻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根箱试验,获取水稻根系坐标数据,采用方程 Y = α(1-bX)(Y为根系累积长度,X为横向分布距离或纵向分布深度)建立根系纵向和根系横向分布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田间水分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约88%的根系分布在10 cm深度土层内,60%~70%根系分布在10 cm的横向范围内,其纵向和横向累积长度的变化均可用方程Y = α(1- bX)模拟.水分管理影响水稻根系生长数量和纵向分布,但不影响根系横向分布.间隙灌溉水稻根系分别比湿润灌溉和水层灌溉水稻根系分布深0.6和3.5 cm,根系长度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19.8%与26.4%,根系数量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28.3%及21.0%.平均角度的变化具有同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朱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67-868,872
"农超对接"模式代表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向,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最终实现超市、农户、消费者3方共赢。但在实际运作中,因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农户和连锁超市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该研究以农超之间的利益分配为研究重点,运用合作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价格决策模型,找出农超之间利益均衡的区间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推动"农超对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氮肥在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植物氮素的营养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了解稳定性~(15)N示踪技术应用于氮素的分配、积累及氮素利用率情况。了解稳定性~(15)N示踪技术在农业氮肥利用中的应用,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概述稳定性~(15)N示踪技术在小麦、水稻、烟草、果树、豆科作物上的应用,着重论述氮素吸收、利用、分配的研究现状。[结果]稳定性~(15)N示踪技术是研究氮素营养吸收规律的一种方便、快捷、灵活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施肥、植物营养、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等农业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结论]今后,应将稳定性~(15)N示踪技术应将更多的应用到农业、环境、生物食品学领域,拓宽稳定性同位素的应用范围,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同位素定量化解析模型,提高测定位同位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